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期, 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著一定的特點,優(yōu)秀的幼兒服裝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本文從幼兒體型、活動等主觀因素出發(fā),結合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闡述幼兒對服裝穿著舒適合體的要求,進而提出有關幼兒服裝結構設計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幼兒服裝,結構設計,合理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童裝近些年來備受廣大消費者和服裝設計師關注,童裝設計肩負著培育和美化兒童的特殊使命,在服裝設計領域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幼兒時期(指1~3周歲的兒童)是兒童身體成長的特殊時期,服裝合體是其健康成長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其體型特征及年齡段特性對服裝結構具有獨特要求,因此本文針對幼兒特征分析研究幼兒服裝結構合體的解決方案。
1、在服裝結構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幼兒生理、心理特征
幼兒體重和身高都在迅速發(fā)展,體重和身高增長較快,但胸、腰、臀的圍度尺寸差距小、增長慢。體形特點是頭部大、脖子短、身體挺、腹部凸、肩膀窄、四肢短、三圍尺寸差距小。
此外,幼兒還有一些與年齡段相對應的特殊心理喜好。比如,喜歡鮮艷明亮的色彩,幼兒對鮮艷明亮的顏色比較敏感,鮮亮色能夠刺激幼兒的視覺、吸引幼兒注意力,甚至令他們心情愉悅;再如,喜歡造型可愛多變的口袋、動植物和動畫片中的人物為題材的服裝小裝飾,幼兒已初步具有思維能力和主觀意識,活潑新穎的小裝飾能成為他們選擇服裝的理由。
2、幼兒體型特征對服裝結構設計的要求
幼兒服裝首要確保對生理健康成長有幫助,需要具有比成人服裝更強的保護性、防御性,必須細致、周到考慮到每個細節(jié)部位,有效協(xié)助幼兒活動,全面關愛幼兒健康成長?,F(xiàn)擬以幼兒部分典型體型特征為依據(jù),進行分析和解決服裝穿著舒適合體的結構處理方法。
2.1 幼兒脖頸特征對服裝結構的要求
幼兒脖頸短且皮膚細嫩,在脖子轉動過程中會與領口產生摩擦,為避免磨傷細嫩肌膚,不宜在領口上設計繁瑣的領型和裝飾復雜的花邊,領子應平坦且柔軟。春秋冬季宜用小圓領、方領、圓盤領等關門領,以利于保暖御寒;夏季可用敞開的v字領和大小圓領,防止暑熱憋悶。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個季節(jié),有硬領座的立領都不宜使用。
2.2 幼兒凸腹對服裝結構的要求
凸腹是幼兒體型典型特征之一。幼兒階段的兒童活潑好動,在玩耍游戲中由于凸腹原因,褲子往往不能緊卡腰身,以至容易脫落。為便于幼兒穿著舒適以及活動方便,因此,幼兒服裝多采用連衣結構,如連衣裙、褲,吊帶裙、褲和背心裙、褲。
2.3 幼兒四肢短胖對服裝結構的要求
幼兒呈現(xiàn)窄肩凸腹、四肢短胖的體型特點。為了掩飾體型弱點,幼兒服裝的造型宜采用方形、長方形、A字形,分割線設在胸部。如夾克的設計使衣服從胸部向下延伸覆蓋凸出的腹部,有時長至大腿,這樣不僅利于形成下肢拉長的錯覺,還能有效掩蓋凸腹的形體美觀缺憾,同時還大大增加了服裝形象的可愛度。
2.4 幼兒身體成長對服裝結構的要求
幼兒處于身體成長的關鍵期,不宜穿牛仔褲、喇叭褲和股瘦、襠短、腰小的緊身褲,要適當寬大,否則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甚至影響發(fā)育。同時,緊身衣褲還影響著幼兒下蹲、跑跳等活動,且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穿脫能力。穿著適當寬大的服裝活動時,服裝和皮膚間產生的輕微摩擦使皮膚不斷得到溫和的觸覺刺激,這種刺激有利于幼兒的腦部發(fā)育和身心健康。
3、基于幼兒動態(tài)特征的服裝局部結構設計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總想去玩玩摸摸,是用手感知世界的時期。為玩耍方便,喜歡隨意蹲、坐、趴、跪,因此特別討厭衣服限制、阻礙活動,這就對服裝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必須滿足幼兒活動時穿著的舒適合體。具體到服裝部位有以下幾點:
3.1 袖口的結構設計
袖子對幼兒活動的妨礙主要是因為袖長。若是天暖的季節(jié),衣袖可以適當放短,露出手臂、手腕,活動方便,也不會著涼。但在寒冷的冬季,為保暖防寒必須袖長及腕或過腕,且還要里襯厚內衣,這便與行動方便相矛盾。如何將袖短與保暖相結合呢?清朝時期官袍的馬蹄袖設計可以借鑒。馬蹄袖的作用在當時就是于嚴寒的冬季對手起防寒保暖作用,同時又不妨礙手部活動。若將這一結構巧妙轉化到冬季幼兒服裝的袖子中,兩片袖、一片袖均可應用。兩片袖時,袖子的長度僅至尺骨莖突處,另以馬蹄結構相連;一片袖時,直接將袖口設計成馬蹄結構即可(見圖1)。
圖1 一片袖“馬蹄袖”設計結構圖
3.2 褲膝的結構設計
幼兒在玩耍的時候,比較喜歡隨意蹲、趴、爬等動作,如若褲子寬大度不夠便會阻礙或限止幼兒活動程度。春秋季時褲子可以選擇彈性大、舒適柔軟的棉料,基本能滿足活動方便需要,但在寒冷的冬季,必須穿棉褲御寒。棉褲本來就因厚重而使肢體顯笨拙,若為方便活動而過多加大放松量,會嚴重影響美觀性。究其棉褲在正常放松量下會影響活動的根源,主要是棉褲膝關節(jié)部位的空間量、活動量不夠。構設計時,保持褲腿的正常放松量、褲腿后片結構不變,將前褲片在膝部做橫向自由褶皺,留出了多余的空間量滿足活動需用量,這樣結構的棉褲相對正常樣式而言,活動時膝蓋既有了一定空間活動量,在蹲姿時,又減少后腿窩棉褲的堆積量(見圖2)。既滿足了服裝穿著的美觀性,又保證了活動的舒適性。
圖2 褲膝設計款式圖
4、幼兒興趣愛好在服裝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幼兒已初步具有思維能力和主觀意識,且活潑好動,能夠主動觀察事物、分析原委、理解道理,興趣愛好取向性已較為明顯,這些因素影響著服裝細節(jié)點綴和整體結構的設計,所以在做服裝結構設計時應予以充分考慮。
4.1 門襟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幼兒時期兒童喜歡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穿脫衣服就是其一。為了訓練和方便幼兒學習穿脫衣服,門襟開合的位置與尺寸要合理,多數(shù)應設計在正前方位置,并使用全開合的扣系方式。
4.2 口袋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幼兒對口袋有特別的喜愛。將口袋視為藏寶庫,把一切自認為寶貝的東西藏入口袋是幼兒的天性??诖O計以貼袋為佳,也可是風琴袋樣式,袋口應牢固不易被撕裂??诖螤羁梢栽O計為花、葉、動物形,也可裝飾成花籃、杯子、文字形等,這樣既實用又富于趣味性。
4.3 裝飾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裝飾設計是幼兒服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裝飾設計不僅美化服裝,也對幼兒的身心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給幼兒的智力開發(fā)帶來促進作用,是幼兒服裝設計中的重要組成因素。
綜上,人體與服裝關系緊密,服裝必須盡可能地適應于人體特征和人體活動要求。對于幼兒階段的服裝來講,服裝結構設計更應基于幼兒的心理、生理、體型、動態(tài)、興趣等年齡特征,充分考慮幼兒服裝穿著的舒適性、安全性、便利性和實用性,盡量符合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幼兒服裝不僅要有美觀大方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有舒適實用的功能,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郁新顏:童裝設計與人體工程學[J]。南通工學院學報.1999.09
[2]占輝:童裝的舒適性設計[J]。陜西紡織.2007.01
[3]登麗美時裝造型#8226;工藝設計 嬰幼兒#8226;童裝[M]。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
[4]翁小秋:童裝裝飾圖案促進兒童智力開發(fā),浙江工藝美術[J]。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