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令海外輿論嘩然
自1983年起,美國、英國、聯(lián)邦德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一家家中國古董店掛旗開張,一戶戶拍賣行門庭若市。中國文物,成了國外古董店里的上乘品,成了拍賣行里的搶手貨,更成了豪門富客收藏和倒賣獵物的重點目標。
對此,世界各國輿論嘩然。善意的、惡意的、指責的、惋惜的,形形色色,各持一辭。
美國華人聯(lián)誼會9人撰寫文章,在一家雜志上呼吁:“一切有著炎黃皮膚、炎黃語言的國人,應該負起保護國家?guī)浊隁v史文化之責任,像保護我們的老人那樣,保護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鎳恳患幕淦返牧魇В际刮覀兏械酵葱?。在這里的拍賣行里,每當見到中國優(yōu)秀文化珍品被拍賣,我們的內心像是被戳上一刀?!比毡玖魧W生會組織在日本《讀賣新聞》上議論道:“那些拿著中華祖先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換金錢的中國人,還能算得是中國人嗎?我們怎么能將祖先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當商品呢?在中國歷史文化這座充滿藝術的寶庫里,每一件都代表著每個時期的政治、文化和藝術。愛我們的文化,就如同愛我們的民族,毀我們的文化,就如同毀我們的民族。”久居新加坡的一位83歲華裔老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感慨寫道,“久居異鄉(xiāng),年事逐高,心事越重。近幾年來,聞之大陸珍寶源源流失,漂泊海外,很痛心。離開大陸已四十年有三,從未像這些年為此事心慮重重,寢食不安。大陸文化,乃中華之驕傲,人類文明之精華。如此不珍惜我民族之文化,怎能上對得起祖先,下對得起子孫?!敝袊奈锏牧魇?,使得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古董商、收藏家大為振奮。他們?yōu)閷ひ捴袊幕淦穫M腦筋,費盡路數(shù)。一旦有中國文物出現(xiàn),則不擇手段,不惜重金收下。西歐及北美的一些國家博物館,為豐富自己的館藏物品,也撒開大網(wǎng),積足資金。美國一家報刊公開宣稱:“中國第一流的古貨大量涌入,促使美國和歐洲買主采取了行動。美國博物館在購買時并不要求說明來歷。許多古物可能是盜竊品和走私品?!蔽鞯隆稌r代》周報報道:“現(xiàn)在西方國家的中國文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甚至連新石器時代的東西(大部分是公元前五世紀時的陶土制的日用品)也大量涌進。這無疑給古董家和收藏家一次次大顯身手機會?!泵绹~約一家報紙報道了中國國內和港澳文物販子猖狂走私的情況:“走私文物大部分來自陜西、甘肅、青海、湖南、湖北等地。經(jīng)廣東省走私出境的文物有七成是從古墓中盜的?!边@家報紙又說,“這是一種國際性的文物走私。去年廣東省破獲的重案,均由港澳走私分子在外遙控,內地則有點、有線、有網(wǎng),行動非常詭秘而迅速?!毙录悠乱患沂詹仉s志的文章介紹說:“任何一個時期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中國文物之全,呈現(xiàn)在收藏家眼前的品種之多。只要收藏室內需要陳列哪朝哪代的中國珍品,到拍賣行或古董店里都能買到?,F(xiàn)在,無疑是收藏中國文物的好時機。”馬來西亞一家報紙在報上刊登消息說,“馬氏集團又從大陸購進一批中國文物。據(jù)集團公關人員介紹,這批中國文化中,青銅器(西周時期)有兩件,陶器(新石器時代)有4件,還有許多出土文物。馬氏家族為此舉動感到中國之行的巨大成功。”
七月倫敦的拍賣行
每年7月,英國倫敦的拍賣行照例舉行中國文物品夏季大拍賣。大拍賣以前,印刷考究的目錄書先寄往世界各地。于是收藏家和古董商們不辭長途辛苦,紛紛趕至倫敦,各憑智力和財力一顯身手。
自7月9日始,倫敦的三家拍賣所,菲利普、克里斯蒂、蘇富比陸續(xù)敲響了拍賣錘。
7月9日菲利普第一家先拍賣。那天拍賣所好一副熱鬧景象,場地爆滿,秩序井然。共計299項物件的拍賣自上午11時開始。大明嘉靖年間的五彩角缸排列第244號,屬于大軸子戲,而參加拍賣的人誰也不遲到,瞬時便座無虛席,站票觀眾更多,經(jīng)歷近3個小時的拍賣使來者均無倦意,可見中國文物使洋人多提精神。
這次拍賣中,嘉靖彩缸占了上風。論形狀美,以方瓶為最,方罐次之。244號魚缸雖屬難得,卻算不上絕品。但買主兒們不遠萬里而來,對此品非爭到手不可。于是,最初由兩位香港商家短兵相接,為爭得距今三四百年的魚缸互比高低,分出雌雄。大凡出席國際間拍賣,都有些聲望或地位,與其說是比眼光,倒不如說是比財力。拍賣官從15萬英鎊叫起,雙方互比高低。拍賣官叫到18萬英鎊時,香港兩位商家才先后剎車。這時,兩位日本商家手舉過了頭,一位年高的東京客,一位來自大板的少壯派。同行是冤家,針鋒相對,各不相讓,最終嘉靖五彩魚缸以22萬英鎊被東京老客松崗清次郎氏捧走。
7月14日,克里斯蒂拍賣所敲響了拍賣錘。共計334件物品,要目如宋代龍泉琮形方瓶、唐彩三足大盤等。最吸引人的是一件體高12.5公分的康熙桃紅太白尊。底價是4000—7000英鎊。
桃紅太白尊被安排在214號拍賣號。下午2時,太白尊開始“出場”。
“誰先出價”拍賣官問。
“五千”一片肅靜中有人忽然一聲。
“一萬。”
“一萬五。”
“兩萬。”
隨后是拍賣場地的一片競爭聲,大概是太白尊贗品多、真品少的緣故。這時,一英僑商家與一香港商家作激烈的乒乓賽。
“兩萬一?!?/p>
“兩萬二?!?/p>
“兩萬三?!?/p>
香港商家退卻不再還擊,這時拍賣官才有機會插言環(huán)顧四周:
“兩萬三”,希望另有勇士參戰(zhàn)。而全場人正如五里霧中迷迷茫茫。沒弄清怎么回事,拍賣官一記響錘,桃紅太白尊歸于英僑李艾琛教授名下。
次日,英文報紙大辟專欄論及康熙太白尊售價之高,刺激了中國文物市場。此時,也正是蘇富比大拍賣訂在準10時開始。
蘇富比場地大,人眾多。這次拍賣的214件重要物品,除極少數(shù)日本、東歐物件外,絕大多數(shù)來自中國。
蘇富比這次拍賣中值得人們注意的是一只高17厘米的大明成化青花罐。
原物胎薄釉潤,望之若玉,及之若緞。據(jù)說萬歷年間成化瓷器已價值十萬金了。此次拍賣,拍賣錘下的各路財神將此件也估價在10萬英鎊左右。
拍賣官從5萬鎊開拍,場內立刻有數(shù)位人士仰首張望。日本、香港、新加坡,均是拍賣場里的高手。
“十萬?!?/p>
“十五萬?!?/p>
“二十萬?!?/p>
“二十一萬。”
“二十二萬?!?/p>
都知道成化年間的青花瓷器好,不僅造型奇異,著色簡樸,就連圖案、著色,都給人一種“皇家貴族”氣十足的感覺。這次拍賣,眾多的商家、收藏家在一位東方女性面前“栽面”了。開始幾個巨商還不在乎,在價錢上再比高。當拍賣官叫到24萬鎊時,有兩家自動退出。留下新加坡商人和那位東方女性接著競賽。
“二十三萬?!?/p>
“二十四萬?!?/p>
“二十五萬。”
“二十六萬。”
場上無人知曉這位女性從哪條道上來又回哪條道上去。叫到26萬鎊時,新加坡商人目瞪口呆了。再往下,很可能是陷阱了,他來了個急剎車,一個手勢,不爭了。拍賣官掄起小錘,一錘定音,成化青花罐以26萬英鎊成交。事后參加拍賣的人猜測,那女性一定是船王或米王的代理吧。
大英國倫敦,中國古玩商場充斥各地,拍賣所生意興隆。很多大陸難以見到的文物,是如何遠渡重洋,到了倫敦,到拍賣官小錘之下的呢?
五月的香港鬼市
香港走私和販賣中國文物風十分盛行。集團與集團之間交易,行業(yè)與行業(yè)之間交易,連商家與商家之間也交易,明的、暗的、公開的、不公開的,構成了香港錯綜復雜的文物交易市場。
但真正拿到拍賣所交易的,在此每年只有兩次,一次在五月,一次在十一月。連香港最普通的居民也知道:文物這行有致富的可能,但是并沒有捷徑。機運一說卻是有的,雖然不象賭馬全盤投機冒險,但其中也多少略帶一兩分機運。
香港五月間的拍賣,一向以明清器物為主。而這次拍賣,唐代文物的比例明顯增多。文物市場同其它市場一樣,興什么,就購什么,興唐三彩,大小走私集團、文物販子就把目光放在了唐代三彩身上。這自然和國內外流行的“唐三彩”風有關。但香港不同于一向以高古器為重點的歐美拍賣,唐代器物的數(shù)量仍有限。美國一家拍賣所在拍賣唐代三彩俑時,一次竟拿出十幾件。如果不是著名拍賣行的話,眾人說不定還指責那些都是贗器呢。為適應當?shù)氐男枨?,唐三彩的精品都集中在紐約和倫敦。像不久前在倫敦拍賣的三彩鴨酒具,造型生動,色彩鮮艷,帶著刻花,極其稀有名貴。
香港的這次拍賣,包括字畫、珠寶、陶瓷,論質量,重點仍然放在陶瓷上。從業(yè)商家好聚在一起,紛紛估計今年的行情,百業(yè)尚未復生,古董市場仍有潛力。商場如戰(zhàn)場,貌合神離,不足為奇。
5月11日拍賣在盛況下結束。出乎人們預料的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漢代綠釉瓷器突然價格下滑。供過于求的流綠釉因為出土多、帶出大陸的多,在文物市場上已處于飽和狀態(tài)。不過漢代的貓頭鷹,卻獨樹一幟,成了拍賣行的熱手貨。連拍賣官對此物件的底數(shù)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行里的叫賣聲卻此起彼伏。從兩萬港幣叫起,幾家商人相互競爭,卻以七萬二千港幣成交。中國人忌諱貓頭鷹,正如外國人忌諱蝙蝠一樣。該鷹自然由洋人所得。此舉象是注射了強心針,使已被貶值的漢綠釉,又頓見起色,價格大升。
一件唐代三彩雙耳罐,在這次拍賣中以12萬5千港幣拍出,高出估價近乎一倍,由日本客接手。大和民族喜愛唐三彩和磁州窯,兩者都是藝術的最佳品。
估計15萬至20萬港幣的鈞窯杯,天藍釉色帶紫紅斑,鋒芒四射,風頭十足,竟拍賣到36萬。細致光潤固然是它的優(yōu)點,但是有人將價格抬到了如此地步,這對文物販子無疑又是一大刺激。
明清兩代官窯瓷器,已成為近兩年香港拍賣行的“重頭戲”。造型別致、圖案新穎、帶字款的,均為上等貨。能拍賣出高價來。如果趕上一兩件“大內”的,宮內顯赫人物賜給的瓷器,則能轟動全港。即使是港內巨商買下,遲早也會落入世界巨商收藏家手中??滴跤频摹扒嗷ūP龍過墻”手杯,巴掌大小,胎薄釉潤、圖案奇異,竟以百萬港幣拍出。在香港沒停留幾夜,便被世界船王用豪華游輪換走。手杯換游輪,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財產(chǎn)物小價高,以一當十。
今年香港5月拍賣剛剛降下帷幕。各國收藏家、古董商余興未盡。每年,拍賣行都要爆出一些冷門,對每一次冷門,他們都有一次收獲。盡管對他們是微不足道的破費。
而每次爆冷門的背后,卻蘊藏著從大陸內地到邊境,從邊境又到香港的多環(huán)節(jié)、多少驚險的走私。
珍貴的國寶,大陸人存不起嗎?它們?yōu)槭裁闯闪搜笕斯裰衅罚?/p>
中國古銅敦在美國拍賣始末
1988年6月4日,湖北省秭歸縣屈原紀念館被盜。犯罪分子撬窗入室,盜走戰(zhàn)國時期古銅敦、編鐘等9件國家珍貴文物。
偵查員還在搜索現(xiàn)場犯罪痕跡的同時,現(xiàn)代化的通訊設備就把古銅敦的文字及照片傳到南疆北國各港口、機場、海關、邊防,嚴防被盜文物瞞天過海,偷運出關。
經(jīng)過公安機關幾個月的周密偵查,古銅敦毫無音訊。那么古銅敦究竟在哪里呢?
1988年11月26日,公安部緊急發(fā)電致湖北省公安廳。全文如下:“本部獲悉:秭歸屈原紀念館被盜古銅敦將于本月29日在美國紐約索斯比拍賣行公開拍賣,公安部已申請國際刑警組織中國中心局通過美方干預銅敦拍賣,望你廳迅速偵破此案,并將主犯口供材料報送本部。”
不足半年時間,還在公安人員為此案一籌莫展時,戰(zhàn)國時期古銅敦已漂過太平洋,擺在了紐約索斯比拍賣行的陳列大廳里。在這座富麗堂皇的陳列大廳,幾百件中國青銅器、瓷器,僅29日拍賣的就有近226件。誰知道都是從哪些渠道過來的?靠偷盜的中國文物僅古銅敦一件嗎?
戰(zhàn)國時期古銅敦要在紐約公開拍賣。中國輿論界嘩然,中國國內嘩然,海外炎黃子孫嘩然!
如此珍貴的中國文物,是如何銷往境外呢?厚厚的12本犯罪卷宗,我努力翻看,迷離的線索、多邊型的關系。但我很快看清楚了:
6月4日,犯罪分子栗金飛等二人盜得戰(zhàn)國時期古銅敦后,即與廣州的文物販子勾結,通過文物販子將古銅敦以38000元賣給香港販子阿金。阿金輕車熟路地將古銅敦帶到香港,經(jīng)香港空中文物走私集團運往美國紐約,通過著名的索斯比拍賣行拍賣,開價是200萬美元。
下一步,是如何阻止美國索斯比拍賣行對中國古銅敦的拍賣。近年來,中國被竊文物流落海外后,發(fā)現(xiàn)在索斯比或其它類似機構被公開拍賣的這還是首次。中國公安部和中國文物局仔細磋商后,決定函請國際刑警組織給予相助。同時,公安部刑偵局向美國駐華使館和美國警方通知了這一事件,請美國警方迅速干預古銅敦拍賣。
就在湖北省公安廳接到公安部緊急電文的同時,11月26日,在太平洋西岸的人們正在渡周末之時,國際刑警組織美國中心局接到了中國國家中心局的正式電傳。隨后,國家文物局與我駐美使館取得聯(lián)系,通報了這件文物案的全部情況,并請使館根據(jù)美國目前所頒行的有關法律和國際慣例,協(xié)助研究并提供解決辦法。
11月28日,中國公安部主要領導人約見了美國駐華使館的一位外交官,請求美國予以適當干預,協(xié)助暫時中止這件文物的拍賣,還表示,中國方面愿意在拍賣中止之后,通過適當途徑使這一珍貴文物盡快回歸祖國。
11月29日,也就是古銅敦被拍賣的那一天,中國公安部刑偵局接到美國駐華使館的通知:索斯比拍賣行已決定停止拍賣中國失竊的這件戰(zhàn)國埋藏的古銅敦,并暫不退還給失主。
至此,中國文物部門和公安機關所做的第一步努力——阻止古銅敦拍賣、再度流失已經(jīng)完成。
為讓古銅敦盡快返回祖國,國內開展了緊張的屈原紀念館被盜的偵破工作。12月8日,此案終于查獲,盜竊犯栗金飛、李建新落網(wǎng)。電波把這一消息迅速傳到公安部、國際刑警組織,為追回古銅敦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2月9日,斯比拍賣行向我駐紐約總領事館表示:在中國方面提出能夠證明該銅敦所有權屬于中國的材料后,將與其委托人一起以捐獻的形式把古銅敦歸還中國。拍賣行稱:“委托人據(jù)稱是一位香港商人。他不愿意讓這件被盜來的贓物影響到他的聲譽?!?/p>
中國文物局迅速將全部有關古銅敦的材料寄給美國。
湖北省公安機關也將戰(zhàn)國時期古銅敦的偵破材料、案犯口供等送公安部轉送國際刑警組織中國中心局。中國中心局又將上述材料轉送國際刑警組織巴黎總部送達美國中心局。美國警方據(jù)此與紐約索斯比拍賣行交涉。索斯比公司承諾將銅敦送還中國。
1989年5月29日,在美國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歷經(jīng)劫難的古銅敦安全地從大洋彼岸運回北京。
人們望著古銅敦,思索著、議論著:索斯比拍賣行有此類文物拍賣,那倫敦的克里斯蒂、香港的蘇富比等世界拍賣行,那些中國文物又是怎樣越過國境線,穩(wěn)坐在拍賣官的錘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