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zhì)體現(xiàn),是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反映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引領著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黨和國家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問題高度重視,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秉h的十七大報告在論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時,明確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擺在首要位置,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zhì)體現(xiàn)。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薄胺e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边@既標志著我們黨對如何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認識,又為我們黨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指明了方向。媒體是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而高校校園媒體則是我國高校文化建設的主戰(zhàn)場,它作為倡導我國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舞臺,在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中擔當著重要使命,因此切實做好高校校園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年將接受高等教育,許多高校畢業(yè)生將成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這支隊伍與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緊密相連,因此,在大學生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力軍,是我們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進步程度,取決于我們今天在何種程度上以及在何種意義上塑造當代的大學生。黨和國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終高度重視,并于2004年8月頒布實施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庇蒙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時期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于作為社會優(yōu)秀群體的青年大學生來講,正確把握主流意識形態(tài),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衰成敗。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想觀念趨于成形,但仍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強,但鑒別力明顯欠缺。目前我們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市場經(jīng)濟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和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涌入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帶來沖擊。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主流與非主流思想觀念并存;二是由利益引發(fā)的思想問題更趨復雜;三是信息化對思想觀念和交流方式產(chǎn)生深刻影響;四是國內(nèi)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社會轉(zhuǎn)型期也是價值觀的反思、裂變、更新和塑造的時期,這使得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產(chǎn)生諸多迷茫、困惑和偏差。比如一些大學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識較為濃厚;一些大學生價值取向扭曲,重索取輕奉獻,重回報輕付出;一些大學生知行脫節(jié),對社會主義道德的一些基本內(nèi)容了解,但實際行動又是另外一種表現(xiàn);更有一些大學生把注意力轉(zhuǎn)向自我,忽視社會發(fā)展需要,缺乏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等,迫切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以強有力的引導。
高校校園媒體在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責任
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需要示范、培育和引導。作為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生產(chǎn)精神文化產(chǎn)品的專門機構,作為國家文化的基礎傳播渠道,高校校園媒體責任重大,責無旁貸。
高校校園媒體有傳統(tǒng)形式,也有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而出現(xiàn)的新型媒體。傳統(tǒng)形式如高校校報、校園廣播電臺、教育電視(閉路)臺等,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與普及,校園新聞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媒體形式,同時,師生社團報刊、院(系)報刊、校友聯(lián)誼報刊、班級墻報、宣傳櫥窗、宣傳條幅等也可以說是高校校園媒體。長期以來,高校校園媒體憑借其靈敏的嗅覺、超強的傳播力及廣泛的影響特點在倡導社會思潮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校園媒體在構建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上也理應擔負著其他媒體所無法替代的重任。
高校校園媒體要成為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者。高校校園媒體要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nèi)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統(tǒng)領和支配的地位。在我國高校,校園媒體作為校園內(nèi)重要的大眾傳播渠道,在無形地表達著社會的主導文化,塑造和維護著公共價值。校園媒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容貫穿到日常的理論宣傳、典型宣傳、熱點引導、思潮引導等工作中,才能慢慢累積出有強勢效應的輿論引導力,才能真正鍛造出自身的影響力,也才能將肩負的引導輿論的傳播責任、身為公器的監(jiān)督責任、揚善懲惡的道德責任和抵制低俗的文化責任付諸實施,變?yōu)檎嬲纳鐣袆印?/p>
高校校園媒體要成為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倡導者。新世紀新時期是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從目前所處的社會階段看,社會思潮的多樣化是客觀存在的,這就要求高校校園媒體首先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fā)揮主流引導作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占領高校校園,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廣大學生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入腦、入心;要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引領社會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梳辨和整合多元社會意識,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和價值認同,從而保證高校的社會主義育人方向。
高校校園媒體要成為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組織者。各種校園媒體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diào)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校園生活的各個領域,貫穿于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形式和載體,如校報、校園廣播、教育電視臺、校園新聞網(wǎng)等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然后帶動學生深入實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做工作、學習、生活的指南針和參照系,不斷提升我國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
高校校園媒體要成為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者。高校校園媒體在建設和諧校園和先進的校園文化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人們的頭腦,加強和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與手段,營造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輿論環(huán)境,通過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重要保證。用先進人物、典型人物的事跡詮釋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zhì)要求,使抽象的價值體系變得具體生動,讓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道德規(guī)范變得可信、可親、可學。
總之,高校校園媒體不僅要加大正確理論的宣傳力度,而且要用正確的實踐說服人、引導人和教育人,在倡導、組織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同時,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身體力行,身先士卒,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表率和旗手。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譚泓:《公共傳媒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6)。
5.屈艷紅:《大眾傳播的現(xiàn)代發(fā)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
6.陳亞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
7.周中之、石書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探索》,上海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作者為衡水學院法學與思想政治學系副教授)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