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位于人體面部最突出位置,其形態(tài)又受民族、地域、先天發(fā)育等諸多因素影響而不同,在我們東方人中,多以低鼻梁,鼻尖圓鈍、扁平為常見。隆鼻手術由來已久,為要求鼻部美容患者帶來希望,然而,在眾多的醫(yī)療實踐當中,整形外科醫(yī)師就發(fā)覺其實在眾多的患者當中存在的軟骨發(fā)育問題,卻并非是單純放置鼻假體所能解決的。鼻尖整形手術中的軟骨處理問題就成了關注焦點,我院自2006年來收治47例采用蝶形切口進行鼻尖軟骨整形在鼻尖形態(tài)塑造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47例就醫(yī)者,年齡19~55歲;女性43例,男性4例;鼻尖軟骨整形合并放置鼻假體32例,合并行鼻翼縮小8例,單純鼻尖軟骨處理7例;首次手術患者37例,多次手術患者10例;取用耳軟骨40例,未取用耳軟骨7例。
1.2 術前設計:觀察鼻尖部外形,測量鼻唇角、Mang角及眉間角,檢查鼻部皮膚松弛,軟骨發(fā)育等情況,合并放置鼻假體患者,用龍膽紫標志出鼻假體放置部位,47例患者均采用蝶形切口。
1.3操作方法:常規(guī)消毒鋪巾,采用局部浸潤麻醉(1%利多卡因加入0.1%腎上腺素4滴,用藥量3~5ml)或強化麻醉(杜冷丁50mg+咪唑安定2mg)+局部浸潤麻醉;兩側鼻孔納入干棉球,防止?jié)B血嗆入,用11號尖刀順蝶形切口切開,用眼科彎剪沿鼻小柱軟骨向上分離,暴露大翼軟骨內側角;電凝上唇動脈鼻中隔支止血,繼續(xù)沿大翼軟骨向上分離至鼻尖,抓型鉤提拉鼻尖軟組織,沿大翼軟骨外側腳軟骨膜面與纖維肌肉層間分離,剝離至大翼軟骨鼻翼凹陷處為止,合并放置鼻假體及隆鼻假體修復患者取出鼻假體重新放置已塑形鼻假體材料。根據(jù)術前患者基礎情況設計軟骨整形方案:鼻尖過低合并鼻小柱過寬者,鼻翼軟骨內側腳及穹窿部拉攏縫合,大翼軟骨穹窿部前上方加覆耳甲軟骨行軟骨移植術,固定縫合;鼻尖圓鈍鼻翼溝生理弧線不明顯者,去除大翼軟骨內側腳間多余組織,梭形剪除少量大翼軟骨外側腳,外側腳縫合固定,穹窿部拉攏縫合;鼻尖過高上翹者,大翼軟骨內側腳部分切除,穹窿部前方可視鼻孔外露情形放置耳甲軟骨,延長鼻尖長度,合并鼻小柱過窄者,重疊大翼軟骨內側腳縫合固定。覆蓋鼻小柱皮瓣檢查軟骨處理后鼻尖外形,滿意后,鼻小柱皮瓣游離端與上唇端皮下內固定縫合,6-0尼龍線間斷縫合鼻小柱及鼻翼兩側切口,術畢。取出兩側鼻孔棉球,消毒切口,外涂抗生素軟膏,術后7天拆除縫線。
2結果
47例就醫(yī)者7天復診拆線切口均1期恢復,術后輕度腫脹,蝶形切口瘢痕不明顯。之后門診或電話隨訪1個月~3年均能按照個體鼻尖不足情況達到理想效果;鼻尖部下方觀外形符合國人鼻孔卵圓形特點,鼻尖部合并耳軟骨移植病例軟骨支撐鼻尖形態(tài)保持良好,無發(fā)生支撐軟骨變形病例,軟骨吸收量均未影響到鼻尖形態(tài),鼻尖生理弧度自然,醫(yī)患雙方均對結果滿意。典型病例如圖1。
3討論
決定鼻尖形態(tài)的主要結構是其深部的軟骨支架[1],Anderson認為[2]:大翼軟骨的外側腳各為一腳,兩內側腳合為一腳,以三角架的形式支撐鼻下1/3。這個理論說明了大翼軟骨是鼻下1/3的形態(tài)基礎,是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從鼻基底觀,鼻下部理想狀態(tài)為一個等邊三角形其中鼻尖下部占有1/3,而鼻小柱和鼻孔占2/3[3],國人的鼻孔形狀多呈卵圓形。
鼻部整形手術是醫(yī)療美容門診手術中極常見手術,隨著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醫(yī)療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其實在我們大量的單一行隆鼻手術中存在相當?shù)牟蛔?,單純的隆鼻并沒有將患者鼻部根本問題解決。相反,諸多的隆鼻術后并發(fā)癥中最常見的隆鼻材料的穿出,其實就有很大因素是在于鼻尖部處理不當而造成的鼻假體對鼻尖部皮膚壓力過大,影響局部皮膚血運。術者有矯形鼻尖外形的意識,但過分依賴于鼻假體模型的支撐,沒有充分發(fā)揮鼻尖部軟骨的塑形潛力,這是很可惜的。
鼻尖部軟骨塑形要求有一個整體觀。術前設計時應綜合考慮患者面部輪廓特點,鼻部基礎情況,應遵循自然、五官搭配和諧的設計理念。大翼軟骨發(fā)育情況、鼻部皮膚松弛程度及鼻尖部軟組織量是三項重要因素均直接影響鼻尖塑形。
大翼軟骨的內側腳及外側腳的良好分離是進行軟骨重新排列、增減、收攏固定的前提,筆者在分離大翼軟骨范圍通常下起蝶形切口緣,上至穹窿部上方,兩外側鼻翼溝處為止。完全暴露大翼軟骨內側腳、穹窿部及鼻翼溝內側大翼軟骨外側腳。在鼻尖上翹鼻孔外露過多患者中,對稱降低大翼軟骨內側腳的同時,合適放置盾形耳甲軟骨能夠延長鼻尖外形,有助于改善外部形態(tài)。
多次手術患者因手術腔隙內瘢痕形成以及小鼻、短鼻患者其組織的延伸性差,直接影響手術后效果的提高,這些不利因素應在手術前有充分的預見。
本組40例就醫(yī)者因鼻尖部軟骨支撐乏力以及利用軟骨加高延長鼻尖,進行軟骨移植,在鼻尖部軟骨移植選擇耳甲軟骨是由于耳甲軟骨較鼻中隔軟骨更柔軟,彈性更好,更適合做鼻尖移植物[4]。對于耳甲軟骨的切取時機筆者認為在完成大翼軟骨塑形和妥善放置鼻假體后,根據(jù)所需軟骨大小切取,切除軟骨應保留軟骨膜能夠防止軟骨吸收作用[5],在術后的門診和電話隨訪中40例軟骨移植患者中軟骨形態(tài)均保持良好,無一因移植軟骨吸收及變形導致鼻尖形態(tài)出現(xiàn)畸形;另雕塑好的盾形耳甲軟骨應盡早植入為好,以最大程度保持軟骨的活性。
[參考文獻]
[1]吳溯帆,石杭燕,陳永,等.埋線法鼻尖及鼻翼溝成形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20(5):260-263.
[2]Pereira MD,Marques AF,Ishida LC,et al.Tot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alar cartilage en bloc using the ear cartilage:A study in cadavers[J].Plast Reconstr Surg,1995,96(5):1045-1052.
[3]柳大烈,查元坤.現(xiàn)在美容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123-124.
[4]倪云志,王大太,馮輝利,等.鼻中隔軟骨及耳軟骨在鼻尖整形中的聯(lián)合應用[J].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4):495-497.
[5]王煒. 整形外科學[M]. 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29-330.
[收稿日期]2010-06-06 [修回日期]2010-08-06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