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陽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6)
淺析快樂體育教學
張向陽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6)
通過探討快樂體育教學的概念、特征以及快樂體育教學的優(yōu)點和要避免的問題,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更好地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提供可參照的快樂體育教學指導理論,為構建比較完善的快樂體育教學理論體系提供必要的素材。
快樂體育;教學;教學效果
快樂體育教學是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眾多熱點方向之一,我國關于快樂體育教學的研究不少,其中有一些成功的實踐典范,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縱觀我國快樂體育教學的研究,理論和實踐還是比較混亂。因此,如何開展快樂體育教學,真正做到既能達到教學效果,又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是我們體育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我國快樂體育教學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愉快教育與日本的快樂體育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厭學而提出的,為適應終身體育思想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成就推動了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多種體育教育指導思想隨之涌現(xiàn)。由于各種指導思想各自的側(cè)重面和局限性,往往以社會的需要一廂情愿地要求學生,而忽視學生的需要。結果學生上體育課后仍然對體育無興趣,更談不上主動參與??鞓敷w育教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其獨有的優(yōu)勢在我國體育教學中占得一席之地,并得到推廣和發(fā)展。
快樂體育教學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教和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全體學生在師生融洽合作的氛圍中生動活潑地進行體育活動,并在學習過程中始終體驗運動的樂趣,體驗克服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快樂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強調(diào)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為中介,實現(xiàn)學生在體育教育中主動學習、愉快發(fā)展??鞓敷w育教學不僅把運動和情感作為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的手段.而且把它視為直接目的。因此,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體育能力和完美的體育人格,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但是體育教學中的“快樂”并非是學生想干什么就讓干什么。學生的快樂應該是在教師的悉心指導和良好的組織教法下獲得的,它包括技能提高的喜悅感、戰(zhàn)勝困難的超越感、與他人協(xié)作的社會一體感以及參加運動時體驗良好氛圍的舒適感等。
快樂體育教學具有以下特征:(1)以“以生為本”,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終身體育為出發(fā)點,從情感教學入手,強調(diào)樂教、樂學,育體和育心相結合。(2)主張教學活動是認知、情感、行為的三維統(tǒng)一,強調(diào)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地位,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3)以采用啟發(fā)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主張,強調(diào)教法的多樣性和學法的實效性。(4)以嚴密的課堂紀律與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相結合為主張,強調(diào)信息的多向交流和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2.1.1 重視學生興趣 很久以來,在學校的體育教學和學生參加的課余活動中,沿用的結構模式大部分都是傳遞式的,具體表現(xiàn)在刻板的內(nèi)容、單調(diào)的形式、簡單的方法,沒有生動快樂的氛圍??鞓返捏w育教學法強調(diào)的在運用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要依據(jù)學生的潛在動機,尤其注重不同的運動項目中各項運動所獨有的樂趣,還著重視學生快樂、積極主動地從事體育活動,從而體會到參加各種運動所獲得的樂趣,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2.1.2 快樂體育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快樂 體育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依據(jù)學生個性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且能夠做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力,使其在體育運動中有發(fā)揮、有創(chuàng)造、有提高。
2.1.3 快樂體育教學十分重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快樂體育教學能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不只是一項體育活動,更是人際交往的橋梁。很多體育活動必須通過團隊合作才能到達效果。老師在其中扮演著關鍵的“中介”角色。老師在組合團隊之前必須做到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怎樣把一個小團隊從陌生到熟悉,以至互幫互助、密切協(xié)作,是衡量快樂體育教學成功與否的關健所在。
2.1.4 快樂體育教學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 快樂體育教學在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同時,也重視培養(yǎng)學生通過體育活動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人體與運動的關系的能力,找到自己真正適合的體育項目,養(yǎng)成常學、常練的良好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筆者認為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調(diào)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喜悅、和諧的情感與氣氛。既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練,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2.2.1 避免出現(xiàn)“放羊式”教學 有些體育教師覺得所謂的快樂體育教學就是放任學生的自由,不加管理學生的行為,使其懶懶散散,沒有一點的基本素質(zhì)鍛煉活動。實際上,學生們不但沒有獲得相關技能,更會感覺到那種玩耍性質(zhì)的體育沒有任何快樂可言,從而對這項運動失去了興趣。只有讓學生了解體育技術知識和活動原則后,才有終身體育的基礎,才能長期“快樂”的運動。
2.2.2 避免因快樂氛圍而降低教學的效果 我國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增強體質(zhì),發(fā)展身體素質(zhì),而快樂體育教學強調(diào)學生快樂、輕松的活動。二者在目標和要求上有明顯的沖突,因此,很多體育教師很難把握兩者的關系。有的老師覺得提倡快樂體育就不需要再進行素質(zhì)訓練,正相反,素質(zhì)訓練是運動技能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定的身體素質(zhì),就很難完成其中的運動技能練習。況且“快樂體育”包括學生克服困難的成就感,因此,教師在進行素質(zhì)訓練的過程中要把素質(zhì)訓練與游戲運動結合起來,或者在教學項目中加入素質(zhì)方面的訓練,而不要進行簡單的素質(zhì)訓練。
2.2.3 避免因快樂教學而降低對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艱難困苦的磨練對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體育課的鍛煉,就是人為地設置各種適當?shù)睦щy讓學生去克服,使學生在練習中得到磨練,特別是意志品質(zhì)的鍛煉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如耐力跑就是要讓學生在練習耐力跑的時候,鍛煉意志品質(zhì),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挑戰(zhàn)自然挑戰(zhàn)自我的優(yōu)秀品格。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擁有一定的體育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強身健體,而“快樂”只能是完成這一過程的其中一個手段。若要讓學生享受真正的終身 “快樂體育”,就必須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zhì),對運動本身或某一項目有興趣、有欲望,并且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體育”,也才能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目標。
[1] 劉剛.淺析對“快樂體育”的幾點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374-375.
[2] 劉顯毓,夏侯宏.淺析體育教學中的“快樂體育”[J].教學與管理,2007(12):139-140.
[3] 畢世明.論體育中的快樂與快樂體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8(21):36-37.
[4] 曾楊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考及發(fā)展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0(1):167-168.
[5] 孫曉峰.小學快樂體育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162-162.
G807.2
A
1674-151X(2010)11-08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11.043
投稿日期:2010-07-16
張向陽 (1967 ~),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運動訓練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