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勤工助學作為高校助困的基本途徑,其經濟功能已經受到廣泛認同,其育人功能卻往往被忽視。在新形勢下,全面認識勤工助學功能意義重大。
關鍵詞:貧困生 勤工助學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0)-12-0269-01
伴隨高校擴招和教育收費制度的實施,高校貧困生絕對數(sh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各高校努力做好貧困生經濟資助工作,形成了“獎、貸、助、補、免”的資助體系,即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以及學雜費減免等。其中,勤工助學是高校解決貧困生問題的最常見最基本的一種路徑。
作為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勤工助學有助于貧困家庭學生獲得一定經濟收入、緩解經濟困難,幫助他們自立自強,是關心和服務貧困家庭學生的有效途徑,對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構建和諧校園都具有重要作用。①大學生勤工助學活動,是指高等學校組織引導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內外從事適當?shù)闹橇蝮w力勞動,并獲得一定的經濟報酬的活動。勤工助學作為高校解決貧困生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其經濟功能己被普遍認同,但它的育人功能卻往往被忽視。筆者認為,在切實解決貧困生物質困難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認識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將有助于高校更好的解決貧困生問題,有助于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總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德青教育功能
勤工助學作為“實踐課堂”,在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上,起著一個平臺與系統(tǒng)的作用。它是高校結合具體實踐對學生進行品格引導和教育的有利途徑。
首先,勤工助學有利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大學生通過勤工助學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了解國情,了解中國共產黨給人民帶來的福利,從而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且增強社會責任感。其次,勤工助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的人生觀。大學生參加勤工助學,不斷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提高對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的認識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再次,勤工助學有助于學生自立自強品格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自己勞動獲得報酬解決經濟困難,逐步實現(xiàn)貧(特)困大學生由外部輸血到自身造血的轉變,②有利利于培養(yǎng)他們經濟上自立、生活上自主、精神上自強的意識。
二、知識提升功能
大學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階梯,是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階段。學生在大學期間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廣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學生求知途徑有兩種:一種來自書本:另一種來自實踐。單純的學校教育和課堂學習,容易使學生只會“紙上談兵”,只有理論知識,缺乏實踐能力,形成眼高手低的壞習慣。所以,大學學習應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勤工助學作為大學生實踐活動中的活動之一,它有利于大學生知識的提升和擴展。首先,隨著知識體系的不斷拓展,社會信息化不斷更新,學校理論課程的結構可能存在滯后的現(xiàn)象。學校理論課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是幾年甚至十多年以前的知識總結,在知識的涵蓋范圍上也難以面面俱到。所以,最前沿最生動的知識有賴于我們的實踐活動獲得。其次,大部分學生在大學階段接觸的都是自己專業(yè),而很少了解其他領域。但是,據(jù)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畢業(yè)后沒有或者無法從事所學專業(yè)或者與之相關的行業(yè)。這就要求大學生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掌握一般的社會知識、人文知識等等,需在認知上進一步拓展自己的范圍。而且這些知識都是日常生活所必須的,在實踐中非常有用,也體現(xiàn)一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和文化形象。大學生在勤工助學中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和具體事務,即使是簡單的派傳單工作,都同某一個知識領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再次,大學學習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唯物主義辯證法認為,認識必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檢驗,實現(xiàn)第二次飛躍,而認識的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實踐。大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是認識的第一次飛躍。而勤工助學為大學生提供了實現(xiàn)第二次飛躍的機會。
三、能力鍛煉功能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高等教育既要幫助學生打開視野、豐富理論知識,又要幫助學生增長學生實踐能力。實踐能力不僅包括基本的專業(yè)領域能力,還包括生活的獨立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我人生的規(guī)劃能力。勤工助學有助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和形成。首先,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勞動報酬,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獨立自強,避免啃老族的現(xiàn)象普遍化。其次,勤工助學使學生可以真正的接觸到社會,通過參與社會工作,更容易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走向成熟。再次,勤工助學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合理規(guī)劃財務的能力。通過勤工助學,大學生經濟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有助于合理的財務規(guī)劃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最后,勤工助學有利于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社交能力的強弱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有著重要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社交能力是一種生存與發(fā)展的能力。勤工助學為大學生與社會交往、開展公關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很多高校的勤工助學活動在政策上向貧困生傾斜,使貧困生有機會通過充當不同的社會角色,與社會各種各樣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廣泛的接觸,并作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開展工作,從中受教育、長才干。另外,勤工助學還有利于大學生自我規(guī)劃能力的培養(yǎng)。勤工助學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客觀事實,結合實際情況不斷修正自己主觀意識,使主觀努力符合于客觀實際,個人發(fā)展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準確定位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此,在充分發(fā)揮勤工助學經濟功能的同時也應充分發(fā)揮其育人功能,實現(xiàn)勤工助學雙重功效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