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是南方文學的杰出代表,《喧嘩與騷動》和《獻給埃米莉的玫瑰》是他優(yōu)秀的長短篇小說代表作。本文從南方傳統(tǒng)、父權社會和女性的抗爭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闡釋凱蒂和埃米莉的悲劇產(chǎn)生原因。
關鍵詞:女性形象 男權社會 南方傳統(tǒng) 女性的抗爭
作者簡介:李艷芳,女,(1977—),籍貫:長春,工作單位: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思{是美國南方文學的杰出代表,他以多部根植于美國南方故鄉(xiāng)那片“郵票般大小的土地”的小說構建了一個“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在這個龐大的世系當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動明艷、形象各異而又耐人尋味的南方婦女形象。??思{不僅以其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眾多形形色色的南方婦女,更是以其犀利的筆觸揭示了美國舊南方這個腐朽“年老垂死的世界”。在這個社會里女性處于最底層,傳統(tǒng)的南方婦道觀,傳統(tǒng)的南方父權制,傳統(tǒng)的南方宗教觀結成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把南方婦女網(wǎng)于其中,她們失去了自己存在價值的主體,靈魂與精神脫離肉體,為各種情欲所驅(qū)使,人格被扭曲,她們煎熬、徘徊、游蕩在一個異化的荒原,精神沒有寄托,心靈無處棲息?!缎鷩W與騷動》中的凱蒂和《獻給埃米莉的玫瑰》中的埃米莉是這些南方婦女的典型代表。雖然對自己的人生與愛情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抗爭,但是無一例外的,被異化的父權世界給予了悲劇的結局。
在《喧嘩與騷動》中,主人公凱蒂是一個被言說的對象,她沒有發(fā)言權,僅憑她的三個存在不同生理和心理缺陷的兄弟在自以為是的言說中將其扭曲,變形甚至詛咒,而她卻無力辯解、反抗。在小說中,凱蒂經(jīng)歷了“童年——少年——中年”的人生歷程,由一個勇敢、溫柔、誠實、善良的“自然之女”成長為一個熱烈地追求自由愛情的姑娘,在愛情理想破滅,母愛又無以附著的絕境下。無奈淪落風塵,成為那些自稱為南方“紳士”、“淑女”眼中的“騷貨”、“蕩婦”。理想的南方女性形象是由男權社會制定并且以“審視”的方式強加與女性身上的。在這個父權制社會里,她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而是為了家族和她們的男性親戚而活,她們就是家族榮譽的附屬品。女性的貞操在南方好人們眼里就是家族榮譽,女性本身就是象征家族榮譽和社會地位的女神。失去貞操也就意味著給家族帶來了羞辱。凱蒂不能選擇自己的愛情,而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也沒有自主權。她是無聲的,沒有自己的話語。而她的身體也是被物化了的,并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家族和家族榮譽。南方的傳統(tǒng)價值觀把女性身體拘禁起來,并且剝奪她們的思考。凱蒂從對愛的追求開始,后墮落成為妓女,昭示著南方傳統(tǒng)對人性的壓抑,以及舊南方女性的失語狀態(tài),也揭露舊南方婦道觀對女性欲望的無情壓制。
而在《獻給埃米莉的玫瑰》中,同樣講述了一位女性的愛情悲劇。人們同樣是通過杰弗生鎮(zhèn)民的眼光來了解埃米莉的。她孤傲、怪異、病態(tài)。當她的父親還在世時,他拒絕埃米莉結交男朋友(如同昆丁),趕走她身邊的所有男人,致使埃米莉30多歲仍然孤身一人,當她的父親過世后,荷默的出現(xiàn)使她為愛情瘋狂。致使她毒死自己的情人,并把尸體塵封于館中,與之同窗共枕長達四十年。
美國的舊南方是一個絕對的男權社會,他們維護的是絕對的父權,他們認為傳統(tǒng)不可以違背。外表高貴、寧靜的埃米莉,內(nèi)心卻充滿著復雜的矛盾。期盼恢復貴族的生活方式,保持家族的氣質(zhì),維護舊日貴族的傳統(tǒng)與秩序,這是她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在杰弗生社會里,埃米莉受著專橫暴虐的父親的管制、被這個社會看作是過去的傳統(tǒng)象征,他們破壞了她一切能過上正常生活的努力,因而她又痛恨束縛她的舊的道德觀念。而荷默的背叛是對她拼死抗爭厄運、背叛傳統(tǒng)道德的諷刺。這雙重的愛恨是如此的強烈,以至于她的整個心態(tài)和靈魂都被扭曲了,使她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得到了一種變態(tài)的滿足。
人的命運不是注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是別人無法主宰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里的人,人的命運雖然不能被社會來決定但是社會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恰恰是由于埃米莉生活在舊南方社會中,這個社會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她自身對愛情和自由的向往,導致了這個極端的過程和悲劇的結局,沒有一個人把她同惡魔畫上等號。讓人們?yōu)橹痼@的不是她犯下的罪行,而是令她痛苦萬分的悲劇命運。貞潔的埃米莉是傳統(tǒng)南方婦女的代表,她的墮落就像一個莊嚴的紀念碑的倒下,落地有聲,令人震撼。而凱蒂生活在舊南方向新南方的過渡過程中,她試圖沖破舊南方傳統(tǒng)的束縛,尋求自我的身份,但是南方舊人們的固守使得她的努力也最終失敗了——以一種從貴族女孩到被家人厭惡的“妓女”的形式?!安回憽钡膭P蒂同樣不能引起人們的厭惡,這是一個有著純美人性卻被畸形家庭、變態(tài)人性毀滅的又一個悲劇形象。埃米莉與凱蒂——令人讀罷難以忘懷……
參考文獻:
1、史志康:美國文學背景概況 [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潔平:怪異的真實本源——《紀念埃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一種女性主義的解讀。 2003
3、黃華:權力、身體與自我:??屡c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46。
4、William Faulkner. The Sound and Fury[M]。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1946: 3—117.
5、Cash W J. The Mind of the South[M]。 New York: Knopf, 19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