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標準頒布以來,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在新課程標準關(guān)照下,教師積極實行課堂教學改革,常常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詩情畫意。面對新課程,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應對,只有用新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學,才能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誤區(qū),實現(xiàn)語文教師與新課程一同成長。如何才能實現(xiàn)語文教師與新課程一同成長?我們認為語文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素養(yǎng):
一、多讀書
讀書能夠改變?nèi)说臍赓|(zhì),提升人的品位。特別是我們做語文教師的,如果你連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學生必讀作品都沒有讀過。你怎么指導學生讀書。讀書不僅是提高自我的需要,實在是教師的職業(yè)需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好的教師是學生可信任的人,是擁有專業(yè)力量的值得尊重的成人。這種教師的權(quán)威不是‘外部強加’,而是‘內(nèi)在養(yǎng)成’的;不是靠制度的力量確立的,而是通過教師的教學風格樹立起來的。”這種“內(nèi)在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就是讀書,當然要讀的書很多,我們可以有選擇地讀,我們認為語文教師必須讀兩種類型的書:
(1)要讀專業(yè)書籍。提高學科教學能力。前輩教育家葉圣陶、張志公、呂淑相語文教學理論,我們要了解;魏書生、于漪、錢夢龍的現(xiàn)代教學思想我們也要熟悉;新生代教育家韓軍、李鎮(zhèn)西等人的教學風格我們更要學習。這樣博采眾長,能夠豐富我們的教學理論,增強我們做一個學者型教師的底氣。葉圣陶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錢夢龍的“三為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教學主張,直到韓軍等人新語文教學思想,無疑是語文教學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好好借鑒。從中汲取適合我們的教學藝術(shù),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
(2)閱讀相關(guān)的文學作品。陶冶情操。說實在,現(xiàn)在的學生知識比我們老師豐富,英特網(wǎng)上的信息,學生掌握的比我們快。如果我們不讀書,就很難在知識擁有量上超過學生。也很難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學的本質(zhì)實際就是一種溝通。我們教師的閱讀大多是在中學和大學時代完成的,工作以后,很難有充分的時間閱讀大量的書,但要做一個有內(nèi)涵的教師,必須大量閱讀,吸納別人的長處。只有通過讀書,才能讓我們與眾不同,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語文教師。
二、多積累
(1)積累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一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大學里的教學法沒有把他們帶進語文教學的自由天地:倒是教學實踐使他們迅速成長。但是我們沒有否定大學的教育理念。一般教師都要經(jīng)歷這樣二種教學境界:第一種境界:努力鉆研教參、教材。恨不能把教參上的東西,一股腦兒教授給學生,實際卻掛一漏萬。抓不住重點,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備課,改作業(yè)上,而用來進行業(yè)務進修的時間就太少了。第二種境界: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走進課文,盡量把跟作品相關(guān)的東西介紹給學生,不囿于課本。譬如,教學《魯迅自傳》時,可以把《吶喊·自序》和《藤野先生》兩篇文章拿來比較閱讀,讓學生了解魯迅棄醫(yī)從文的真正原因,從而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
(2)積累典型的課案。譬如本校和外校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課,凝聚了他們多年的經(jīng)驗積累,也閃耀著他們智慧的光芒,對我們啟發(fā)很大。積累典型的教案,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入門?!吨袑W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等雜志上介紹的教學個案,很有實用性。語文教師不能不讀。說實話沒有哪一個語文教師不是在借鑒別人的教學經(jīng)驗基礎(chǔ)上逐步學會教書的。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的課案設計,閃爍著教者的睿智,著名特級教師陳鐘梁的教學經(jīng)驗,給人啟迪。從他們的教學體會和經(jīng)驗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大的啟發(fā)。幫助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藝術(shù)。其實我們身邊的一些老師的課堂教學每每有閃光的地方,也是我們應該借鑒吸收的。積累得多了,就會變成我們教學的可利用資源。
三、多思考
語文教師不能沒有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僅僅是照搬別人的東西,而沒有自己的思想,那么我們也很難成為有個性的語文教師。
(1)思考教材。挖掘教材的意蘊,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深入領(lǐng)會文本的豐富內(nèi)容。例如在教學《石榴》一文時,我們要教學生思考:作者寫作的背景是什么?為什么把石榴稱為“夏天的心臟”?我們應該學習石榴的什么精神?這樣逐層深入,多元解讀,可以使學生的智慧得到開發(fā)。
(2)思考學生。語文教學實質(zhì)就是一種溝通,一種合作。作為教學的主體對象的學生需要了解什么,有那些求知的欲望,教師必須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教室,帶著求知的欲望走進文本,充分尊重學生的思考。馬卡連科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只有兩條,最多的去要求學生,最多地去尊重學生。
(3)思考教法。別人的東西再好,那是適合彼時彼地的情境,而此時此地的情況不同,學生基礎(chǔ)不一樣,適合別人的東西未必適合自己。所以語文教師必須得有自己的教學主張,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F(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帶來了先進的教學技巧,但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多媒體課件制作,最重要的還是教學語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