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強曉明
(合肥師范學(xué)院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安徽 合肥230061)
實驗室中常用落球法來測液體的黏度.根據(jù)斯托克斯定律[1],一個直徑很小的小球在無限廣延的靜止液體中下落,小球受到黏性阻尼力[2]
式中η為液體黏度,r為小球半徑 ,v為小球運動速度.小球開始下落時速度較小,相應(yīng)的黏性阻尼力也較小,小球作加速運動.隨著速度的增加,黏性阻尼力也增加,最后小球所受的重力、浮力及黏性阻尼力三者達(dá)到平衡[3-4],即
式中m為小球質(zhì)量,V為小球體積,ρ0為液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此時小球作勻速運動,速度v0為終極速度.小球體積,則(2)式為:
目前即用(3)式測量η,式中的分子項表征小球在液體中下墜力的大?。畯模?)式可發(fā)現(xiàn),存在2個方面的較大誤差:1)體積計算時,小球半徑r的測量誤差通過誤差傳遞最終將給小球體積V的計算帶來其值3倍的誤差[5-6],使誤差被放大.2)ρ0需通過密度計測量.高精度的密度計價高而易碎,不適于學(xué)生實驗使用;而較堅實但精度較低的密度計則會帶來較大測量誤差.
針對目前所用測量式(3)誤差較大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以下測量方法:考慮到物理天平精度較高(分度值為0.01 g),因此可以通過直接稱量求出小球在待測液體中下墜力的大小,避免原方法帶來的一些較大計算誤差和測量誤差.即直接稱出小球在空氣中的質(zhì)量和在待測液體中的質(zhì)量,兩者之差就是小球在液體中的下墜力.但小球體積很小質(zhì)量很輕,直接稱量其在待測液體中的質(zhì)量,操作存在一定困難且會帶來較大誤差.為此,制作了與小球同材質(zhì)的質(zhì)量較大的圓柱體,作為測量小球下墜力的輔助用品.測出圓柱體在空氣中質(zhì)量M和待測液體中的質(zhì)量M0,得到比值
該比值只與圓柱體的材質(zhì)和待測液體密度有關(guān),與圓柱體的大小、質(zhì)量無關(guān),是常量.因此,測出小球在空氣中的質(zhì)量后乘以該比值λ即可得到小球在待測液體中的下墜力m0,即
式(3)改變?yōu)?/p>
改進(jìn)方法的誤差分析:輔助測試用的圓柱體質(zhì)量較大,因此測量時相對誤差很?。畯恼`差分析原理上看,對(6)式分子部分只有天平稱量的誤差,根據(jù)誤差傳遞規(guī)律[5-6],該誤差相對較?。?/p>
待測液體為甘油,油溫16.5℃.
1)對鋼珠直徑測量10次得ˉd=3.160 mm,ˉr=1.580 mm,u(d)=0.006 mm.
2)待測液體密度ρ0=1.2 g/cm3,u(ρ0)=0.06 g/cm3.
3)鋼珠質(zhì)量:30粒鋼珠空氣中稱重3.92 g,平均每粒質(zhì)量m=0.131 g,u(m)=0.002 g.
4)圓柱體稱重:空氣中質(zhì)量 M=44.89 g,在待測液體中質(zhì)量M0=37.79 gu(λ)=0.000 2 g.
5)鋼珠在待測液體中的下墜力m0=mλ=0.110 3 g,u(m0)=0.000 2 g.
6)測試的下落距離s=12.00 cm,鋼珠下落時間t為4.28,4.38,4.22,4.30,4.26,4.31 s,計算得ˉt=4.29 s,u(t)=0.022 s,計算出鋼球的終極速度ˉv=2.80 cm/s.
7)其他數(shù)值:量筒內(nèi)徑D=66.5 mm,液體高度h=400.0 mm.
將以上數(shù)據(jù)分別代入式(3)和(6),得
經(jīng)速度修正及渦流修正后[2]:η1=(1.1 9 8±0.027)Pa·s,η2=(1.168±0.006)Pa·s.
采用原方法測得η1的相對誤差為2.3%,而采用改進(jìn)后的方法測得的相對誤差只有0.5%.兩者相對誤差的大小主要源自測量公式的分子項,式(3)的分子項u(y1)=0.002 g;式(7)的分子項0.110 g,u(y2)=0.000 2 g.后者比前者的誤差減一個數(shù)量級.測試采用直徑3 mm的鋼珠,而一般實驗教科書中要求使用直徑1~2 mm的鋼珠,其制造誤差和測量誤差顯然要大得多[7].
[1] 漆安慎,杜嬋英.力學(xu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00-501.
[2] 楊述武,趙立竹,沈國土,等.普通物理實驗(力學(xué)、熱學(xué))[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9-150.
[3] 王曉凱,韓秋菊,彭艷輝,等.關(guān)于落體法測蓖麻油粘度實驗中的預(yù)留高度問題[J].物理實驗,2008,28(7):36-39.
[4] 王麗娟,張平.探究落球法測液體粘度實驗中小球達(dá)勻速運動所需的時間[J].物理實驗,2009,29(1):37-39.
[5] 朱俊孔,張山彪,高鐵軍,等.普通物理實驗[M].濟(jì)南:山東大學(xué)出版社,2001:10-12.
[6] 陳玉林,葉影等.物理實驗中的不確定度評定[J].南京氣象學(xué)院學(xué)報,2004,27(5):700-706.
[7] 鄭永林,楊曉麗,楊敏.落球半徑對測量粘度的影響[J].物理實驗,2003,23(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