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惠芬
摘要:本文從引用“全身反應教學法”入手,創(chuàng)設最近發(fā)展區(qū),著重論述在教學中應“親師善教”, 富有愛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自我效能感,在不斷的進步中保持興趣、品嘗成功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愛心;興趣;全身反應;寓教于樂;最近發(fā)展區(qū);自我效能感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敝茖W家愛因斯坦也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币虼?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不僅是個教學法原則,而且是一項教學目標。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反映在學生身上,會產生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我要學”的學生會主動、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求知欲強、學習熱情高,具有創(chuàng)新力,容易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產生“共鳴”,寓教于樂,學習英語方能達到這種“樂”的境地。
一、興趣的產生
1.親師善道,引發(fā)興趣
教師作為負有社會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不對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但是這種要求如果失去了對學生的尊重、信任、關心和熱愛這些條件,就往往不能為學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也只有這種關心才能如水載舟,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你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老師對學生要傾注愛心,即所謂“親其師,善其道”也。Love the students then the students love the subject you teach.只有學生喜歡你,才會喜歡你所教的科目。因此,英語教育一開始能否“以情感人”是以后順利開展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
2.全身反應,輕松自如
美國心理學家阿謝爾James Asher創(chuàng)立的“全身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對低年級英語教學十分有效,學生在剛開始學英語階段內心的感知十分脆弱,如果老師強迫他們參與,他們在學習英語時會感到壓力大,反而影響學習,“全身反應教學法”順應學生的特點,保護學生的自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法。
在學生理解命令和對命令做出正確反應的基礎上,學生也模仿教師向別的學生發(fā)命令。運用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對學生的錯誤應采取容忍的態(tài)度,只糾正一些較大的錯誤,在糾正錯誤時也應該注意方法,不應該使學生感到有壓力。全身反應教學法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語言方面則強調對語法結構和詞匯的掌握。因此,上英語課就顯得格外生動有趣,學生們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通過朗讀英語句子,說繞口令,唱英語歌曲,表演對話等,在寬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只要求學生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轉。
3.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品味成功
在國內,英語是外語,教授外語的環(huán)境與教授母語和第二外語的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差別。作為外語教學,除了在課堂上學生能接觸到英語外,在其他場合要接觸到英語的機會不多。從我們學習母語的經(jīng)驗里,我們也知道語言環(huán)境對語言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向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輸入,創(chuàng)設自我效能感,我建立健全了科代表和值日生制度,要求同學們用英語進行課前對話,開辟“英語角”(English Corner),在黑板報上展示,最受同學們歡迎的是“圣誕節(jié)英語主題班會”(Merry Christmas)以幫助學生們編、導、排了一臺別開生面的英語節(jié)目。獲得了自我效能感,學生在學習上嘗到了甜頭,激發(fā)同學的積極性之大往往出人之意表。
二、興趣的發(fā)展
1.活學活用,保持興趣
美國語言學家威廉?莫爾登(William Moulton)在為第九屆國際語言學家會議準備的報告上總結了教學法應該遵循的主要原則:“語言是口語,不是書面語”(Language is speech, not writing)……語言是一套習慣(A language is a set of habits)……教授語言,而不是教授有關的知識(Teach the language, not about the language)我們現(xiàn)在有許多教師在教授英語過程中,把英語只是作為一門語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習慣者鳳毛麟角,更多的是去教授有關語言知識,研究分析語言結構者。這種枯燥無味,千篇一律,反復炒現(xiàn)飯的教學,只會限制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使英語教學變了味,走了調。
因此,我們英語教師要遵循:語言是口語,不是書面語,語言是一套習慣……,教授語言,不是教授有關語言的知識的規(guī)律,使學生學的活一點,掌握的快一點,學起來才會保持興趣。活學活用,就是要授之以法。教學生學會不如教學生會學?!敖虒W生學會”是以教師為主體這一指導思想下的產物,這必將引發(fā)出教則會,不教就不會的結論。讓學生感覺到學英語并不陌生。它就在我們身邊,是活生生的語言。
2.樂于測試,打好基礎
授之以法,教他學會不如教他會學,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會學。運用前蘇聯(lián)教育家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組織教學。因為他們嘗到了掌握基本讀音規(guī)則的甜頭。使學生學得活一點,掌握得快一點,而且使他們學起來有味道,從而產生喜歡學習的感情。
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設計形式多樣的題型;讓學生在玩中考,考中玩,整個考試過程就是一種游戲過程,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靈活性使學生不怕測試,樂于測試,認為Testing is fun.采用多媒體用于單元考試,能檢,檢測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教授英語時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是英語教學的一個永遠的課題,它需要我們英語教學工作者不斷地鉆研,開拓自己的眼界,更新自己的知識,掌握最新的教學手段,繼承優(yōu)良的教學傳統(tǒng),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才能較好的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營造一種平等、民主、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去參與、去交流、去活動;讓學生自信、自尊、自愛、自強、自勉。我們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孺子可教”,我們一定能托起明天的太陽。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