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完全學分制是未來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方向,但它也給目前的教務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改革和完善現行的教務管理體制,需要學校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探索出適應學分制的教務管理運行機制。
關鍵詞:高等教育管理 教務管理 完全學分制 對策
[中圖分類號]:K8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0)-20-0225-01
完全學分制是與學年學分制相比較的一個概念。它是由西方國家選課制、學分制發(fā)展形成的,是西方國家普遍實行的一種教育管理制度。完全學分制是指將學生的學分作為基本的計量單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學分作為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標準,允許學生有一定的選擇課程和修業(yè)年限自由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有以下四個特點:“⑴以學分代替學年⑵以指導性代替指令性⑶以彈性代替剛性⑷以選課代替排課”⑴完全學分制以選課為核心,實施彈性學制,強調學生個性需求,能滿足素質教育德基本要求,適應高等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但是,完全學分制也給我國以學年制為管理對象的教務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
一、學年制條件下的教務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依然采用的是學年制教育制度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教務管理模式。教務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的核心,具有導向教學,評價教學,服務教學的功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的“軸承”樞紐。⑵因此教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壞,也關系到培養(yǎng)出的學生素質及質量如何。
一般來說,高校教務管理的內容包括課務管理、考務管理、學籍管理等幾塊。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對從事教務管理人員的自身管理。由于教務管理對象涉及面廣,不僅要面對教師,還要面對學生,還必須與其他行政管理部門相互協(xié)調,高校中凡是涉及到教學的內容都歸口到教務管理這條線,因而教務管理具有管理性、輔助性、綜合性、連續(xù)性、繁雜性等諸多特點。
教務管理要求科學準確迅速,但是目前學年制條件下的教務管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務管理隊伍不穩(wěn)定且總體素質不高;二是,教務管理中行政命令多,服務理念少;三是,教務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化程度還比較低,手工作業(yè)還占很大一部分。
雖然當前的教務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但基本上能夠適應高校的教學管理,也為教學的正常運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二、完全學分制對當前教務管理模式的挑戰(zhàn)
完全學分制是符合未來教育發(fā)展方向的一種制度,但由于在我們推行的時間不長,勿庸置疑也會給現行的教務管理模式帶來沖擊和挑戰(zhàn)。
第一.對在教務管理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是一個挑戰(zhàn)。任何一種管理體制或者模式,最后都要由具體的工作人員來實施執(zhí)行。適應了學年制條件下的教務管理人員,面對完全學分制這樣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是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的。完全學分制對教務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個人專業(yè)性更強,教務管理隊伍更加穩(wěn)定。
第二.對課務管理帶來挑戰(zhàn)。完全學分制的條件下,學生自由選課的比例加大,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所選的課程也就不同,每學期都有大量的學生按照自己的課表選課,其中還有部分學生改選、退選,這增加了課程設置的不確定性,導致排課的難度加大。
第三.對考務管理工作帶來挑戰(zhàn)。學年制的條件下,學生考試原則上整專業(yè)按班級安排考試,但在選課制和彈性學制的條件下,每個專業(yè)和每個班級的學生所選的課程不一定一致,參加考試的學生也存在跨年級的情況,因而考試更多以課程來安排考試。另外教師在成績計算和成績登錄時也不是以班級為單位,也是以課程為單位。這就加大了考試數據處理的難度,因而也就加大了考務管理的工作量。
第四.對學籍管理帶來了挑戰(zhàn)。完全學分制下的彈性學制指允許學生有一定的選擇修業(yè)年限的自由權,就是說學生的修業(yè)年限有可能縮短,也有可能延長。同一年入學的學生,存在提前畢業(yè)和推后畢業(yè),從教務管理工作的角度來說,對他們管理的年限不同。另外還涉及到學生的輔修專業(yè)、第二學位、免修、重修等情況,學生信息量驟然增加,學生的課業(yè)進程參差不齊,畢業(yè)時間也不一致,這給學籍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無疑是巨大的。
三、教務管理的應對策略
第一.轉變教務管理的觀念。轉變教務管理的觀念是做好完全學分制條件下教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完全學分制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有選課、選專業(yè)、選教師的自主權利,這就要求我們教務管理部門改變原來行政命令管理的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理念,這樣才能適應完全學分制條件下的教務管理運行規(guī)律。
第二.建立一支穩(wěn)定的高素質的教務管理隊伍。任何管理制度或管理模式,最后都要由具體的人來完成。完全學分制條件下,對教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務管理工作“既需要專職人員對學分制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研究,又需要他們精于管理”⑶教務管理本身具有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等特點,這就需要教務管理人員相對穩(wěn)定。特別是在完全學分制的條件下,大量的教務管理工作都具有連續(xù)性的特點,如果教務管理人員不穩(wěn)定,不能保證教務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目前,高校教務管理人員從事大量的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但是教務管理人員不受重視,利益得不到保障,教務管理崗位人員不穩(wěn)定,而培養(yǎng)一位教務管理人員起碼要用一年的時間。因而,建立一支穩(wěn)定的高素質的教務管理隊伍是實施完全學分制的前提和保障。
第三.開發(fā)符合完全學分制特點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完全學分制下的教學管理教學班級是由學生選課形成,而非傳統(tǒng)的以專業(yè)劃分班級的形式,大部分課程的學生是由不同專業(yè)、班級、院系甚至是不同年級組成的。因此,教務管理中的排課、考務、學籍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手工的方法不能適應完全學分制下的以學生、課程為對象的管理模式。目前國內已經開發(fā)出了幾款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包括課務管理、選課系統(tǒng)、成績、學生注冊、學籍管理以及畢業(yè)資格與學位資格審核等內容,既有面向學生的端口,也有面向教師的端口。從目前應用的效果來看,能夠處理大量的繁瑣的學生數據,但是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在排課和考務以及交費系統(tǒng)方面需要加以改進。
總之,完全學分制是符合未來教育發(fā)展方向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教務管理遇到的是一個綜合性問題,需要學校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手段和方式,來探索和實踐完全學分制,逐漸形成適應完全學分制的教務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 楊德廣:建立中國特色的學分制[J]?,F代大學教育,2001,(3)
[2] 候建梅:對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思考[J]??萍冀洕袌?,2007,(4)
[3] 吳順仙:關于學分制條件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