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德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是當代大學生政治思想品質的具體表現(xiàn)。本文從四個方面論述了武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謙讓誠信品質、勇敢拼搏精神和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影響。
關鍵詞:武德 大學生 教育
[中圖分類號]:K8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0)-20-0171-02
1、武德基本知識
1.1武德的概念
武德是指練習武術者的思想道德,也稱“武德修養(yǎng)”。是習武者為把握社會、實現(xiàn)社會價值而建立的自我約束與精神自律的體系。這種體系要求習武者按照武術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進行一系列的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改造,經過長期努力形成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武德能夠調整習武者之間的關系,制定習武者與社會之間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它用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公正和偏激、誠實和虛偽等道德觀念來評價習武者的種種行為,達到使習武者既能見義勇為、敢于斗爭,又能自我克制、自我完善。
1.2武德的內容
武德高——愛國愛民,品德高尚。 為武之道,以德為本。習武首先要重視武德的學習,要有好的思想品質,這是提高武技的前提。
武旨正——強身健體,衛(wèi)國防身。學習武術的宗旨要正確,練武是為了強健身體,掌握武技為人民服務,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安全,絕非恃藝為非作歹,損害群眾利益。
武紀嚴——不斗兇狠,遵規(guī)守紀。有了一定的武術技能,不能逞兇斗狠,無事生非,應該遵守各項法規(guī)制度,做遵紀守法的模范,并能夠主動同壞人壞事做斗爭。
武風良——尊師愛生,互研拳學。在武林同仁中,要互相尊重愛護,共同研習武術的良好風氣,為武術的發(fā)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武禮謙——抱拳行禮,謙和禮貌。無論習武者之間,還是與其他人之間,都應該以禮相待,有禮有節(jié),平易近人,謙虛誠懇,不能出口不遜,得意忘形,敗壞武德。
武志堅——意志堅強,百折不撓。武術,是一項內容繁多,技術性較高的運動項目,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這就要求習武者有堅強的意志,不怕困難,立志為武術事業(yè)獻身。
武學勤——拳不離手,勤學苦練。要學習好武術,就應該拳不離手,堅持不懈地朝演夕練,勤學苦練。歷史上武術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勤學的結果,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好武術。
武技精——鉆研武技,精益求精。 “藝無止境”,武術博大精深,內涵豐富,非一朝一夕所能窮盡,必須刻苦鉆研,不斷進取,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藝精湛。
武儀端——舉止莊重,容端體正。 習武者應該儀表端正,舉止文雅,表現(xiàn)出氣宇軒昂的精神風貌,不能衣裝不整,體態(tài)不端。
武境美——環(huán)境優(yōu)美,井然有序。練習武術,要主動保持練習場地、生活環(huán)境的衛(wèi)生,特別是訓練場地、衣物、器件等要擺放整齊,愛護公物,讓習武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優(yōu)美整潔。
1.3武德的要求
習武者“十不可”: 不可輕師;不可忘義;不可逞斗;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賭博;不可吸煙;不可戲色;不可炫耀;不可無禮。
2、武德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
2.1 武德教育對我院武術系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影響
根據表1可以看出:75%的學生認為武德教育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是有很大影響的。在中國武術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無數武術家為保衛(wèi)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無數武術家擊敗外國的挑釁者,揚我國威。歷史上的愛國主義典范,熱愛民族的英雄事跡,是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正確的人生觀的方向標。對大學生進行武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2.2 武德教育對我院武術系大學生謙讓誠信品質的影響
武術是受人們的思想主宰的,它是否施展在正確的地方,完全決定于思想。拳諺云:“心正則拳正,心歪則拳偏”,就是說力主擇人而教,只教品性正派的人,不教品性邪惡的人。拳經云:“員忠誠善良傳衣缽”,就是說力爭在學練武藝之前,必須學習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練武先練德,教人先教,才能傳授真本領。這些都是練武之人對誠信謙讓的要求,是武林人士的戒規(guī),對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謙讓誠信的思想品質大有裨益。
2.3 武德教育對我院武術系大學生勇敢拼搏精神的影響
根據表3可以看出:武德教育對大學生勇敢拼搏精神的影響程度很高。凡是到過少林寺參觀的人,看了練功堂(千佛殿)是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幾許深,無不為他們的勤奮、艱苦的練功精神所感動,無不衷心地嘖嘖贊嘆。文武之道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應用這些勤奮刻苦的拼搏精神,激發(fā)練武之人見義勇為,敢于同犯罪分子作斗爭。
2.4 武德教育對我院武術系大學生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影響
根據表4可以看出:認為武德教育對大學生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有影響的高達100%。武德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智能,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如在黑板報上標有“強身健體,為國為民、為武之道,以德為本、愛國愛民愛集體、有一必爭,有冠必奪”等口號及豐富而生動的武術色彩圖案。另外,用中國民族音樂結合武術套路來演練,音樂、武術套路都具有節(jié)奏感、欣賞性、藝術性,可完善武術套路的“新、美”內容,提高其欣賞性和藝術性,培養(yǎng)學生動作的韻律感、節(jié)奏感和美感,激發(fā)學生做動作時的內在情感和表現(xiàn)力,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音樂的鑒賞能力,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員們的興奮性,促進其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的發(fā)揮,烘托表演氣氛和藝術感染力,使音樂的美感與動作美感得到完美統(tǒng)一。這些形式多樣的武德教育,對營造學校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構建和諧校園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武德教育是高校武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弘揚民族精神,崇德尚武為原則。
3.2 建議
在武術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武德作用,促進武德教育的廣泛開展,對大學生的自我道德意識培養(yǎng),將起到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孔昭 :《拳經#8226;拳法備要》[M] , 太原 :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7月
[2] 《少林拳術秘訣》 [M], 天津 : 天津市古籍書店,1988年版,P8
[3] 楊中平 : 加強高校武術專業(yè)學生武德教育的措施[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