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閱讀興趣能力
【文獻編碼】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0.12.042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提出,語言教育的總目標是發(fā)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喜愛兒童文學作品,發(fā)展幼兒傾聽、表達、早期閱讀和書寫能力,養(yǎng)成幼兒語言交往的良好的習慣。怎樣才能使幼兒有閱讀的興趣、自我閱讀的能力,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為幼兒提供閱讀的材料
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并擺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閱讀活動前,教師在活動區(qū)、圖書角里提供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并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激發(fā)幼兒閱讀的欲望和興趣?;顒咏Y束后,可開展角色游戲,讓幼兒挑選最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講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二、 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閱讀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良好的氛圍會給幼兒帶來閱讀激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我把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室里,我把每一件物品用文字來代替,達到實物與字一一對應的效果,加深幼兒對這個字的印象。除此之外,我還會積極地走進幼兒中間,利用晨間活動、放學等業(yè)余時間與幼兒共同閱讀來調動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正確的閱讀方法。同時,在圖書角提供內容豐富、畫面生動有趣、知識面廣的書籍,培養(yǎng)他們廣泛的閱讀興趣。有些幼兒還能像小老師一樣帶領其他幼兒進行閱讀。通過閱讀環(huán)境情境、互動關系、閱讀材料和閱讀形式,幼兒可以體會閱讀的行為和趣味,在構建中豐富早期閱讀的經驗。另外,還要求家長經常帶孩子到新華書店看看、讀讀,或者把孩子在幼兒園學過的內容抄下來,回家后與幼兒共同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在家閱讀的習慣。
三、 加強幼兒閱讀能力的訓練
在早期閱讀中,我們遵循學與思相結合的思維訓練規(guī)律,采用“聽中帶思,閱前必思,說前得思”的閱讀訓練策略,讓幼兒逐步學會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的能力和求異、求新的思維。
1. 引導幼兒在閱讀中善于觀察
觀察是智慧的窗口,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觀察的本身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然而,幼兒受到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限制,不能一看到畫面就準確自如地用言語來表達。幼兒的思維源于感知。因此,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我積極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圖書的畫面,讓幼兒把閱讀的感知、觀察與思維活動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使他們在感知、觀察中積極思維,在積極思維中充分感知、觀察。
2. 引導幼兒在問題中學會思考
幼兒由于受認知水平、思維水平的限制,往往對閱讀材料中的很多畫面不甚明了或曲解圖意。為此,在閱讀活動中,我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根據問題找到相對應的畫面,引導幼兒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看看、想想、說說,并在游戲中讓幼兒思維的獨特性、求異性、變通性得到了充分展現。閱讀活動不僅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得到了同步發(fā)展。
3. 引導幼兒在提問中樂于思考
幼兒在閱讀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能有效地開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潛能。 為此,我在閱讀活動中,鼓勵幼兒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多想、多思、多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例如,在小班《小熊睡不著》閱讀活動中,幼兒提出:“小熊為什么睡不著?小熊做了什么事?后來小熊有沒有睡著?”等一些源于故事又超出原本故事內容的問題,這些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培養(yǎng)、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
4. 建立互動的閱讀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是早期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構成因素,幼兒閱讀興趣的產生和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離不開與閱讀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要與幼兒建立“師生互動”的閱讀關系。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氛圍中,讀些書給幼兒聽,引導他們選書、看書、讀書,引導他們發(fā)問、討論、思考,引導他們進行繪畫、表演、歌唱、做游戲等閱讀延伸活動,并通過“生生互動”的形式,讓幼兒之間相互合作、交流。這些活動發(fā)展了幼兒的閱讀技能,使幼兒產生了閱讀的愉悅之感。
總之,早期閱讀是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記憶及語言等各方面能力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幼兒園的課堂、游戲、幼兒的一日生活與早期閱讀相結合,能使幼兒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擴大他們的眼界,以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責編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