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諺語具有很強(qiáng)的民族性,俄羅斯民族在漫長的年代中創(chuàng)造的諺語富有深深的民族文化特點,俄語諺語的民族文化特點可以通過多方面體現(xiàn)出來。本文試圖從大量的諺語中來探尋俄語諺語的幾個民族文化特點。
關(guān)鍵詞:俄語諺語,民族文化
作者簡介:顧倩,女,長春師范學(xué)院外語系教師
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富有智慧、勤勞、勇敢的民族,他們創(chuàng)造的諺語洋溢著多姿多彩的俄羅斯風(fēng)情。任何諺語都具有文化積累功能(культурно-кумулятивная функция),他們忠實的記錄了人們的集體智慧和經(jīng)驗,反應(yīng)了人民的真知灼見以及對日常生活的評價,與俄羅斯民族的歷史、自然環(huán)境、生活習(xí)慣、物產(chǎn)風(fēng)貌等等密切相關(guān),帶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俄語諺語反應(yīng)俄羅斯的民族文化,有時俄漢諺語在說明同一道理時,卻顯示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俄語諺語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譯成漢語諺語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Не войти в нору тигра,не поймать даже тигренка)。在譯文中具有俄羅斯民族文化特色волк和лес不見了。本文列舉了大量的俄語諺語,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俄羅斯諺語的民族文化特點。
一、民族心理
俄羅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自己的歷史條件和具體情況,形成了其獨有的心理狀態(tài)和愛憎情感。例如,俄羅斯人認(rèn)為黑色是嚴(yán)肅和不詳?shù)南笳?,人們通常不喜歡黑色,認(rèn)為黑色不會帶來好運(yùn)氣,誰要是在路上遇見黑貓,誰就不會走運(yùn)。有這樣一個關(guān)于貓的諺語:между наим пробожала кошка.意思是他們之間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了。例如,“волк”(狼),在俄羅斯民族心中是一種殘忍,貪婪和狡猾的動物,于是就有一系列代表這一形象的諺語。“Волчьим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ят”(狼的眼淚不可信),喻指不要輕信壞人的甜言蜜語或是可憐的話語。與狼形象相對應(yīng)的動物經(jīng)常是羊(овечийовца),在俄羅斯文化中它是軟弱、愚昧的化身?!哀'唰荮堙?овечьей шкуре”(披著羊皮的狼),指陰險狡猾的偽君子。
二、生活習(xí)慣
語言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反應(yīng)這個民族的生活習(xí)慣,俄羅斯民族在生產(chǎn)勞動中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大量的諺語,這些人民的智慧和寶貴的經(jīng)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們經(jīng)歷了時間的考驗代代相傳。例如,面包和鹽(хлеб и соль)在俄羅斯民族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常是俄羅斯人迎接賓客最高禮儀和最隆重的儀式,諺語(Без соли не вкусно,а без хлеба не стытно)(無鹽無味道,無面包吃不飽),表明了俄羅斯民族熱情好客的性格,與傳統(tǒng)觀念中用面包和鹽招待貴賓的習(xí)俗有關(guān)。此外,Не единым хлебом жив человек(人不是光靠面包活著),表現(xiàn)了俄羅斯民族對更高層次精神文化的追求。(Потом добытый хлеб и чёрствый сладок)(用汗水換來的面包,即使又干又硬,吃起也香甜),表明了俄民族對于通過辛勤勞動而獲得的成果的肯定和贊賞。
三、自然環(huán)境
俄羅斯地大物博,森林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把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緊緊的同森林、樹木、水、動物等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俄語諺語中的一大特點就是以森林、樹木、水、動物等為題材。例如,Одно дерево не лес(獨木不成林),за деревьями не видеть леса(只見樹木不見森林),близ норы лиса на промысли не ходит(兔子不吃窩邊草),заниматься не своим делом;браться не за своё дело(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此外,俄羅斯是一個北方民族,冬季漫長,冰雪覆蓋。“雪”在俄民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如Снег и дождь на свадебный поезд - богато жить(迎親的路上逢雨雪-生活富足);Как снег на голову(好像雪落到頭上),表示事情發(fā)生的突然,來不及防備。Не вырастить снег среди зимы(連冬天里的一片雪花都不拿出來),表示做人吝嗇,一毛不拔。
四、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對人類社會有很大影響,至今在許多民族的生活中宗教信仰仍然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1987年起,俄羅斯信教人數(shù)劇增已達(dá)人口的70%,信基督教的30%。這種宗教熱滲透到國家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文化領(lǐng)域,而且一直延續(xù)至今。在文學(xué)作品中已有明顯的反映,對語言無疑也會產(chǎn)生影響。例如,一些含有бог, господь, божий(上帝,上帝的)等詞的諺語:жить-богу служить (人生在世,聽命上帝);бог не в силе, а в правде (上帝靠理不靠力);в малом бог и в великом бог(上帝無所不在)。此外,俄語中很多的諺語都是直接來源于教會斯拉夫語的《圣經(jīng)》原文,例如:метать бисер перед свиьями (對牛彈琴,白費口舌);Волк в овечьей шкуре (披著羊皮的狼);от доброго дерева добрый плод(好樹總會結(jié)出好的果實)等等。
五、歷史文化
語言是歷史的濃縮,民族語言與民族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lián)系。在繁多的俄語諺語中,許多內(nèi)容都與歷史事件有關(guān)聯(lián)。如諺語(Не много Наполеон гостил в Москве,а нагостился)(拿破侖到俄羅斯做客—一會就夠了),與俄羅斯歷史上1812年衛(wèi)國戰(zhàn)爭有關(guān)。諺語Незванный гость хуже татарна(不速之客比韃靼人還壞),這句諺語是在韃靼蒙古人入侵俄國時產(chǎn)生的。
綜上,俄語諺語與俄羅斯民族的民族心理、生活習(xí)慣、自然環(huán)境、宗教信仰以及歷史文化有著密切關(guān)系。了解和弄清俄語諺語的民族文化特點對于我們正確理解和運(yùn)用俄語諺語很有幫助,同時對于俄語教學(xué)也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xiàn):
[1]葉芳來:俄漢諺語俗語詞典,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2]吳國華:楊仕章,語言國情學(xué),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3]季元龍:俄語語言國情學(xué),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劉光準(zhǔn) 、黃蘇華:《俄漢語言文化習(xí)俗探討》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