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表揚和批評是班主任工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激勵手段,只要科學合理地使用這種手段,它們就是張揚個性、雕琢靈魂的“靈丹妙藥”。 班主任要想使表揚與批評成為手中的“尚方寶劍”,就必須講求策略,才能使之真正起到鼓勵先進、樹立榜樣的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 表揚 批評 策略
作者簡介:閆芳,女,(1976—),現(xiàn)為江蘇運河高等師范學校中文與社會系高級講師。
表揚和批評是班主任工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激勵手段,運用得科學合理、恰當巧妙,它們就是張揚個性、雕琢靈魂的“靈丹妙藥”。本文結(jié)合個人的班主任工作實踐,談談表揚與批評的策略。
一、表揚的策略
國外有的教育管理學者把表揚比作“仙人的魔棒”、“點石成金之術(shù)”。表揚一種行為,不僅能鼓勵被表揚的學生,同時還向全班學生表明,班主任老師在提倡什么,使大家看到學習的榜樣,能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但要真正發(fā)揮“魔棒”的威力、“點石成金”,是不能不考慮策略的,成功的表揚策略應涵蓋以下要素。
1、不吝表揚
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特點。學生各有長處和短處,要把著眼點放在學生的長處上。不必等到一個學生在各方面做得好,也不必等到學生達到先進、模范的標準后才給予表揚。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有點,只要學生在某方面有成績、有進步,就可以表揚。
2、間接表揚
間接表揚就是在當事人不在場時,背后進行表揚。這種表揚方法有時比當面表揚能起更大作用。一般說來,間接表揚總能傳到被表揚的學生。這除了能起到表揚的一般作用外,還能使被表揚的學生感覺到老師的表揚是誠意的,因而更能起到增強表揚的作用。班主任老師應經(jīng)常在第三者面前贊揚學生。
3、及時表揚
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良行為及時表揚,這樣才能維護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對班級中的好人好事遲遲不做出反應,先進者的積極心理未能得到班主任的認同,就會產(chǎn)生失望、壓抑的情緒,其他同學也會因此產(chǎn)生冷漠感。
4、表揚的方式要因人而異
表揚性格機敏的學生,三言兩語或稍加暗示即可;對于有疑慮的學生,表揚要直截了當,避免誤解;對孤僻、自負的學生不妨背后贊美;對少被關注的學生,默許贊同是最妙不過的??傊頁P也要“因材施教”。
5、表揚要恰如其分
表揚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但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對學生的情況(如優(yōu)點、事跡、成績)要進行全面地了解、核實,不能偏聽偏信,或想當然。實施表揚時要實事求是,既不夸大其詞,也不輕描淡寫。要避免成見,不攙雜教師個人的感情好惡。要公平、一視同仁,只要有成績、有進步、有事跡,不論優(yōu)等生、后進生,一律予以表揚。
二、批評的策略
應該看到批評相對于表揚而言,更講求運用的藝術(shù)。要使之發(fā)揮卓有成效的作用,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實事求是、以理服人的原則,寬容真誠、“治病救人”的原則,不偏不袒、一視同仁的原則等。
但是,綜觀班主任實踐,違背批評原則,因批評不當傷害學生的現(xiàn)象多有發(fā)生。主要表現(xiàn)在:
(1)惡語傷人。批評時不是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而是發(fā)牌氣,諷刺挖苦,甚至罵人、嘲笑學生的生理缺陷。其危害是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引起敵對情緒。
(2)全面否定。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行為動輒夸大,由點到面、由事到人,否定一切。“不可救藥”、“一塌糊涂”、“一無是處”等言詞成了批評中的口頭禪。其危害是使學生深感自卑,喪失自信。
(3)否定未來。“你是出窯的磚定型了”、“你這輩子是沒出息了”等類語言用在批評中即脫離學生現(xiàn)在的問題,武斷地否定了學生的未來。其危害是使學生失去希望、自暴自棄。
(4)翻舊帳。批評不是針對當前發(fā)生的問題,而是搜羅學生以前所犯的一切錯誤,重重扣帽子、層層貼標簽。其危害是使學生產(chǎn)生閉鎖心理、對抗情緒。
(5)一味地批評。即濫用批評、動輒就批評。其危害是使學生退縮、焦慮、恐懼。
(6)背后批評。有些班主任老師習慣于在其他同學面前批評某生,而該生不在場。孰不知這樣的批評會引起學生的誤解和對老師的不信任。
(7)當熟人(家長)面批評。其危害是使學生產(chǎn)生屈辱感或憤恨情緒。
以上的做法是批評的大忌,根本起不到激勵作用,避免這些做法是班主任運用批評手段的最低限要求。分析批評這些錯誤做法,對我們思考批評的策略是有幫助的。以“弄清問題的真相,選擇適當?shù)臅r機,區(qū)別不同的對象”為前提,我們提出如下的批評策略。
1、直截了當。班主任在批評犯了錯誤的同學時,可以以“自己人”的身份,單刀直入,不繞彎子,直向錯誤、直接傳遞批評信息。該策略適用于性格外向、活潑爽快的學生,犯有嚴重錯誤又不肯承認、或懷有僥幸心理的學生。
2、委婉漸入。班主任的批評信息是有層次、逐步輸出的,表現(xiàn)為與學生一起分析錯誤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和危害,耐心引導,在師生和諧的交流中,使學生逐漸悔悟。該策略適用于自尊心強、內(nèi)向的學生。
3、旁敲側(cè)擊。班主任的批評不是正面進行,而是寓于講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長的動作、言語之中,巧妙地使學生頓悟、領會,進而深思、自責。該策略適用于那些未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學生。
4、以退為進。學生犯錯誤,班主任知曉后并不急于批評,而是有意“冷落”,耐心“等待”。這無形中會使學生產(chǎn)生壓力,自我批評,隨后就會“負荊請罪”。該策略適用于自我教育能力強的學生。
5、從虛到實。班主任的批評先務虛再務實,暫不觸及學生的實際錯誤,先講一些能夠啟發(fā)其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的道理,在逐步向?qū)嶋H問題過渡,可謂是“水到渠成”。該策略適用于思想敏感的學生。
6、表示惋惜。班主任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惋惜來表示自己的批評態(tài)度。如“你什么都好,就這方面存在不足,實在可惜”;“你要是不犯這個錯誤,那該多好啊”。班主任的寬容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道德震動。該策略適用于那些平時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色,悟性較高的學生。
三、表揚與批評的綜合運用策略
表揚是一種積極的強化,批評是一種“消極”的強化,各有其獨特作用,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在班主任的工作實踐中要綜合運用。在使用策略上要注意以下方面。
1、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表揚和批評作為激勵手段,在運用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學認為,中小學生尤其喜歡表揚,而不喜歡批評。所以激勵學生要以表揚為主,以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但表揚為主,并不等于只要表揚,還必須要有批評的補充,必要的批評則能喚起學生克服缺點的勇氣和力量。表揚與批評,猶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 必須協(xié)同作戰(zhàn)。當然表揚為主、批評為輔,不是對學生的無原則的遷就。
2、表揚與批評相互滲透。經(jīng)驗豐富的班主任善于表揚與批評相互滲透,他們在表揚一部分學生的同時,往往也隱含著對另一部分學生的批評;反之,對另一部分學生的批評,也往往體現(xiàn)著對另一部分學生的肯定。另外,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往往表揚中有批評,獎其功而不護其短;批評中有表揚,懲其過而不折其長。即便是在一次教育過程中,對同一個學生也可同時使用表揚和批評。
3、超出預期策略。班主任的評價(表揚或批評),與學生的期望相反,超出學生的預期。例如,對某生用自己的手絹擦玻璃的行為,在個別談話時提出批評;對某生用泥巴砸那些欺負女生的男生的行為,在個別教育時先行表揚。實踐證明,班主任的“不合理”的評價,常常產(chǎn)生積極的效應,激起學生的強烈內(nèi)省。當然,該策略使用是否有效,取決于班主任的洞察力。它要求班主任不僅能看到事情表面的現(xiàn)象,而且能發(fā)現(xiàn)事情背后的復雜原因;不僅能看到行動,而且能看到內(nèi)心;能夠把效果與動機統(tǒng)一起來進行考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班主任的實際工作中,我們體會到,只有科學合理地使用表揚的手段,使之真正起到鼓勵先進、樹立榜樣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的批評才更有震懾力:同樣,只有公正、公平地舉起批評的“魔杖”,使之確實起到改正錯誤、克服缺點的功效,在此基礎上的表揚才更具“誘惑力”。講求策略,表揚與批評就成了班主任的“尚方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