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模糊限制語(Hedges),作為模糊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人們廣泛地運用。模糊限制語使用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到交際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也不例外。本文試從語用學的角度來探討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話語中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
關(guān)鍵詞: 教師話語 模糊限制語 語用功能
一、引言
教師話語,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與學生交際,組織和從事教學活動使用的語言。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話語的使用一直是很多學者所關(guān)注的話題。
模糊限制語(hedges)作為模糊語言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成員,是廣泛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語言現(xiàn)象。模糊限制語使用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到交際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也不例外。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厥褂媚:Z言,能使課堂中的教師話語更為委婉、含蓄;更為謙虛、謹慎;同時還具備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和保持教師話語的連續(xù)性功能。因此,對模糊限制語語用功能的研究,既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恰當使用模糊限制語有指導意義,也是對模糊語言學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fā)展。
二、模糊限制語
“Hedges”首先是L.A.Zadeh(1971)在“A 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中提出的。George Lakeoff(1972)在“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一文中指出:模糊限制語是指“有意把事情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詞語”。如sort of,kind of等。
不同的學者根據(jù)研究角度不同,對模糊限制語的分類有所不同。普遍認同的是E.F.Prince及J.Frader和C.Bosk從語用的角度對模糊限制的劃分,可以分為:變動型模糊限制語(Appromimator) 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Shield)。
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可以分為二類:一是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原來話語意義做某種程度的修正,即“程度變動語”(adaptors),如sort of, kind of; 二是給原話定出一個變動范圍,即“范圍變動語”(rounders)。如:about,around, 等。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也可以分為:直接緩和語(plausibility),如I think, I can tell等;間接緩和語(attribution),someone says that …, as is well known, 等等。這類模糊限制語不改變話語結(jié)構(gòu)的原意,指出話語是說話人本人或者第三者的看法,使話語的肯定語氣趨于緩和。
三、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
1.使教師話語更加禮貌委婉
模糊限制語的使用使說話人得以恪守禮貌原則,在清楚表達“會話含義”的情況下盡量避免講意見強加給人,避免過于武斷。緩和了語氣,使語言表達更委婉、禮貌。Leech(1983)在“pragmatic scales”概念中提出,在言語交際中,話語越間接,供受話人選擇的余地就越大,話語也就越禮貌。換句話說,間接程度等級與禮貌程度成正比,隨著間接程度的增加,禮貌程度也相應增加。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例如:
老師:同學們,誰能用“長”造句???(句1)
學生:我的哥哥有點長。(句2)
老師:很好,但是這個句子有一點點不是很好,小朋友們,誰能幫這位小朋友改改???(句3)
顯然,在第二個句子中,“長”用的不恰當,因為形容人的身高不能用“長”,而只能用“高”。在句3中,老師認為學生的這個句子不是很恰當,但是老師沒有直接批評,而是使用了變動型模糊語“一點點”緩和了批評的語氣,保護了小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在這個例子中,老師還巧妙地讓同學幫他修正這個句子,在這個改錯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相當好的學習過程。
2.使教師話語更加謙虛、謹慎
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確,但是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確的話語,說的更謙虛、謹慎一些。例如: “我建議同學們將這段唐詩背誦下來?!边@個句子所表達的間接言語行為因為有了“我建議”這個緩和型限制語而使強加于人的語氣得以減弱,讓學生更易于接受,而且這個勸告顯得更客觀一下,符合禮貌原則中的“謙遜”原則。同時,正因為模糊限制語在語文課堂中的恰當使用,使表達更為客觀、真實,更有說服力。在這個句子中,老師這樣一句話不僅利于學生接受,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這段唐詩的重要性。
3. 營造柔和,和諧的教學氛圍,保持教師話語的連續(xù)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為了營造一種融洽的交際氛圍往往使用模糊限制語進行提問, 這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課堂上使用模糊限制語,在改變學生行為方面比批評有效,因為緩和了語氣,利用學生接受。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張嘴忘詞的現(xiàn)象,運用hedges可以“急救”教師避免尷尬。例如:One special animal I like is er…well…the one who…此處,教師想說她喜歡的動物的名字,可是她突然忘了名字是什么,情急之中她通過使用“er…well”這兩個hedges延長時間給自己思考,然后用“the one”這個詞的模糊意義使學生明白她所要指的動物。
四、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里恰當?shù)厥褂媚:Z言,不僅能使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及靈活性,也能使語言在交際中更為委婉、含蓄,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因此,我們要充分開發(fā)利用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價值,在肯定其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消極作用。由于人們知識的局限,文化的差異,誤用和濫用模糊限制語則會造成語用失誤,因此要靈活、恰當?shù)厥褂媚:拗苼硖岣咦约旱恼Z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Channell, J. Vague Languag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何自然 :再論語用含糊[J],《外國語》2000,(1)
[3]史煜 :模糊語言語用分析 [J],《山東外語教學》 2003, 第5期
[4]王 宏 :模糊語言及其語用功能 [J],《外語教學》 2003, 第24卷第2期
[5]伍鐵平: 模糊語言學 [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