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春蘭
天水市行政學院,甘肅 天水 741018
社科學報編輯的政治意識
伏春蘭
天水市行政學院,甘肅 天水 741018
社科學報編輯的政治意識一般是指其在學報編輯活動中對政治領域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包括政治思想、政治觀點以及對于政治現(xiàn)象的態(tài)度和評價。編輯的政治意識直接關系到其所篩選、把關、構建、傳播的文化產(chǎn)品的意識形態(tài)性。學報編輯政治意識的構成有:導向意識是學報編輯政治意識的核心;把關意識是學報編輯政治意識的關鍵;責任意識是學報編輯政治意識的基礎。
學報;學報編輯;政治意識
政治意識是人們對社會政治制度和有關政治現(xiàn)象的認知、觀點和態(tài)度的總稱,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它既包括民族和個人的政治心理 (政治文化),又包括社會階級集團的意識形態(tài)。社科學報編輯的政治意識一般是指其在編輯活動中對政治領域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包括政治思想、政治觀點以及對于政治現(xiàn)象的態(tài)度和評價。編輯的政治意識直接關系到其所篩選、把關、構建、傳播的文化產(chǎn)品的意識形態(tài)性,在一定程度上對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態(tài)、文化氛圍、文化屬性起著決定作用。
社科學報是黨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重要宣傳工具,是一種社會精神、先進文化的載體,是傳播正確的思想觀點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媒介,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的重大使命。學報編輯工作既是科學性、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也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強的工作。編輯工作的基本職責是對稿件進行評價、選擇和把關,促進優(yōu)秀學報出版,防止不良之作流入社會。然而,用什么尺度去選擇、評價和把關?科學標準、學術標準、藝術標準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對于編輯工作來說,最重要的是政治思想標準。因為各類科學知識浩如煙海,編輯專業(yè)知識有限,不可能對文稿的科學、學術質(zhì)量作出完全準確的判斷,在許多情況下,要依靠作者和有關專家來鑒別,然而在政治思想上的把關,卻是編輯必須做到的?!笆赝劣胸煛保@個“責”主要不是指科學性、學術性方面,而應該是政治思想方面的。學報在通過編輯的篩選把關之后所生產(chǎn)出的滲透著編輯政治意識的文化產(chǎn)品,會對社會文化生活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會對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學報編輯必須具備政治意識,它對于學報的生存與發(fā)展以至于維護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防止精神污染、提供有益的社會精神食糧,促進科學、學術、藝術的繁榮,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一般意義上講,政治是經(jīng)濟的集中體現(xiàn)。它產(chǎn)生于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反映一定的經(jīng)濟關系,又反作用于經(jīng)濟基礎,給予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階級社會中,政治維護本階級的根本利益,按照本階級的利益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部分進行宏觀調(diào)節(jié),是社會生活各系統(tǒng)的靈魂。政治對編輯活動的影響歷來都是很大的,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意志通過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方針、政策不斷地對編輯個體進行教育、影響,久而久之使這些國家意識逐漸融入編輯個體的思想、觀念中,成為編輯精神內(nèi)涵的一部分,并在編輯活動中通過編輯對象——作品表現(xiàn)出來,從而完成國家意識形態(tài)對編輯活動的影響。國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觀念、政治思想不僅影響編輯活動的主體,對象,也影響到編輯活動的行為方式。
社科學報編輯的導向意識是編輯尊重客觀,反映客觀而形成的一種思想理念。古今中外的編輯者都是要講政治導向的。古人言:“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孔子刪《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修《春秋》,都有他的編輯思想和政治原則?!霸娙?,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體現(xiàn)了孔子獨特的編選理念。
社科學報編輯的導向意識體現(xiàn)在編輯活動中,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任何一種社科學報都具有階級性,為一定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服務。我國社會主義性質(zhì)決定了學報在思想導向中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建設和諧文化。遵循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guī)范,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人生價值目標貫穿于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始終,規(guī)定著人生實踐活動的方向、內(nèi)容及方式,從根本上體現(xiàn)行為主體的人生價值觀。學報編輯通過稿件的審理、選擇、加工,出版、發(fā)行,以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去影響社會、教育他人,引導讀者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風尚習慣和精神追求;引導讀者正確認識人生社會責任的實質(zhì),正確處理人生責任與人生權利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物質(zhì)需求與精神需求、道德規(guī)范與人格操守等關系,認清時代使命,勇?lián)鐣熑?,在實踐中寫好人生價值論,促進全社會形成和諧的價值觀念,追求和諧的價值取向,
3.堅持正確的審美導向。美作為人類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實現(xiàn)象,是以物質(zhì)為自然屬性的精神實踐活動。而編輯活動是屬于精神活動的一個范疇,它幾乎涉及所有精神活動的實踐內(nèi)容和領域,因而,編輯活動與美具有必然的密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本質(zhì)上說,編輯實踐即是編輯主體對編輯對象的一種審美活動,一種審美體驗,是一種綜合性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體現(xiàn)了能動性與被動性辯證的統(tǒng)一。要樹立“以和為美”的審美觀,把握審美原則,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架構正確的審美取向,融入和諧理念、和諧精神,生動反映人間的真善美,充分展示人性的善良和生活的美好,引導、完善整個社會的審美價值。
4.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是社科學報的首要任務。因為學報作為傳播人文科學精粹的園地,其政治思想、輿論導向作用十分明顯。它直接而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影響著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運行。這就要求學報編輯要有高度的馬列主義思想修養(yǎng),敏銳的政治鑒別能力和政策水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旗幟鮮明地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堅定不移地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著力營造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良好氛圍,不斷擴大主流輿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5.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就社科學報而論,學術導向是其主體導向,主要體現(xiàn)在學術水準導向,就是學報通過刊發(fā)高質(zhì)量、高水準的論文,引導讀者向本學科學術研究的深度發(fā)掘;學術課題導向,就是學報對學術界在一定階段內(nèi)重點或集中研究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起著龍頭作用,讀者通過學報這一窗口來窺察學術研究的動向并將之作為決定自己階段性研究課題的依據(jù);學術爭鳴導向。社科學報應是百花齊放的園地、百家爭鳴的論壇,通過組織專題爭鳴討論,引導更多的讀者積極參與爭鳴,使學術研究充滿生機;學術風氣導向,學報在同各種不良學風作斗爭的同時,將學術風氣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導引,努力使所刊發(fā)文章求實、創(chuàng)新、科學、嚴謹。
編輯是優(yōu)化、凈化社會文化信息的把關人。學報編輯必須具有強烈的陣地意識和把關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性,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在編輯工作中及時發(fā)現(xiàn)、排除政治“險情”,把好政治方向關,做到“守土有責”,決不能給任何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論調(diào)提供傳播渠道。編輯把關是學報編輯工作中最為基本的一項職責,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
1.政治把關,確保輿論導向正確。
政治性是指稿件中反映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和政治傾向,主要指涉及階級政黨、國家、民族宗教等關系中和現(xiàn)實政治問題,政治、法律、哲學等其它一些社會科學學報,政治內(nèi)容是直接表達出來的,有著明顯的政治性。我國國務院頒布的《出版管理條例》規(guī)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以下內(nèi)容: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危害國家統(tǒng)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的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宣揚教迷信的;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wěn)定的;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有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規(guī)定禁止的其它內(nèi)容的。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樹立全局觀念??镏猩婕暗膬?nèi)容再少,也要放到全局的天平上權衡利弊,凡有礙大局的,或者不刊登,或者建議作者換個角度改寫。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把好政治方向關,編輯必須抱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對學報扶正祛邪,擇優(yōu)汰劣。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遵守宣傳紀律與堅持“雙百”方針的關系。堅持“雙百”方針,是繁榮學術、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的內(nèi)在要求。貫徹“雙百”方針,對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而言,沒有不可探索的領域,沒有不準研究的問題。然而,學術研究雖無禁區(qū),但宣傳有紀律,行為必須守法。把堅持“雙百”方針與遵守宣傳紀律統(tǒng)一起來,就要實行內(nèi)外有別的原則。把握好這一原則,也就把握了理論宣傳的“度”。
2.思想把關,確保稿件內(nèi)容健康。就一般刊物來講,思想性是指稿件中反映的思想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有時與政治性相聯(lián)系。社科學報不僅反映作者的思想觀點、思想傾向,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對我國刊物的思想性要求應該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具體來講,就是宣傳唯物論和辯證法,反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宣傳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道德,反對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封建主義的遺毒;宣傳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宣傳適應生產(chǎn)發(fā)展和社會性進步的先進思想,反對落后保守思想;堅持積極健康的思想格調(diào),反對低級庸俗的趣味;面向未成年人的刊物,不能有誘發(fā)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nèi)容,不能有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nèi)容。
3.學術水平把關,確保稿件內(nèi)容的科學性。就社科學報來說,它必須具有一定的學術品位、學術追求和學術價值,這是學報的立足之本和生存之道。一般而言,稿件學術質(zhì)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它的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和針對性。
從創(chuàng)新性來看,要求稿件觀點新穎,具有獨到的見解;采用了某種新的寫作方法,闡述了某一新理論、新觀點,展示了新的內(nèi)容等。從科學性來看,要求稿件運用一定的理論來分析、解釋某一事物、現(xiàn)象,揭示其本質(zhì)規(guī)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客觀、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和內(nèi)在規(guī)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符合科學的原理。從針對性來看,稿件的研究目的,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回答了社會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要求,反映學科發(fā)展的新成果、新理論、新趨勢。
4.文字把關,確保語言文字科學規(guī)范。編輯工作中,無論審稿、改稿還是校稿,都與語言文字緊密相連。而學報起著規(guī)范語言文字的作用,如果編輯疏忽懈怠,使不合格的刊物流入社會,則會直接導致社會上用字混亂,其危害是嚴重的。如何把好語言文字關,規(guī)范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準確、有效地傳達思想、理論和知識信息,是學報編輯肩負的重要責任。對稿件中的文字,要求做到正確、規(guī)范、有特色。
正確是指稿件中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使用標點符號要正確。這是對編輯工作最起碼的要求,對于準確表達思想至關重要。規(guī)范則是要求用詞要規(guī)范,詞義要準確;造句要符合邏輯。有特色是指文章標題凝煉明了,謀篇布局巧妙新穎,文風莊重大方、堅實、有力度。
應該指出:在稿件中,有的文字錯誤比較明顯,容易被發(fā)現(xiàn);有的則不然,它們隱蔽著,呈隱性狀態(tài),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編輯要特別留心發(fā)現(xiàn)并糾正這樣的錯誤。學報編輯要練就過硬的文字功夫,既要具有“沙里淘金”的眼力,又要具有“妙手回春”的筆力;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審稿中、校對中遇到的每一個疑點,能夠有效地糾正每一處錯誤,最大限度地保證刊物的準確性。
5.效果把關,確保最佳的傳播效果。學報編輯部每天都有大量的來稿,編輯是第一位讀者,他需要“慧眼識金”: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采用,哪些需要補充完善;哪些可以立即發(fā)排,哪些在特定的時間發(fā)稿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這個判斷及選擇、編排稿件的過程包含了編輯對稿件使用效果的審核及把關。其實質(zhì)在于尊重讀者,滿足讀者需求。
由此可見,編輯把關是編輯活動中的一道重要關口,這一道關口把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學報的輿論導向和宣傳質(zhì)量。學報編輯有了較高的政治素質(zhì),就能不斷地摸索和總結編輯工作的規(guī)律,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樹立嚴謹?shù)墓ぷ髯黠L,把好關,堵住錯,從而提高學報的內(nèi)在質(zhì)量。
社會責任意識,是指學報編輯編發(fā)稿件時要充分估計到自己所編發(fā)稿件的社會影響如何,是否會出現(xiàn)負面作用。如果文章發(fā)表后會給社會帶來種種負面影響,就應堅決不發(fā)。學報內(nèi)容、品位如何與學報編輯的責任意識緊密相關。學報編輯責任意識強,其編輯的稿件的思想境界、理論水平、文字水平就必然高,也就不會出現(xiàn)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情況;相反,如果編輯缺乏責任心,其所編輯稿件必然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學報編輯作為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推動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為讀者提供精神食糧的人,他應該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科學的信仰追求,有效地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產(chǎn)品,正確引導讀者的文化消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和文化素質(zhì)。肩負這樣重大的責任,要求編輯個體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1.應始終將社會責任意識放在編輯工作的首位,時刻不忘自己的神圣使命。學報編輯要將“理論武裝、輿論引導、情操塑造、作品鼓舞”作為編輯工作的根本宗旨。在策劃、選稿、組稿過程中,弘揚先進文化和時代精神,正確引導、刺激讀者的文化選擇,積極傳播有益于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科學和文化知識。對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要自覺進行選擇、建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要培養(yǎng)自己的政治敏感和政治修養(yǎng),提高政治洞察力。社科學報常常涉及當前國家和社會的熱點話題以及敏感問題。作為學報編輯,必須有清醒的政治頭腦,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在審稿中,對涉及階級、政黨、國家、民族、宗教等關系中的現(xiàn)實問題,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把好政治關。所以,編輯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政治修養(yǎng),并關注時事,與時俱進。
3.要具有社會憂患意識,以維護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作為神圣職責。學報編輯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關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時刻警惕在“學術無國界”的旗號下,民族文化異化,國家機密泄露,堅持以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為根基,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大力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的優(yōu)秀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要站在時代的前列,充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使社科期刊成為引領先進文化發(fā)展方向的排頭兵。時刻警惕在“出版自由”的旗號下,刊登出文化垃圾甚至思想傾向錯誤的東西;要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在實踐中善于運用各種編輯形式來表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nèi)涵和精神實質(zhì),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啟迪,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1]蘇娟.編輯政治意識與國家文化安全[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8,(1).
[2]王冰.政治意識是編輯的重要文化選擇[J].編輯之友,2002,(5).
[3]任浩明.黨校期刊編輯要強化把關意識[J].桂海論叢,2006,(6).
[4]龔維忠.現(xiàn)代期刊編輯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張積玉.編輯學論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Political Awareness of Journal Editors
FU Chun-lan
(Tianshui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Tianshui Gansu 741018)
Political awareness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 editors generally means a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emphasis in journal editing, including political ideology, political views and attitude and evaluation for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Editor'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screening, checking, building, and disseminating of the ideology of cultural products.Guiding consciousness of editing is the core of political awareness;checking consciousness of editing is the key of political awarenes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the basis of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editors.
journal; journal editor;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G232
A
1008-9055(2010)02-0089-03
2010-03-13
伏春蘭(1958-),女,漢族,甘肅秦安人,天水市行政學院《天水學刊》副編審,研究方向:期刊編輯學。
責任編輯:劉文華 陳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