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只有每時每刻,時時處處地去打造自己的特殊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去表白自己的獨特性格魅力,學生才會從心底真正真心尊敬和喜歡你,才能在學生的心目中起到為人師表,行為世范的作用。
關鍵詞:教師 愛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0)-20-0063-01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活動,我認為要成為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需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師要誠心、真誠地充滿愛心。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好比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人是有情感的,只有教師去愛學生,走近學生的心里,從情感上去和學生溝通,走近學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學生的精神生活,這樣,教師才可和學生真正從情感上、內心上達成一致,形成共識,更有利于促進教育教學的向前發(fā)展。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要真誠,誠心,發(fā)自肺腑,把學生當做朋友,把對學生的愛表現于教學的各個角落,如:課堂內外,課余生活,甚至個人生活。之后,學生因感受到教師對他的真切之愛,從心理上也就愛自己的老師,自然而然地就很愛完成老師所安排的活動、任務等了,肯定地,首先包括課堂上。當然,教師務必做到“愛而有度,愛中有嚴”。愛,要把握好尺寸,否則便是寵。俗話說:“寵子不孝,寵雞跳灶”。嚴,必須用規(guī)則去管理學生。所以,在生活中教師要盡量多地找機會與學生接觸,了解、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真心實意地給予幫助,當學生感受到你的愛時,他們就會非常信服地接受你的“嚴”。常言道:“無規(guī)矩,難成方圓”說的就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這樣,對學生愛中有嚴的要求,才可能奠定教師威信的基礎,這時,學生既感受到教師對他的無私的愛,又感受到教師對他的負責的、嚴厲的、特殊的愛。關愛學生,不僅僅是對他們的學習關愛,對他們的生活關愛,更應該是用愛孕育他們內心的潛在的愛,讓愛充滿班級、整個集體和整個校園,讓愛伴隨他們的成長,讓愛成為學校的最重要的文化意識。這是一種理念,更是決定我們行為的最主要的觀念。心里具有“以愛育愛”的信念,必將伴有“以愛育愛”的行為。
“以愛育愛”,這是我們教師應認真思索、積極落實的;“以愛育愛”,這也是我們教師共同的愿望、最終的追求價值。
第二,教師要心比天廣,心比海闊,要充滿耐心。
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活生生的群體,群體中的每一個體又具有不同的發(fā)展特征和差異性,對每一個學生所表現出的優(yōu)、缺點,長、短處,或者在教學活動中的令你滿意、使你傷透腦筋的地方,教師要通過仔細分析、細心詢問、細致觀察、詳細調查等手段去找到原因,再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讓學生很快融入到集體中,這樣整個集體又可持續(xù)、良好地向前發(fā)展。比如: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某天又在你的班上搗亂,和其他學生打架,針對此種現象,就需要教師靜心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源后,還需教師一步一步,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地去教育、感化學生,最終讓學生又愛學習,遵守紀律,把主要精力完全放于學習上,這樣,學生既感激教師,教師又在教育上邁向了成功的一步了。學生們的頭腦不是空蕩蕩的容器,而是一口口蘊藏著豐富水源的深井,教師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引導、指引學生如何挖掘這一口口的井,讓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口知識的甘泉噴涌而出的活“井”吧。
第三,教師要做到父、母親般的責任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個學生,從課堂提問到課后輔導,從檢查作業(yè)到當面批閱習作,從晨讀檢查到共享課余生活,從競賽活動到詢問病情等,只要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學校內、外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學校生活都關注一下,不在關注程度上,學生都會從心底感謝教師,服從教師的教育,這樣,教師的教學精力會更多地轉移、投入到其他更需要之處。學生也更加聽從教師,尊敬教師了,自然而然,教師和學生間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友情。
第四,教師應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記得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在教育過程中,一切都應當建立在教師的人格基礎之上。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教育的偉大力量。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學生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只有性格才能影響人格的發(fā)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笔前?!只有教師在自己的人格上真正贏得學生的真心,學生才會產生仰慕之情,并心甘情愿、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師的教育,教師要獲得真正不可動搖的影響力,就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贏得學生的發(fā)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教師唯有利用人格效應樹立自己的威信才是最為有效的途徑。教師只有每時每刻,時時處處地去打造自己的特殊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去表白自己的獨特性格魅力,學生才會從心底真正真心尊敬、喜歡你,你才在學生的心中起到了為人師表,行為世范的作用。
最后,教師要善于擠時間,不斷學習,不斷塑造自我,努力充實、提高自我素質,用豐富、淵博的知識獲取學生對自己的再次認可。教師除了具有本科目所具備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擁有其他科目的基本知識與才藝。那種能夠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老師,孩子們更是歡喜與信服。而教師的才藝,比如唱歌,文學,詩歌,舞蹈等等,這些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渴望擁有的,更何況這些才藝在某些課上特別需要,比如英語課上,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歌聲也好,舞蹈也好,這都有助于提高自身教育質量。
總之,成為學生受歡迎的好教師因素諸多,需教師們善于用心觀察、反思、總結,從而更好地改變自我,讓學生們更喜歡你和你的教育教學活動吧。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要你用愛心撐起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心中有太陽,臉上有笑容,嘴里有歌聲,你就會擁有你想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