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穎 張艷華 尤江立 王華
秦皇島市無償獻血者抗HIV檢測情況調查分析
李文穎 張艷華 尤江立 王華
無償獻血者;抗 HIV;檢測
1.1 調查對象 2000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站內(nèi)、街頭無償獻血者,年齡 18~55歲。
1.2 儀器與試劑 使用 GENESIS RSP 150加樣儀、MICRO LAB FAME 2420后處理儀、Zenyth340rt酶標儀。初復檢分別采用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四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和生物梅里埃中國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 HIV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
1.3 方法 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檢測血清或血漿中 HIV(1+2型)抗體,酶標板微孔預包被高純度基因重組 HIV(1+2型)抗原,若樣品中存在抗 HIV抗體,則發(fā)生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反應,加入HRP標記 HIV(1+2型)抗原與之結合,然后用TMB底物作用而顯色。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9 838人份標本中,初篩實驗室共檢測出 364例抗 HIV有反應性,初篩陽性率為 0.21%。與容瑩[1]在 ELISA法初篩抗 HIV陽性結果回顧分析中所報道的標本38 534人份中陽性標本 87例結果是一致的。經(jīng)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認實驗室確認抗 HIV陽性 3例(其中 2005年1例,2006年 1例,2007年 1例,均為男性),陽性率為 0.18?。由于標本全部來自站內(nèi)、街頭自愿無償獻血者,體檢時均自訴無抗 HIV感染史,所以 0.18?的陽性率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市健康人群的抗 HIV感染率,這個結果明顯低于其他城市的感染率[2,3],說明我市艾滋病疫情仍處于低流行狀態(tài)。三個階段(A、B、C)的抗 HIV初篩陽性率分別為 0.16%、0.21%、0.28%,呈逐段上升態(tài)式,被確認感染者也從無到有不斷增加,說明了抗 HIV感染率在正常人群中逐年上升。與許友山[4]所報道的無償獻血人群中抗H IV感染率呈增長的趨勢是相同的。見表 1、2。
檢測手段和試劑靈敏度造成初篩陽性率(0.21%)明顯高于確認陽性率(0.18?)。我站在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時,嚴格掌握初、復檢試劑使用不同廠家,不同批次,由不同工作人員進行操作,且全自動酶標儀的使用更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避免了人為的誤差。依據(jù)國家衛(wèi)生部《關于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見》,初篩單位在做抗H IV檢測時,只允許出現(xiàn)假陽性,而不允許出現(xiàn)假陰性,因此檢測使用的試劑靈敏性非常高,特異性反而差一些,初篩檢測最大限度避免了漏檢、漏報的同時有反應性結果不斷增加,陽性率明顯升高,雖然最終確認大部分是由于獻血者血清中自身抗體引起的假陽性,但是為了保證血液質量,消除經(jīng)輸血途徑傳播疾病的隱患,血站對于檢測出來有反應性的血液必須做報廢處理,對獻血者也要作為終身不能獻血處理。后果是造成了部分寶貴的合格血液報廢,也消減了獻血者的數(shù)量。
表1 九年間無償獻血者抗HIV初篩實驗室檢測陽性率
表2 無償獻血者不同年齡及性別抗HIV確認陽性率
對不同年齡及性別無償獻血者抗 HIV陽性率的分析,可以看出 18~24歲年齡段獻血人數(shù)占全部獻血人數(shù)的51%,是無償獻血隊伍的生力軍,絕大多數(shù)是高校學生、部隊戰(zhàn)士,主要由未婚人員所構成,血源質量相對較好,屬低危人群,其陽性率為 0。25~40歲年齡段獻血人數(shù)占全部獻血人數(shù)的 36%,來自社會各階層,人群中已婚者居多,可能與其接觸感染機會較多有關,陽性率為 0.49?,兩者比較抗 HIV陽性率已婚者明顯高于未婚者。另外,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抗HIV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男性的感染程度明顯高于女性(0.41?∶0),這與艾滋病群體中男同性戀和男性吸毒者的高比例有直接關系。
從不同獻血階段和獻血群體的職業(yè)特點與抗 HIV陽性率的關系分析,2000至2002年,我市無償獻血狀況基本處于指令性無償獻血階段,大部分獻血者來自機關團體、廠礦、高校,以干部、工人、學生為主,范圍比較集中,人員構成比較單純,血液質量相對較高,未發(fā)現(xiàn)感染者。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2003年以來逐步發(fā)展為自愿無償獻血階段,從站內(nèi)集中采血轉向靠街頭采血車自主采血,獻血者的范圍面向全社會,職業(yè)也趨向多元化,個體服務行業(yè)人員(餐飲、發(fā)廊、賓館、出租車、銷售等從業(yè)人員)獻血者逐漸增多,在擴大了無償獻血者隊伍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抗 HIV陽性獻血者??梢钥吹疆斍拔沂邪滩》揽匦蝿菔謬谰?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艾滋病的蔓延和擴散已由高危人群快速轉向普通人群。為使高危人群放棄獻血,在充分尊重獻血者隱私的前提下,要認真仔細做好獻血前的招募咨詢工作。以保證血液質量,確保輸血安全,對人民的健康負責。
1 容瑩,古醒輝.ELISA法初篩抗-HIV陽性結果回顧分析.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5,11:98-100.
2 王玲玲,何輝,董玲鳳.上饒市 2005-2007年無償獻血者 HIV感染狀況分析.中國輸血雜志,2008,21:708-709.
3 郭兆富,王啟武,楊祥達.云南德宏州無償獻血者 HIV、HCV感染情況調查.中國輸血雜志,2009,22:580-581.
4 許友山.2003-2005年無錫地區(qū)獻血者 HIV抗體篩查情況分析.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13:70.
R 446.112
A
1002-7386(2011)01-0135-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1.01.078
項目來源:秦皇島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指導計劃(第三批)第 4號
066001 河北省秦皇島市中心血站
本文對 2000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我市無償獻血者抗H IV初篩實驗室檢測陽性率和經(jīng)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認實驗室確認陽性率進行調查,并對其年齡及性別的分布進行初步的匯總分析。
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