安 哲,屈 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檢驗科,西安 710004)
檢驗專業(yè)實習階段理論教學模式探索
安 哲,屈 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檢驗科,西安 710004)
探索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實習階段的教學模式。實習階段理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不能照搬在校階段的教學模式。實習階段教學應以“說課”為前提,以“檢驗”為出發(fā)點,以實踐為基礎,以應用為目的,吸納多元素參與臨床檢驗教學。
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實習;教學模式;探索
實習階段是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重要時期。檢驗專業(yè)基礎理論涉及面廣、內容復雜、同時臨床檢驗技術發(fā)展迅速,先進的實驗儀器及試劑盒不斷投入應用。面對諸多問題,為了提高實習階段教學質量、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檢驗專業(yè)人才,必須積極探索適應檢驗專業(yè)實習階段教學的新模式。
檢驗專業(yè)實習階段不僅是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重要時期,也是通過實踐操作進行檢驗理論再學習的重要時期。臨床實驗室是目前檢驗專業(yè)學生實習的主要機構,由臨床實驗室負責實習階段理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1)是對學校理論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強化;(2)以檢驗為出發(fā)點的逆向理論教學是對學生多學科醫(yī)學理論知識的融合和貫通;(3)以實踐為基礎的理論教學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好理論知識的積極性;(4)以應用為目的的理論教學能使學生迅速融入實習環(huán)境并為日后工作獲得良好的實踐和理論基礎[1]。
實習階段的理論教學是以檢驗為出發(fā)點、以實踐操作為基礎、以臨床應用為目的教學過程,不能照搬在校學習階段的理論教學模式。當前檢驗醫(yī)學專業(yè)在校理論教學多以基礎理論為主,理論內容相對獨立,檢驗教師缺乏臨床實踐經(jīng)驗。因此難以滿足臨床檢驗工作復雜多樣的需求。
3.1 “說課”是前提 “說課”是教師在授課前對同行講解具體教學設想及其依據(jù)的一種教研活動。可以使教師充分熟悉知識脈絡、把握教學內容、選擇合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2 以“檢驗”為出發(fā)點 “檢驗”是實習階段教學的出發(fā)點。首先是因為臨床常用語言與教材所用描述性文字之間存在差異,其次是因為臨床實驗室開展的檢驗項目有一些是以組合的形式出現(xiàn),需要以檢驗為出點的逆向教學思維。以心肌損傷標志物教學為例,教材對心肌酶、心肌肌鈣蛋白、肌紅蛋白依次進行詳細說明,在校理論教學的重點多著重于各標志物的詳細內容,而實習階段的理論教學重點是“心肌損傷時主要心臟標志物的動態(tài)變化曲線”。再如血清淀粉酶檢查,淀粉酶的鈣離子金屬酶特性決定了實習教學的重點是強調淀粉酶檢測血樣可以采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而不能采用EDTA或枸櫞酸鈉抗凝血,并且一旦發(fā)現(xiàn)是EDTA或枸櫞酸鈉抗凝血樣可視其為不合格標本而拒收樣本,以確保分析前質量控制。
3.3 以實踐操作為基礎,綜合檢驗學、生化檢驗儀器、生化檢測項目質量控制等多門專業(yè)課開展立體式教學
實踐操作是實習階段的主要內容。當前實習學生基本能通過實習掌握常規(guī)檢驗的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結合具體檢驗項目,講述該項目的生化特征、診斷價值、注意事項等內容,分析該項目所用檢驗儀器上的檢測方法和儀器的使用與維護,闡明該項目檢驗要求的標本采集、標本處理、標本保存、室內質控、室間質控等質量管理知識,最終使學生對該項目檢驗能夠全面掌握。
3.4 以應用為目的,納入檢驗報告審核、臨床溝通內容
檢驗報告審核和臨床溝通是檢驗專業(yè)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綜合過程。出具合格的檢驗報告、同醫(yī)師和患者進行有效的臨床溝通是當前檢驗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對醫(yī)學檢驗知識的綜合應用。在實習階段教學中必須強調理論知識在檢驗報告審核和臨床溝通中的應用。以血糖檢測為例,一些患者因為未吃午飯而要求檢查空腹血糖,檢驗人員必須明確建議患者在改日上午采樣檢查,原因在于饑餓狀態(tài)會影響血糖檢測結果。
3.5 吸納多因素參與臨床檢驗教學
臨床檢驗工作不僅涉及醫(yī)學基礎理論、檢驗專業(yè)理論,還涉及到質量控制、檢驗儀器、醫(yī)學倫理、醫(yī)學法律法規(guī)、實驗室信息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單獨依靠各臨床醫(yī)學院檢驗科室難以勝任對學生的全面教學。在實習階段,檢驗部門可以邀請與醫(yī)院密切合作的儀器方面專家、醫(yī)務部門人員、IT專業(yè)人員等共同參與檢驗專業(yè)教學以提供關于檢驗儀器維護與保養(yǎng)、儀器原理、醫(yī)學基本法律法規(guī)、實驗室信息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全面提高實習階段教學質量[2-4]。
總之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實習階段教學工作對培養(yǎng)合格檢驗專業(yè)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探索實習階段教學模式是檢驗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4,5]。以“說課”為前提提高教師對講授內容的完全熟悉,提高教學質量;以檢驗為出發(fā)點進行理論教學,突出檢驗醫(yī)學的知識導向;以實踐為基礎,強調檢驗專業(yè)理論必須結合實踐操作、指導實踐操作;以應用為目的,把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并服務于臨床;引導多因素參與教學工作;最終通過實習階段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醫(yī)學檢驗專業(yè)人才。
[1]劉政江.構建新疆臨床醫(yī)學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
[2]張 領.淺談多媒體教學在醫(yī)學院校教學中的利弊[J].大眾科技,2010,(04):184-185.
[3]青寧生.忠誠醫(yī)學教育的微生物學家——于本崇[J].微生物學報,2010,50(8):1005-1006.
[4]陸衛(wèi)平.美國的醫(yī)學教育[J].科技導報,1980,(02):74-75.
[5]韓 琴.江凌凌.關于醫(yī)學院校教師綜合素質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2):234.
Searching theory teaching patterns for the internship students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N Zhe,QU Me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China
The instruction for internship students of laboratory medicine is quite significant,as the classical pattern of college period can not suit for them.A new pattern is proposed for the instruction to internship students,which highlights pre-instruction among colleagues as precondition,examining as start-point,practice as basis,application as aim,and a variety of ways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instruction.
Medical examination major;Internship;Instruction patterns;Searching
R446
B
1674-1129(2011)05-0553-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1.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