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比,使讀者在認(rèn)知信息過程中作用產(chǎn)生一種心理效應(yīng),“即受傳者往往把與自己觀點相差較遠的觀點看作比實際情況相差更遠對比作用一與同化作用相反,它擴大了傳受雙方觀點的差路,增大了不一致性”a具體說來,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優(yōu)劣,增強信心。也有學(xué)者從對比方面來分析《柳毅傳》,但并沒分析人性與神性的差異。本文從勇、心、情、財四個方面比較,全面了解人性的光輝。
[關(guān)鍵詞]對比;人性;神性
《柳毅傳》收入《太平廣記》419卷,后被魯收錄進《唐宋傳奇集》,并與元稹的《鶯鶯傳》相提并論?!读銈鳌繁还J(rèn)為是中國古典小說走向成熟的標(biāo)志作品之一,而作者李朝威被譽之為傳奇小說的開山鼻祖?!读銈鳌穼笫赖挠绊懛浅4?,如蒲松齡“描寫人神狐鬼間的愛情故事,在思想內(nèi)容和題材手法上”,都受到了影響。到了現(xiàn)代,人們不將該傳奇改編后搬上了舞臺、銀幕,分別入選大學(xué)和中學(xué)教材。2004年7月,中國郵政還發(fā)行了一套以《民間傳說——柳毅傳書》為題的紀(jì)念郵票。
對于這樣一部極具影響的作品,對主旨的理解就有爭議。中學(xué)教參認(rèn)為,《柳毅傳》“揭露批判包辦婚姻的不合理”,“寄托著作者對于自由愛情的理想”。對此質(zhì)疑的人很多。于天池的《論(柳毅傳)》認(rèn)為“《柳毅傳》所表達的乃是儒家的倫理觀念信義與道家的長生不老理想的混合體,所體現(xiàn)的乃是唐代士大夫一般的人生價值觀念。而愛情的悲歡離合不過是作者表現(xiàn)它的美麗的結(jié)構(gòu)而已。”張寶石《在“義”的頌歌——<柳毅傳>主題探討》中指出:《柳毅傳》的主題“并不是揭露批判包辦婚姻的不合理,肯定歌頌自由戀愛、自主婚姻,而是以包辦婚姻帶來的婦女的不幸遭遇為背景,描寫歌頌美好的人、美好的道德情操,美好的人際關(guān)系?!蓖跞裨凇?lt;柳毅傳>:意氣書生為俠客》一文中主張:“用書生的形象來表現(xiàn)俠客的作風(fēng)?!睏盍x在《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認(rèn)為:“《柳毅傳》以其時代特有的胸襟和魄力,把《九歌》縹緲纏綿的愛情境界,改寫為波瀾壯闊的洋溢著道義和風(fēng)流的情感世界?!陂_闊清麗、剛?cè)嵯酀膶徝狼槿ぶg,融合著詩運久昌時代的作家對主體創(chuàng)造的自信。”
愛默生說:“人是喪失地位的神?!币拙W(wǎng)博客上有一首《難道神不如人》的詩:“我是人,你是神/卻不如我豐衣足食/難道這世道改變/神真的不如人?”就連游戲也在傳達這樣的信息,在《星際傳說》中,從裝備、攻擊力、防御等比較,得出“星際新說——神不如人”的結(jié)論。把人與神進行比較,在文學(xué)作品更為明顯。從志怪小說到志人小說,人在小說的地位逐漸突出,到唐傳奇,就更明顯了。其中《柳毅傳》以鮮明的對比手法,著重進行人神比較,體現(xiàn)人性的光輝,熠熠生輝,勝于神性。柳毅最后因為他身上偉大的人性光輝,使得他最后得道成仙。人最終又獲得神的地位。這是對人性光輝的最大肯定。
一、勇:大勇若怯與匹夫之勇
蘇軾在《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中說:“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弊钣赂业娜丝赐獗砗孟蠛苣懬?,卻是真正勇敢的人。柳毅身上的勇就是大勇。面對洞庭龍君小女的不幸,他是一個“義夫”,“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面對“洞庭深水”“惟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的困難,他一個文弱書生,并沒有退縮。此為大勇。
面對“勇過人”的錢塘君,他雖然“恐蹶仆地”,“良久稍安,乃獲自定”,要迅速告辭離去,“愿得生歸,以避復(fù)來”。但當(dāng)錢塘“因酒作色,踞謂毅日”,想將侄女逼迫許配于他。他竟“肅然而作,炊然而笑”,直接指責(zé)錢塘君“孱困”,竟然“不顧其道,以威加人”。反感錢塘君“以蠢然之軀,悍然之性,乘酒假氣,將迫于人”的做法,認(rèn)為錢塘君不夠正直。他直言不諱,甚至將錢塘君“以禽獸視之”。他說:“洎錢塘逼迫之際,唯理有不可直,乃激人之怒耳。夫始以義行為之志,寧有殺其婿而納其妻者邪?一不可也。善素以操真為志尚,寧有屈于己而伏于心者乎?二不可也?!彪m然“毅之質(zhì)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間”,但“敢以不服之心,勝王不道之氣”。此更為大勇。
柳毅在怯弱中體現(xiàn)了大勇,光芒四射,勝于錢塘君。錢塘君雖然外形威猛,“長千余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能“天拆地裂。宮殿擺簸,云煙沸涌……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能“夸九州、懷五岳,泄其憤怒”,能“斷金鎖,掣玉柱,赴其急難”,能“蓋犯之者不避其死,感之者不愛其生”,有“真丈夫之志”,一但他的“過人之勇”僅為匹夫之勇。曾一怒使“堯遭洪水九年”,再怒殺人六十萬。傷莊稼八百里。他的匹夫之勇,只會濫殺無辜,生靈涂炭。
《孟子,梁惠王下》日:“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逼シ蛑?,就是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氣。面對柳毅的指責(zé),錢塘君最終“致謝曰:‘寡人生長宮房,不聞?wù)摗O蛘咴~述疏狂,妄突高明。退自循顧,戾微不容責(zé)。幸君子不為此乖問可也?!弊罱K“毅與錢塘遂為知心友”,人性的光輝照亮了神的世界,喚醒了神性,錢塘君才幡然醒悟。這一切都?xì)w功于人性的“大勇”。
柳毅作為一個凡人,雖怯卻勇;而錢塘君作為一位神,雖勇卻不智。兩相比較,人性勝于神性,并且人性的光芒照亮了世的世界。
二、心:古貌古心與焦心熱中
韓愈《孟生》詩:“盂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惫琶补判氖切稳萃獗砗蛢?nèi)心具有古人的風(fēng)度。柳毅古道熱腸,熱心好義。有人不幸,他就“詰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當(dāng)他知道內(nèi)情之后,“誠有不平之志”,就“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甚至擔(dān)心“致負(fù)誠托”。面對困難險阻,他又急忙尋求解決辦法:“子有何術(shù)可導(dǎo)我邪?”在具體幫助解決問題時,他也比較有方法。見到武夫,先隱瞞此事,“不告其實”,正好符合洞庭君的要求,勿使“錢塘所知”。當(dāng)錢塘因酒作色,擅自作主,逼迫婚姻,能不卑不亢地回?fù)?,令錢塘致歉。至于最后還是娶了龍女,但也是情意所致了,并非施恩求報。
一個文弱書生,面對困難,他能憑正義之心,設(shè)法解決問題。既能把問題完美解決,又能做到不卑不亢,風(fēng)度非凡。相比較而言,雖然尊貴為神的龍女,面對不幸,卻只能“蛾臉不舒,巾袖無光”,只能“恨貫肌骨”,沒有解決辦法,只能“凝聽翔立,若有所伺”。此時她軟弱到連一封家書都不能送,只能依賴于一個凡人的援助。這是封建專制所致。在重重的封建禮教面前,神也只能束手就擒,舉步維艱,無力反抗。相比較而言,凡人倒是無所顧及,不擔(dān)心因此而得罪別的神靈。
《漢書,路溫舒?zhèn)魃稀吩唬骸巴撸训奂词蓝鵁o嗣,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呂邑尊親,援而立之。”《晏子,重而異者》曰:“布唇舌枯,焦心熱中。”龍女雖然焦心熱中,但也只能心懷不滿,暗中發(fā)泄。她沒有自主選擇婚姻的權(quán)利,只能依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嫁與涇水龍君次子,備受戕害,無力反抗。父母還想把她再嫁濯錦江龍君之子。面對父母的包辦代替,她是無能為力的。雖然她最終憑借真情打動父母,同意她自由戀愛,但她也只能化為凡人,以隱瞞的方式嫁給心上人。當(dāng)夫君看出端倪,她也能說自己身世微賤,“不足,以確厚永心”,懇求夫君看在愛子分上,能“以托相生”,白頭偕老。在封建專制下,神性都并束縛了,與人性相比,就默然失色了。
同樣,尊貴為洞庭君的龍王,面對女兒的不幸,自己犯下的錯,他只能以袖俺面而泣,懺悔是“老父之罪,不能鑒聽,坐貽聾瞽,使閨窗孺弱,遠罹構(gòu)害”。左右的人只能“皆流涕”,宮中只能“皆慟哭”,卻不敢讓錢塘所知,怕他鬧事。似乎只能任憑一切,無能為力。只有心懷不滿,暗中發(fā)泄。在封建專制下,神也是懦弱無能。相對于人而言,雖然“唯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但并沒有以此為借口推脫,也不畏懼因送書信而得罪涇川君。人性勝于神性。
三、情:自由戀愛與父母包辦
“傳奇名篇《柳毅傳》,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包辦婚姻的不合理,肯定和歌頌了青年男女的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要求?!毕鄬Χ?,人還比較主張自由戀愛,而神卻主張父母包辦。龍女由“父母配嫁涇川次子,而夫婿樂逸,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卻無人理解,只能“欺欷流涕,悲不自勝”。對于此悲劇,洞庭君也“以袖掩面而泣”,懺悔是“老父之罪,不能鑒聽,坐貽聾瞽,使閨窗孺弱,遠罹構(gòu)害”。才將女兒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叔父錢塘君又要越俎代庖,擅自作主,硬要將侄女許配給恩人,以表謝意。這也是婚姻的包辦代替。在柳毅的堅決反對下,雖然沒有一錯再錯,但“父母欲配嫁于濯錦小兒某”,還想將悲劇重演。神,可謂愚也。犯一次錯就不可原諒,還想一犯再犯。
面對錢塘君的逼迫,柳毅作了堅決、強硬的反對。他竭力反對因恩施愛,他幫助龍女,純是正義所為,當(dāng)初隨口說的“他日歸洞庭,慎無相避”,純粹是“偶然耳,豈有意哉”。他主張戀愛婚姻不是交換,而是以情為基礎(chǔ)的自由戀愛。龍女最終化為凡女以欺騙的手段嫁給柳毅,都是出于“銜君之恩,誓心求報”。龍女的戀愛是自己選擇的,但還局限于報恩,尚未達到真正的自由戀愛,還有濃濃的封建思想。柳毅面對龍女的良苦用心,也只好讓步,安慰她“永奉歡好,心無纖慮”,這是人性的善良所致。
當(dāng)然,大家普遍認(rèn)為柳毅對龍女是有意的。除了那句“他日歸洞庭,慎無相避”隨口之言外,文章還著重渲染了龍女的出場:“祥風(fēng)慶云,融融怡怡,幢節(jié)玲瓏,簫韶以隨。紅妝千萬,笑語熙熙……紅煙蔽其左,紫氣舒其右,香氣環(huán)旋?!币源吮憩F(xiàn)龍女的美。還對她進行了外貌刻畫:“自然蛾眉,明珰滿身,綃毅參差?!备怀鏊拿?。從“居月馀,毅因晚入戶,視其妻,深覺類于龍女”可以看出,柳毅對龍女念念不忘,常掛念于心。雖然龍女“逸艷豐厚,則又過之”,化為凡人,但還是認(rèn)出了。
有情有意的結(jié)合,也可以是一種自由戀愛了。
可以說神最終也沒有走出封建婚姻的束縛。雖然人在封建婚姻也不是成功的,但至少比神要冷靜得多,理智得多。
在情感方面,柳毅有同情心,甚至于對龍女產(chǎn)生情愫,婚后“永奉歡好”讓龍女“心無纖慮”,從此過上幸福生活。而神靈涇川次子被父母溺愛,不務(wù)正事,敗家子一個,“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虐待、厭棄妻子,最終致使全家遭受滅門之災(zāi),還牽連別人。人與神孰優(yōu)孰劣,一目了然。
四、財:德本財末與有財有勢
語本《禮記·大學(xué)》曰:“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笨追f達疏:“德能致財,財由德有,故德為本財為末也?!绷忝鎸﹀X財,可謂德本財末,臨財不茍。面對錢財不隨便求取,廉潔自好。
柳毅來到龍宮,他看到“人間珍寶,畢盡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飾琥珀于虹棟?!泵鎸?shù)不盡的奇珍異寶,他也不為所動,沒有任何貪財之心。可見他救人并非為了獲得錢財,體現(xiàn)了他德本財末的高大形象。
辭別時,龍宮“贈遺珍寶,怪不可述”,多達“從者十馀人,擔(dān)囊以隨”,只需把其中不到百分之一的珍寶變賣,便可成為淮西的首富。有學(xué)者認(rèn)為柳毅“面對堆積如山的昂貴禮品,柳毅拒收的態(tài)度并沒有像拒婚那樣堅決,而只是在盡了禮儀上應(yīng)盡的推辭之后便全盤接收了”。形象并不是那么高大。但筆者認(rèn)為至始至終,他并沒有表現(xiàn)貪婪好財。“《柳毅傳》就宣揚柳毅做好事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應(yīng)該是對“德”的一種肯定形式,雖然世俗,但便于世人理解。
“柳毅雖不是一位高大完美的英雄,但他依然是一位君子,一位真實可信、值得尊敬與贊美的君子。”這才是最真實的人,而不是沒有瑕疵的神。如果把柳毅寫成像神那樣高大無比,反倒不高大了,變得虛假了。
龍宮,因為有錢,裝飾極盡奢華,“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飾琥珀于虹棟”,可謂浪費;因為有勢,錢塘君就顯得專橫傲慢,硬逼迫柳毅娶其侄女。他一怒使得堯遭受九年洪災(zāi),只因洞庭君“有薄德于古今,遂寬其同氣之罪”,因侄女受到欺凌,錢塘君濫殺無辜,殺“六十萬”,結(jié)果“賴上帝顯圣,諒其至冤”,就不聞不問,天理何在。這一切的罪過,緣于有錢有勢。
相對于柳毅來說,他當(dāng)初可能身無分文,但面對神靈,依然不卑不亢;后來,他雖然富甲一方,“財已盈兆。故淮右富族,咸以為莫如”,但并沒有炫耀,飛揚跋扈,橫行霸道,而是很內(nèi)斂,只是娶妻生子罷了。
在錢財面前,人性更理智,勝于神性。錢財讓人獲得了幸福,反而讓神靈的光輝黯淡。
通過對比,使讀者在認(rèn)知信息過程中作用產(chǎn)生一種心理效應(yīng),“即受傳者往往把與自己觀點相差較遠的觀點看作比實際情況相差更遠對比作用一與同化作用相反,它擴大了傳受雙方觀點的差路,增大了不一致性”。具體說來,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優(yōu)劣,增強信心。也有學(xué)者從對比方面來分析《柳毅傳》,但并沒分析人性與神性的差異。本文從勇、心、情、財四個方面比較,全面了解人性的光輝。
參考文獻:
[1]游國恩,中國文學(xué)史(二)[M],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240
[2]于天池,論<柳毅傳>[J],北京師大學(xué)報,1989,(5)
[3]張寶石,“義”的頌歌——<柳毅傳>主題探討[J],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2003,(6)
[4]王全民,<柳毅傳>:意氣書生為俠客[J],語文教學(xué)與研究,2006,(02)
[5]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M],人民出版社,1998,170
[6]朱俊松,傳奇以弘道——《柳毅傳》主題新探[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xué)報,2009,(6)
[7]夏紅蓮,柳毅傳書完全出于同情與義憤嗎——柳毅形象的再賞析[J],語文教學(xué)通訊,2008,(5)
[8]鄭瑛栗,勇者之形象俠者之風(fēng)范——析《柳毅傳》中錢塘君形象[J],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參考,
[9]金衛(wèi)談,《柳毅傳》中的幾組對比[J],語文學(xué)習(xí),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