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板書設計特點
【文獻編碼】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0.10.022
好的板書是一份優(yōu)秀的微型教案,它能幫助學生直觀地認清文章的脈絡,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整體感知和概括的能力。優(yōu)秀的板書應具備如下特點:
一、板書應體現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具有概括性、示范性
板書是教學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是課堂教學信息傳遞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意注意的一個焦點,一種依托。教師在設計板書時應體現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因為教學目標是板書設計的指南,教學內容是板書設計的根本。據此設計的板書,才能揭示教學重點和關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示范性。如課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是一篇習作例文,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懂得在觀察事物時既要抓住重點,又要抓住特點,使學生了解楊梅的外形、生長條件及其果實有哪些惹人喜愛之處。這一教學目標規(guī)定了板書設計的主題是:作者通過描寫楊梅樹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可愛來抒發(fā)熱愛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全文緊扣“愛”字。在弄清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可將板書設計成“表解式”,如下圖。
“表解式”板書設計把文本所包含的內容、結構、思想、特色等都表現出來了,這是那些稍縱即逝的呈現式多媒體展示所無法比擬的。
二、板書應突出文本的重點,具有科學性、藝術性
板書設計是教師根據教學要求,精心構思并有計劃地在黑板上書寫的精要醒目的文字或圖表。郭志明先生在《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的向往》一文中指出:板書是教材信息的高度濃縮,是一種微型教案,因此,教師的板書設計應體現文本的重點。教師在設計板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等因素,設計出“形式美、內容真”的板書,還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板書設計《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它是按照學生的認知過程,先讓學生讀懂文章,然后在分析理解時引導學生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脈。這樣有條理地呈現知識要點,突出了教學重點,再現了文章的謀篇布局,既訓練了學生觀察事物抓住重點、抓住特點的方法,又訓練了學生習作時先總后分的技能,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板書設計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說它是科學,板書設計必須做到準確、完整、重點突出,正確展現課文內容,表達教學意圖;說它是藝術,板書設計要求形式優(yōu)美,簡潔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板書應突出文本的結構,具有啟發(fā)性、簡潔性
板書設計要巧妙構思,使之具有啟發(fā)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接受知識,有85%以上來自眼睛,可見視覺在獲得信息中的作用。而板書是課堂教學視覺獲得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個視覺渠道作用,把它和口頭講述、課堂演示、動手操作結合起來,使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設計板書時,要考慮到展現知識的系統性、層次的邏輯性,這樣形象直觀、合乎邏輯的板書,才能起到啟迪思維的作用。一個短語、一條線段、一個箭頭都能明確其含義,這種以少勝多、畫龍點睛的板書設計,有利于長時間地留存在記憶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聯想。如課文《凡卡》,文章以“寫信—敘述學徒生活一發(fā)信”順序來寫,重點介紹了凡卡的學徒生活,同時文中插敘了兩件事:守夜和砍圣誕樹。文章回憶歡樂的鄉(xiāng)村生活與現實痛苦的學徒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有力地揭露沙皇制度下受盡摧殘的人民生活的悲慘。為了讓學生正確地把握文章的主脈,了解作者的巧妙構思,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通過板書,把一篇篇幅較長、內容錯綜復雜,描寫手法多樣的文章展現出來,具有整體感、直觀性,學生對文章的把握也就比較容易了。
王松泉先生說:“板書是反映課文的鏡子,展現作品的屏幕;是教師引人入勝的導游圖,學生學習中掌握真諦的顯微鏡;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進入知識寶庫的大門;是每堂課的眼睛,讀寫結合的橋梁……”追求卓越的語文教師理應精心設計好每篇課文的微型教案——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