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觀念的轉變,整形美容已成為人們改變自我,美化自我的重要途徑。整形美容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個心理和社會的過程[1]。整形美容受術者由于容貌缺陷程度及其造成的心理影響不同,對手術效果的期待程度有較大的差別,所以整形美容的醫(yī)護人員既要重視手術的整個過程,又要重視受術者的心理需求及護理,使受術者以正常的心態(tài)獲得滿意效果。2009年1月~11月我科門診接受整形美容手術1 293例,其心理特點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9年1月~11月門診共進行整形美容手術1 293例,年齡 15~65歲,其中腫物切除67例;腋臭切除45例;瘢痕整形106例;重瞼成形379例;眼袋成形220例;內眥贅皮矯正113例;隆鼻隆頦107例;乳房整形31例;婦科整形39例;吸脂186 例。
2整形美容受術者的心理特點
通過與受術者交談,對其進行心理評估,將整形美容受術者按不同心理特點分成6種類型[2]:①單純美容型:對手術有客觀、合理的認識及正確的心理需求,受術者的心態(tài)較為積極,提出的要求切合實際。他們非常想知道手術后的效果及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需求及本人該怎樣配合醫(yī)師做準備等;②期望過高型:對手術的期望值過高,認為手術是萬能的,期望通過整形美容手術可以達到盡善盡美的效果。如有些受術者想把自己變成某個明星臉,或有些受術者拿著某明星的照片或看到某個整形醫(yī)護人員,要求做成與她們一樣的眼睛或鼻子等;③心理障礙型:某些受術者本身嘴唇比例協(xié)調,但因心理障礙總認為自己嘴唇不協(xié)調等;又如某些受術者總認為自己身上有異味,不敢與人接近;④戀愛婚姻型(情緒受挫型):戀愛或婚姻失敗,不在其他方面找原因,而認為是由于自己相貌不漂亮等原因造成的;⑤事業(yè)需求型:某些文藝界工作者,因為職業(yè)需要,絕大多數人求美動機明確,心理正常;⑥缺陷患者型:此類受術者缺陷明顯,他們心理非常痛苦,沒有自信心,性格內向,迫切要求改變這種境況。
3受術者的心理護理對策
3.1術前心理護理:在就診過程中隨時了解受術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心理變化,滿足患者的需求,理解并取得其信任,了解患者求美的真正動機,消除受術者心理上的消極因素,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使受術者感到安全、放心、被尊重。在接診過程中護士應該保持美好的護理形象,文明的言行舉止,還需具備整形外科的醫(yī)學知識及診斷能力,美學及心理學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和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3]。在溝通中要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親切的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便順利進行溝通。
醫(yī)護工作者要針對求美者的求美動機、性格特點、心理特點、職業(yè)特點進行溝通和心理指導,引導患者有正確的審美觀念,排除其心理障礙,做好術前的溝通工作。對于心理異常的受術者,醫(yī)護人員要給予正確的疏導,使其對求美的要求有客觀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就醫(yī)者既想美,又對手術有害怕和恐懼心理,尤其擔心手術是否成功,擔心麻醉劑對身體及智力有傷害,擔心術后手術切口是否留瘢痕,手術是否疼痛,還有些受術者有擔心被人知道自己手術的羞怯心理。臨近手術時,受術者心理負擔加劇,心情緊張,焦慮恐懼,甚至坐臥不安等,對此護士應加強責任心,對受術者隱私做好保護,做好受術者心理疏導工作,耐心介紹手術方法、手術過程以及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等,讓受術者了解手術的可行性和科學性,解除受術者的緊張、焦慮,降低手術的恐懼心理和對手術疼痛的敏感性,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使手術順利實施。
3.2術中心理護理:營造舒適環(huán)境,手術室要寬敞、安靜、舒適、干凈,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保持在50%左右。給予心理支持,醫(yī)護人員對受術者要態(tài)度和藹、關心、體貼,親切詢問受術者的內心感受,并真誠提供各種幫助。在手術過程中,護士對受術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和操作都應告知受術者并取得理解和合作。如:脫衣、擺體位、注射等必須向受術者說明目的和步驟。同時手術中要注意了解受術者的心理變化和生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如:陪在受術者身邊,緊握受術者雙手,輕柔撫摸,適當解釋,使受術者感到溫暖,受尊重,真誠,安全。使其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適應手術環(huán)境。
采用語言交流轉移法,與其交流一些和之有關的及感興趣的話題或播放一些她們喜歡的輕音樂、歌曲等,分散受術者的注意力,暫時緩解手術所帶來的不安與痛苦,減輕對手術的恐懼,使她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手術。
3.3術后心理護理:術后求美者最擔心的是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往往出現(xiàn)情緒反復,主要表現(xiàn)為明顯的焦慮、恐懼、疑慮、不停給醫(yī)師打電話等不良情緒,甚至出現(xiàn)暫時性情緒障礙。這時醫(yī)護工作者要主動關心受術者,對受術者進行正確的術后指導,體察和了解受術者的心情。術后主動詢問情況,耐心細致解答受術者的詢問,積極幫助受術者解決情緒障礙,使其消除疑慮,安全度過術后的修復期,提高整形美容手術的成功率。
4體會
美容的目的是為了引發(fā)自我及他人心中的美感。整形美容受術者存在特殊的心理需求及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醫(yī)護人員應針對不同患者給予正確的疏導,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4]。術前耐心向受術者介紹手術方法,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解除受術者的心理負擔,讓受術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術后積極幫助受術者解決情緒障礙,消除疑慮、恐懼心理,有助于受術者的術后恢復,從而提高整形美容的手術效果,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發(fā)生。
整形美容心理護理是護士在護理過程中以科學理論為指導[5],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與求美者交流的一個過程。針對受術者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因勢利導,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改變受術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在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關系的基礎上,要尊重他們的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表情、態(tài)度,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心理知識、美學知識去影響受術者,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審美觀,使他們得到內心滿足的同時,也能達到外在的形象美。
[參考文獻]
[1]何 倫.美容心理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
[2]賈村華,吳月蘭,侯嘉玫,等.美容實用心理學[M].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29-132.
[3]車艷輝,劉忠霞,王 軍.整形美容對求美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09,17(3):130.
[4]陳紅宇,彭慧丹,李 娟,等.護理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18.
[5]陳 敏,陳麗梅.整形美容患者人文護理的實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8(7):1023.
[收稿日期]2010-06-28[修回日期]2010-09-20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