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疆印
【戰(zhàn)國·據《古圖形璽印匯》】
禺疆是古代傳說中的天神,《山海經·海外北經》中說他:“珥兩青蛇,踐兩青蛇。”人稱海神?!肚f子》《呂氏春秋》中對他也有所述及。他雙耳以青蛇為耳環(huán),兩腳下踩兩青蛇,說明他是一位伏蛇馴蛇、玩蛇舞蛇的高手,一位威風凜凜、頂天立地的天神。他的樣子很容易讓人想起三頭六臂、八面威風、腳踩風火輪的哪吒來。從歷史上看,先民對蛇的認識是非常久遠的,早在五千年前的商周青銅器紋飾中和甲骨文中便有蛇的身影?!对娊洝ば⊙拧に垢伞分校骸熬S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后兩句便是對蛇的歌頌。意思是夢見熊羆能生下兒郎,夢見各種蛇能生下女兒,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在我國民俗中的十二生肖里也有蛇的一把交椅,至于《白蛇傳》中蛇化美女的傳說更是家喻戶曉。印度的玩蛇人可以把一條劇毒的眼睛蛇擺弄得服服帖帖的,能應笛起舞??梢姡沤裰型獾娜藗儗ι叩恼J識是普遍的、較深刻的,對能伏蛇、馴蛇、操蛇的人也是頗為尊敬佩服的,甚至把他們當作神類來看待。印中禺疆的形象,正是被塑造成人們所尊敬的天神模樣:人面鳥身,叱咤風云,形象威武。其雙手化為翼,兩耳各飾以青蛇為耳環(huán),雙腳各踩一條蛇,蛇作交叉狀。造型別致,想象大膽,整體豪放不羈,局部精細入微。該印略呈長方形,構圖對稱,布局停勻,雍容靜穆,古意盎然,從中透射出一股神秘的遠古氣息,顯得高深莫測,令人驚異。這方禺疆印在古肖形印中是一方構思巧妙、奇特少見的作品。以禺疆入印是歷史的產物,是先民對神靈崇拜敬畏的心理反映。
神人操蛇印
【漢·據《故宮博物院藏肖形印選》,亦見 《濱虹草堂藏古璽印》】
亦稱郁儡印,皆神話傳說中人物《山海經·中山經》:“有神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薄渡胶=洝ずM獗苯洝罚骸安└竾?,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后漢書·禮儀志》:“畫郁儡持書索以御兇鬼?!庇≈幸簧袢松泶╅L袍,站立臺上,伸張雙手,手中各操一蛇,神態(tài)自若鎮(zhèn)定,蛇則俯首聽命。神人腳旁左右各有一鳥,鳥一般懼蛇,而它此時則睜大雙眼,緊盯神人,想必此神威力無比,竟弄蛇于掌股之間而無懼色,從而更加襯托出神人法力無邊。此印形象簡略,刀筆含蓄,分布對稱,構圖滿實,充滿融融古意。
觀世音菩薩造像印
【當代·來楚生】
觀音菩薩肩披斗篷,身著長裙,步履蹣跚走向前來,雙手作法,昭示世人。面部表情真摯、誠懇,似正苦口婆心講經說法,度人苦厄。其景生動,其情感人。然而從觀音頭部發(fā)髻觀之,挽若鶴結,中插金簪,儼然一道教仙姑圣母,非佛教觀音菩薩,而從印中跋文確知此即觀音,可見來先生思想開放活潑,靈活不囿成法,藝術創(chuàng)作自由浪漫,敢把外來佛教予以漢化,與中國本土道教合二為一。佛道既同為原始宗教,則神佛同為尊者有何不可!況且觀音法力無邊,變化多端,百相畢顯,又何必拘泥于一相呢?印中除造像外,兩旁還刻有洋洋灑灑四行文字:“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然犀弟子愿生生世世一心供養(yǎng)”,盡吐心中積愿,愈顯得印面圖文并茂,繁麗華滋。這是來楚生肖形印的一大特色,他膽敢獨造,勇于破除一切成規(guī),視各種藝術形式皆可為我所用,摻兌嫁接,信手拈來,而另標新格。
佛造像印
【當代·來楚生】
印面碩大,氣勢恢宏,遒麗貌古,頗具魏晉造像遺風。高高的蓮花臺上,佛祖盤腿打坐,胸前雙手合十,腦后圓光明亮,面部凝重含蓄,一派安詳靜謐。造像兩旁,寶相花枝,卷曲輕柔,枝繁葉茂,婀娜綺麗,風吹舞動,扶搖而上,生機勃勃。印中兩邊花枝飄動,中間佛像沉靜端坐,一輕柔,一凝重,靜動結合,剛柔相濟,情趣盎然。兩邊花枝,雖為對稱,而形態(tài)有別,疏密略變,化板為活,不求細部的忠實刻畫,而抓住其本質特征,只用寥寥數筆,畫出其形態(tài)神采來,不求自然主義的真實性,而求整體渾樸的神韻美,是來先生的藝術追求。
(選自安多民、周壯志著《肖形印精品欣賞》之《釋道人物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