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琳
(太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山西太原 030024)
左右腦偏好與場獨立、場依存的相關性實證研究*
李軼琳
(太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山西太原 030024)
以實證的方式證明了左右腦偏好的學習風格與場獨立、場依存的認知風格密切相關。在對太原理工大學61名大一學生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的同時,利用統(tǒng)計學的相關性分析驗證了左腦偏好與場獨立成正相關,右腦偏好與場依存呈正相關。研究結(jié)果不僅對教師了解學生學習個性特點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并且為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個性特點采取相應的學習策略提供了理論根據(jù)。
左右腦偏好;場獨立;場依存;相關性
早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有關二語學習以及教學方面的研究已從對教學方法的研究轉(zhuǎn)向?qū)W習者個體特點以及他們對二語習得過程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的研究了[1]。對于教師來說,了解學生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風格、認知風格顯得越發(fā)重要。這是了解學生學習時表現(xiàn)出的個體特點的最主要、最可靠的途徑。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學生作為學習語言的主體也有必要了解自己主要的學習風格、認知風格,從而采取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人們發(fā)現(xiàn)左右腦在信息加工方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2],而每一個個體都存在著腦半球優(yōu)勢,即左右腦偏好,它是相對穩(wěn)定的生理機制。偏向左腦思考的人善于邏輯推理,語言分析,以及計算等;而偏向右腦思考的人善于形象思維,空間想象力比較強。因此判定左右腦偏好,對于了解個體學習特點至關重要。然而,每個人都是一個復雜的個體,我們需要盡可能利用多種因素判定其個體特點,這樣更具可信度。場獨立、場依存屬于認知風格,它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在外語學習方面是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的一類認知風格[3]。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驗證場獨立、場依存是否與左右腦偏好相關,是否能作為衡量個性學習特點的主要因素。本文將應用定量分析方法,采取了Brown的左右腦測試調(diào)查問卷[4]和場獨立/場依存調(diào)查問卷對太原理工大學2009級土地專業(yè)01、02班的61名學生進行調(diào)查,得出了肯定的結(jié)論,即左腦偏好的學習風格與場獨立這種認知風格緊密相關,右腦偏好的學習風格與場依存這種認知風格緊密相關。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左右腦偏好和場獨立、場依存這兩個相對穩(wěn)定并且緊密相關的因素共同判定學生的有個性的學習特點、學習方式。這樣一來,老師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之下,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訓,從而促進其在外語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左右腦偏好即人腦在進行言語及相關高級心理活動時存在機能明顯偏于一側(cè)的現(xiàn)象。左腦半球是言語活動的優(yōu)勢半球,而右腦半球則是各種非言語機能活動(圖像的感知和記憶、空間知覺和操作、音樂的感知和記憶及情緒活動等)的優(yōu)勢半球。同時,大腦兩半球?qū)ν獠啃畔⒌募庸ひ泊嬖谧笥夷X偏好現(xiàn)象,即左腦傾向于采用分析與順序的加工方式,而右腦則傾向于采用整體與綜合的加工方式[5]。長久以來,人們對于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分工和功能有一定的誤解:左腦被認為是主管邏輯和思維的腦,擅長理性分析;右腦是主管情感的腦,以情感見長。理性勝于情感,因而左腦比右腦先天具有優(yōu)勢。人們偏重于知識和思維的教學,重點開發(fā)左腦功能而忽視開發(fā)右腦的潛能。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大多是圍繞著開發(fā)訓練左腦而進行的,對右腦進行的開發(fā)相對不足。知識學習和邏輯訓練使左腦得到訓練而右腦功能卻備受壓抑。大腦兩半球的發(fā)展不平衡,影響到大腦潛能的整體發(fā)揮。因此心理語言學家非常關注左右腦半球分工和優(yōu)勢的問題對語言學能的影響。對于大腦兩半球機能左右腦偏好(或稱為不對稱現(xiàn)象)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紀中葉,在七、八十年代研究進入高潮。左右腦半球功能的發(fā)展對于正確地理解大腦功能與外語教學和學習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
場獨立/場依存是一種認知風格,是由 Witkin等人提出的,指當人們在感知信息、處理信息或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時對內(nèi)/外部參照物的依賴程度,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對內(nèi)/外部參照物的依賴程度、認知重構(gòu)能力、人際關系。場獨立型的人認知事物時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分析推理能力較強,能夠快速準確地從復雜的背景中分辨出具體信息[6]。對場獨立/場依存的測量現(xiàn)在已有許多相對成熟可靠的量表[7]。
Brown認為,課堂中老師的分析和講解讓場獨立型學生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因此場獨立型的人更適合傳統(tǒng)講解式的課堂教學。與此相反,場依存型的人傾向于從整體上去把握事物,對外在參照物依賴程度較強,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外語學習中,場依存型的人更愿意跟人合作,與他人交流,也更容易接受他人意見。他們更適合通過交際實踐去習得語言,在語言的交際方面表現(xiàn)出色。
本文從論證二者相關性入手,通過問卷調(diào)查及分析討論證明兩者都是構(gòu)成學生個體學習特點的重要因素。
2.1 受試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按照學號隨機選定太原理工大學2009級61名大一新生作為受試(分別來自土地、信息、電信三個專業(yè))。受試年齡跨度為十八歲到二十一歲。入大學之前他們在中學系統(tǒng)地學習英語6年;在本科學習階段,他們每周有6個學時的英語課(4個學時精讀,2個學時聽力),所用課本為鄭樹棠為總主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接受測試前均未受過系統(tǒng)的學習策略培訓。
2.2 研究工具
1)左右腦傾向調(diào)查問卷在Brown設計的左右腦傾向調(diào)查問卷的基礎略有改動。通過修改原文意思模糊的選項,使其具體化,以增強問卷效度。問卷共有 20個變量,有5個程度階可供選擇。每一項都有兩個相反的陳述,其中①和⑤為左右腦傾向性的兩級,②和④為左腦傾向和右腦傾向,③不偏不倚。分數(shù)越低越傾向于左腦偏好,分數(shù)越高越傾向于右腦偏好。調(diào)查問卷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左右腦偏好調(diào)查問卷
對于左腦偏好的學生傾向于選擇①或②,對于右腦偏好的學生傾向于選擇④或⑤。偏好的判斷以③為界,程度隨選項與③的距離成正比。①意味著典型左腦偏好,⑤意味著典型右腦偏好。
2)場獨立/場依存調(diào)查問卷在Brown設計的場獨立/場依存調(diào)查問卷的基礎上略有改動。筆者對原文略加修改,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操作。問卷共有20個問題,有5個程度階可供選擇。其中①和⑤為左右腦傾向性的兩級,②和④為左腦傾向和右腦傾向,③不偏不倚,如表2所示:
表2 場獨立/場依存調(diào)查問卷
場獨立的學生傾向于選擇①或②,場依存的學生傾向于選擇④或⑤。偏好的判斷以③為界,程度隨選項與③的距離成正比。①意味著典型場獨立,⑤意味著典型場依存。
2.3 數(shù)據(jù)描述與分析
本研究選用61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對每人同時進行左右腦偏好和場獨立/場依存兩份問卷調(diào)查。其中55人的回答為有效問卷,其余6人的回答為無效問卷。問卷共20道題,每題最低為1分,最高為5分,相應總分最低為20分,最高為100分。以60為分界線,20~59分是左腦偏好型學生,分數(shù)越低左腦偏好程度越強;61~100分是右腦偏好型學生,分數(shù)越高右腦偏好程度越強。60分是典型的不偏不倚。
對學生進行的場依存、場獨立的測試,同樣以60分為界限。20~59分是場獨立型,分數(shù)越低,場獨立程度越強;61~100分是場依存型,分數(shù)越高,場依存程度越強。60分是典型的不偏不倚。
收集到的兩個成績按姓名順序被輸入電腦,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處理,找出兩者之間的相關性。
在所有55名被試之中,有 26名是左腦偏好型,占46.9%;29名是右腦偏好型,占53.1%。在所有 55名被試之中,有 24名是場獨立型,占43.5%;有 31名是場依存型,占 56.5%。如圖 1所示。
圖1 腦偏好與場獨立/場依存調(diào)查結(jié)果
腦偏好與場獨立/場依存之間的關系分析如表3所示。
經(jīng)過相關性分析,左右腦偏好與場獨立/場依存的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為0.847,場獨立/場依存與左右腦偏好有相關性,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為0.847。這樣的分析結(jié)果證明左腦偏好與場獨立呈正相關,右腦偏好與場依存呈正相關,并且相關具有顯著性。
表3 腦偏好與場獨立/場依存之間的關系
一位合格的老師一方面要深刻領會自己所教的科目,并且能夠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技巧,另一方面他應了解一些心理學以及學習的內(nèi)在過程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8]。根據(jù)以上研究,證明左腦偏好與場獨立呈正相關,右腦偏好與場依存呈正相關。這樣一來,老師在判定學生學習特點時,就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jù),可以同時用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認知風格對學生學習特點進行準確把握。針對每個學生的個體特點,然后在外語教學的聽、說、讀、寫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9]。具體的做法是先對學生進行左右腦的測試和場獨立、場依存的測試,了解學生主要的學習特點。然后再用Oxord有關學習策略的測試,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偏好的調(diào)查,這樣可以了解學生因為學習風格、認知風格的偏好,習慣使用哪些學習策略,而哪些學習策略是不常用惑基本不用的[10]。然后老師可以在班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培訓,鼓勵學生嘗試很少應用或從來不用的學習策略,從而提高他們均衡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能力。之后,老師可以布置一些語言學的新任務,學生把學到的學習策略應用于實踐[11]。比如說,讓學生在練習寫作時,場獨立的學生善于推理,思維縝密,能從整體中把握細節(jié)。表現(xiàn)在寫作風格上,即語言調(diào)理,句子連貫性強,銜接手段運用得好,這是其優(yōu)勢。但這一類學生缺乏想象力,文章語言平實,內(nèi)容死板。相反,場依存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善于把握整體而忽略細節(jié),想象力豐富。因此,其寫作風格是能圍繞一個主題,語言生動,內(nèi)容豐富,富有想象力。但其缺點是句子結(jié)構(gòu)松散,缺乏調(diào)理連貫,句與句之間銜接不好。針對學生因不同認知風格在寫作中表現(xiàn)的優(yōu)缺點,老師可以讓場獨立型學生多寫一些命題作文,而在句法、句子銜接連貫方面對場依存學生進行嚴格要求。這樣一來,老師就能針對學生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行準確而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輔導,最終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效率和自己的教學效果。
[1]J.Rubin,Learner Strategies:Theoretical Assumptions,research History and Typology in Wenden and Rubins(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M].Prentice Hall,1983.
[2]Williams.Teaching for the Two-sided Brain,Englewood Cliffs[M].Prentice Hall,1987.
[3]戴運財.場獨立/依靠的認知方式和第二語言習得[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83-85.
[4]D.Brown.Breaking the Language Barrier[M].Internatinal Press,1991.
[5]H.A.Witkin.Psyc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M].New York:Wiley,1962.
[6]R.Oxford.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7]Chapelle,P.Green.Field independence/dependence in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J].Language Learning,1992,42(1):47-83.
[8]徐偉成.場依存性─獨立性特征與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4):16-18.
[9]范琳.認知方式差異與外語的因材施教[J].外語教學,2002(2):83-88.
[10]丁夢揚.認知風格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121-122.
[11]余琳.場獨立與場依存認知風格對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影響及啟示[J].考試周刊,2009(8):101-102.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Left/Right Brain Preference and Field-independence/Field-dependence
LI Yil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ft/right brain preference and field-independence/field-dependence by conducting questionnaires to 64 freshmen i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data collected from all the participants,the study verifie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ft-brain and field-independence an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ight-brain and field-dependence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statistics.The results not only shed some implication for teachers but also render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eachers to grasp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y.
left/right preference;field-independence;field-dependence correlation
H310.4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5.007
1673-1646(2010)05-0036-04
2010-01-12
李軼琳(1977-),女,助教,碩士生,從事專業(yè):第二語言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