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日語學習者常見誤譯分析

      2010-04-04 07:22:22賈小妹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0年2期
      關(guān)鍵詞:外來語助詞日語

      賈小妹

      (南京藝術(shù)學院人文學院外語教學部,江蘇 南京 210013)

      為了把握學習者對外語知識的掌握情況,促進學習者熟練運用新學的語言知識,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進度采取多種形式的針對性翻譯練習。對于外語教學方式的研究,雖然近十幾年交際教學法使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法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交際可以改進和補充翻譯法的不足,卻難以取而代之,教學翻譯作為一種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方法是被認可的。翻譯練習是評價外語習得功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外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語教學中的教學翻譯有別于翻譯教學,大專院校的日語專業(yè)一般都在三、四年級開設(shè)翻譯課程,課時大概在40~60之間,周課時一般為2課時,翻譯課程通過各種文章體裁的翻譯實踐,運用翻譯理論與技巧,在詞義、語序、語法形式、篇章結(jié)構(gòu)、習慣表達方式、修辭手段及標點符號等方面對比漢日兩種語言的差異,使學生掌握翻譯的基本技巧,培養(yǎng)學生獨自從事日譯漢、漢譯日的能力①。而教學翻譯注重語言能力的提高,強化語篇翻譯的力度,加強文化意識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意識,提高翻譯能力②。教學翻譯作為一種手段,借助母語增強對外語知識的理解,為高年級階段的翻譯課程打下良好的外語基礎(chǔ)。文章基于日語教學中的課后翻譯練習實例,分析學習者在翻譯練習中產(chǎn)生誤譯的原因,探討中國日語學習者學習日語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一、詞匯方面的誤譯

      (一)中日漢字混用

      日語的文字體系屬于“借源”型文字,所借之源在中國。日語在中文漢字的基礎(chǔ)上又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漢語詞匯,盡管同樣以漢字為語素,但所組合成的詞匯卻差異極大,詞匯相同卻詞義不同③。有的學習者受母語的負遷移作用,按中文漢字詞義理解日文漢字,使譯文語義不明或偏離原文含義。有的學習者做翻譯練習時不嚴謹,遇到難詞不是去查找、深究,而以完成任務(wù)的心態(tài),直接搬用中文漢字填補空白。也有一些學習者過于依賴辭典,認為越是難懂的詞匯越有深度,常常使用一些生澀的詞匯或死語,使譯文難以理解。

      (1)原文:日本工薪階層的休假一般集中在什么時候?

      譯文:日本のサラリーマンの休暇は一般いつごろですか。

      漢語和日語詞匯中都有“一般”,語義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在表示“平常、一般化”時,意義可以相通。但漢語的“一般”還有“通常”之義。原文中的“一般”作為副詞表示“通?!敝x,根據(jù)原文意義,譯成「普通」比較合適。

      (2)原文:小李,你好像不太和小張接觸,是討厭他嗎?

      譯文:李さんはあまり張さんに接觸しませんね。嫌いなのですか。

      漢語和日語詞匯均有“接觸”一詞,但二者語義有語感區(qū)別。漢語的“接觸”除了有“接近、觸摸”之義外,也用于人與人的交往;日語的「接觸」雖然有“聯(lián)系”之義,主要還是表示“接近、觸摸”,人際交往方面不太使用「接觸」。用「付き合う」比較合適。

      (3)原文:小李,下周系里有個研究發(fā)表會吧。

      譯文:李さん、來週係部に研究発表會がありますね。

      (4)原文:從前面的十字路口左轉(zhuǎn),有一家冷飲店。

      譯文:前の交差點のところを右に曲がると、冷飲店があります。

      例(3)和例(4)的詞語誤譯是由于學習者態(tài)度不端正,不認真,想當然造詞,直接將漢語詞轉(zhuǎn)換成日語詞使用。

      (5)原文:一遇到困難,就馬上放棄。

      譯文:ちょっとした挫折があれば、すぐ破れかぶれになる。

      漢語的“挫折”是名詞,但譯成日語時應(yīng)作「サ変動詞」考慮,后面的「破れかぶれ」是“自暴自棄”之義,相比之下「あきらめる」更符合原文。翻譯時除了考慮詞語的準確性外,還應(yīng)確定詞性,用合適的詞語表達。

      (二)外來語誤譯

      日語外來語是翻譯中的一大難點。外來語一般指來自西歐語源的借用詞,也被稱作洋語,通常以片假名方式表記。日語外來語通常借助濁音、促音、長音及拗音和撥音盡可能保留原詞的發(fā)音使其“日語化”,以片假名形式表記。根據(jù)中譯日翻譯練習實例,學習者在外來語的濁音、促音、長音及拗音和撥音等拼寫方面的錯誤率較高。例如:

      溝通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コミニュケション(×)

      電腦 コンピューター(○)

      コンビューダー(×)

      籃球 バスケットボール(○)

      バスケトボール(×)

      另外,由于21世紀崇尚國際化的潮流,出現(xiàn)了將英語作為國際語使用的傾向,而且信息網(wǎng)絡(luò)的發(fā)達也促使日語中英語外來語急劇增加。外來語雖然來源于英語,但轉(zhuǎn)化成日語時已脫離英語原義,完全成為具有日語特色的專有詞。日語中出現(xiàn)的外來語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中譯詞。

      (6)原文:マイバックを持ち歩き、商品も簡易包裝の物を選びましょう。

      譯文:隨身帶著我的包,并且商品也選簡易包裝的東西吧。

      「マイバック」來自于英語中的“mybag”,學習者首先想到的是翻詞典,但詞典上并未收錄,因此無法找到合適的譯詞,最后沿用英語原義譯成了“我的包”。日語外來語并非外語,而是日語化后以片假名標記的日語詞,應(yīng)根據(jù)前后文義意譯。日語中有「マイカー」即私家車,「マイバック」根據(jù)前后文內(nèi)容,譯成“自帶購物包”才符合原文語義。

      (7)原文:為了保護地球環(huán)境,倡導低碳生活。

      譯文:地球環(huán)境を保護するために、低い炭素生活を提唱する。

      2009年的環(huán)保流行詞是“低碳生活”,詞典和書本上都無法找到完全對應(yīng)的日語詞。查找日語最新詞匯發(fā)現(xiàn)前幾年就流行「エコ」,原義是“經(jīng)濟”,后指環(huán)保。漢語中的“低碳”和日語中的「エコ」的概念解釋比較接近。因此“低碳生活”意譯成「エコ生活」比較貼切。

      每年外來語新詞及專有名詞大量增加,來不及收進詞典。而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新詞,常常收集一些較新的詞匯結(jié)合所學的語法讓學生做翻譯練習。遇到這類新詞,學生感覺無從下手,有時翻閱十多本詞典都無法找到相匹配的詞譯。對翻譯來說新詞是一種挑戰(zhàn),學習者應(yīng)做個有心人,平時經(jīng)常留意報刊、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的新詞,尋找對應(yīng)的中譯詞。

      二、語法方面的誤譯

      語法運用錯誤也是翻譯練習中問題較多的部分,語法錯誤可分成以下幾種情況。

      (一)助詞誤用

      日語助詞在語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日語是粘著語,句節(jié)與句節(jié)之間有助詞、助動詞粘著,通過助詞確定詞與詞的關(guān)系或增加某種意義④。同一助詞根據(jù)語境不同其作用和含義也發(fā)生變化,無論是日語初學者還是二、三年級的學生,甚至畢業(yè)生在翻譯練習中都會不自覺地出現(xiàn)助詞錯誤。

      (8)原文:我參加了日語初級講座,若是簡單的會話,我已經(jīng)能說了。

      譯文:初級の日本語の講座を參加しました。簡単な會話なら話せました。

      原文中的“參加”是動詞,作謂語使用,“講座”是賓語。譯文受原文結(jié)構(gòu)影響譯成了「講座を參加しました」。日語中「講座」是「參加しました」動作的指向,表示指向必須用「に」,而且「參加しました」是自動詞。

      (9)原文:這種相機不用費時間換膠卷,又輕,旅游時用倒不錯。

      譯文:フィルムの出し入れの手間をかからなくて、軽いです。旅行のとき使ったらいいです。

      例(9)的助詞誤用是因為自動詞和他動詞概念錯誤,「かかる」是自動詞,對象語要用「が」。如果采用了他動詞「かける」就不存在助詞錯誤。這種誤譯的原因主要是粗心,稍作提醒都能避免。

      (10)原文:電話可是方便的東西,也不知是誰想出來的。

      譯文:電話は便利なものです。誰が考え出したのはわかりません。

      原文中是說話者“也不知”,“不知”的內(nèi)容為疑問“是誰”。因此譯文中的「わかりません」前面應(yīng)為疑問句,所以應(yīng)用疑問終助詞「か」,而不用表示強調(diào)的提示助詞「は」。這種類似錯誤比較常見。

      (11)原文:好不容易有個休息天,我不想去那么遠的地方,我想好好休息一下。

      譯文:せっかくの休みが、そんな遠いところへ行きたくないので、ゆっくり休みたいです。

      「が」根據(jù)接續(xù)方法不同可以作格助詞,也可以作終助詞使用。原文有表示承上啟下的語氣,如果采用終助詞接續(xù)方式,完全正確。但譯文的「が」直接接在體言后,是格助詞作用,「休み」成為了主體,不符合原意,應(yīng)改成終助詞接續(xù)。“我不想去那么遠的地方”與“我想好好休息一下”之間不存在明確的因果關(guān)系,不需要用「ので」。由于助詞的接續(xù)錯誤,句子主語和述語不對應(yīng),破壞了譯文結(jié)構(gòu),導致語句不通。格助詞誤用是中國日語學習者的常見問題,其原因不僅僅在于助詞本身,更主要的原因與動詞有關(guān)⑤。

      (二)用言接續(xù)錯誤

      基礎(chǔ)日語階段的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等用言的各類變形比較復(fù)雜,經(jīng)?;煜枰ㄟ^大量練習加以鞏固。各類用言的變形可以通過強化訓練熟練掌握,但掌握了變形不一定能在翻譯練習中正確運用。

      (12)原文:不快點寫就來不及了。

      譯文:早くなく書いたら、間に合わないよ。

      原文的“不”是限定動作“快點寫”,但譯文卻把“不”限定在形容詞“快點”,雖然形容詞的否定接續(xù)正確,但偏離了原義,不符合日語習慣表達方式。

      (13)原文:那么難,我怎么學也學不會吧。

      譯文:そんなに難しい、どんなに勉強しても、習得しないでしょう。

      單純從接續(xù)方式來看不存在錯誤,但“難”是“學不會”的原因,譯文中「難しい」改成「難しくて」方式接續(xù)才能反映出相互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皩W不會”是狀態(tài)而不是動作,用可能態(tài)「できない」才合理。前后文關(guān)系,通過正確的動詞接續(xù)方式才能反映出來。

      (14)原文:我受朋友之托去買生日禮物。

      譯文:友達に誕生日のプレゼントを買って頼まれました。

      譯文也注意到了原文主語是“我”,但“受朋友之托”是“買生日禮物的原因”,應(yīng)該是「頼まれて」后再「買いました」,因此譯文中“受托”和“購買”前后關(guān)系顛倒。

      學習者遇到日語長句或復(fù)句時,雖然用言詞尾變形無誤,但由于各種修飾關(guān)系不對應(yīng)、主語與述語語序顛倒等問題,出現(xiàn)了譯文結(jié)構(gòu)混亂,不知所云的問題。這種誤譯情況較多見。

      (三)時態(tài)錯誤

      日語只有現(xiàn)在和過去兩種時態(tài)。另外說明動作、作用在進行過程中所處的階段或狀態(tài)的語法概念叫做體。體和時不可分割,每一種體都有時的問題⑥。漢語表達時多采用“過去”“現(xiàn)在”“將來”等明確的概念,或用“著、了、過”等助詞,漢語語法標記手段的使用具有靈活性、游移性特點,出現(xiàn)與否有相當程度的任意性,有時在一定上下文中可以不需要任何形式標志⑦。漢語中經(jīng)常采用隱性時間表達方式,受漢語習慣影響,日語學習者經(jīng)常忽略了時態(tài)表達,翻譯時即使注意到了時態(tài)概念,卻不會運用“體”的方式進行時態(tài)表達,使得譯文與原文的時間概念存在差異,甚至引起語義的變化。

      (15)原文:現(xiàn)在已是春天了。

      譯文:今は春になります。

      從時態(tài)角度分析,原文的“現(xiàn)在”是表明說話當時的狀態(tài),但譯文中使用了動詞「なる」,「なる」是自動詞,「なります」表示將要發(fā)生的變化,「なりました」或「なっています」才表示說話當時的狀態(tài)。

      (16)原文:聽說他和小高約好六點在電影院門口碰頭。

      譯文:彼は高さんと約束して、6時に映畫館前のところで待ち合わせたと聞きました。

      原文中“約好”是已發(fā)生的動作,“碰頭”是未發(fā)生的動作,因此譯文中的「待ち合わせた」時態(tài)明顯錯誤,而且“碰頭”是“約好”的內(nèi)容,應(yīng)以「約束した」結(jié)句。

      (17)原文:南希,你很了解中國吧?

      譯文:ナンシ、中國のことを詳しく知りますね。

      原文雖然沒有明確的時間概念,但“了解”表示目前的狀態(tài),而譯文中的「知ります」僅表示一種動作,沒有時間概念,用「知っています」的持續(xù)體才能正確表達原句中當前狀態(tài)的概念。

      日語動詞的“時”和“體”看似簡單,翻譯過程中如果使用不當會引起語義的很大不同。

      (四)自動詞、他動詞運用不當

      自動詞和他動詞與英語中的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對應(yīng)。日語還存在大量的成對自他動詞,由于構(gòu)詞方式不同,很難找到規(guī)律。學習者普遍對自動詞和他動詞的運用感到困擾,尤其對具有被動意義自動詞的運用找不到感覺。中日兩種語言在被動句式的表達習慣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自動詞意義被動句和少數(shù)他動詞意義被動句,有些自動詞在意義上表示被動,翻譯時往往譯成“被字句”,這也就意味著漢語的“被字句”不一定譯成日語的有標被動句,有些則應(yīng)該譯成自動詞意義被動句。中日被動句之間的這一差異是漢譯日過程中的一個難點⑧。

      (18)原文:擦了寫,寫了擦,就這樣用了三十分鐘總算寫完了。

      譯文:消えては書き、書いては消えて、30分かかってやっと完成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原文雖然沒有提到動作者,但很明顯“擦”和“寫”的動作是通過動作者才能完成,譯文中的「消える」是自動詞,與內(nèi)容不符,應(yīng)用他動詞「消す」。該錯誤主要是因為不懂「消える」和「消す」的區(qū)別。

      (19)原文:我上個月找到了新的工作。

      譯文:先月、新しい仕事を探しました。

      “尋找”和“找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原文中有主語“我”,但“找到”只是表示狀態(tài),而不是動作。譯文中的「探しました」是動作性動詞,與原文要表達的狀態(tài)含義不同。這里應(yīng)使用表示狀態(tài)的自動詞「見つかりました」。

      (20)原文:真是幫了我大忙。

      譯文:本當に助けてくれました。

      原文表示得到幫助,包含感激之情。譯文中的他動詞「助ける」是動作詞,反映不出說話者的感激之情,用自動詞「助かりました」比較恰當。

      (21)原文:我被他的學習精神深深感動了。

      譯文:私は彼の勉強振りに深く感動されました。

      受原文中“被”的影響,譯文采用了被動態(tài)表達方式?!父袆婴工搿故侵髡Z產(chǎn)生的情感,如果用被動態(tài)有被迫的感覺,「感動する」是「サ変自動詞」,帶有被動含義,因此不需要用被動態(tài)方式表達。這類誤譯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常見的錯誤。

      三、思維差異對語境理解的影響

      翻譯時,對原文語感的準確理解很關(guān)鍵。日語曖昧語比較常見,并且經(jīng)常采用委婉表達,如「ましょう」,「でしょう」,表示個人想法的「と思う」等。日語通過推量助動詞、樣態(tài)助動詞、比況助動詞以及不同的終助詞表示說話者不同的語感。翻譯練習過程中,為了訓練學生鞏固句型,在原文中設(shè)置了各種不同語氣的表達方式。如果學習者對原文語感把握不到位,會導致譯文語感偏差,反映不出原文的情感。語感把握不準導致誤譯在翻譯練習中很常見。

      (22)原文:你常吃甜食吧。

      譯文:甘い食べ物を良く食べますか。

      原文是醫(yī)生對患者說的一句話,醫(yī)生問話中的“吧”在詢問中帶有確認的意思,而譯文用了終助詞「か」,使對話變成了疑問句,語感發(fā)生了改變。翻譯應(yīng)忠實傳遞原文,不僅包括語法處理層面,還包括對話中的各種語氣信息的傳遞。改用「でしょうね」后能反映出醫(yī)生的詢問語氣。

      (23)原文:母親說:“父親不在,做飯簡單真好?!薄?中略)母親說:“大概是你父親來的電話?!睆哪歉吲d之極的神情我們知道了母親的心情。

      譯文:母は「お父さんはいません。ご飯を簡単に作るのはいいわね」と言っていました?!袱袱丹螭筏椤工趣ぅ槟袱卧挙蚵劋い啤Sしい顔から母の気持ちを知っています。

      譯文無論是語法還是句子結(jié)構(gòu)都不存在錯誤,但是譯文中母親的對話采用了一般陳述句,其語言表達與原文的語氣相差較遠,缺乏感情色彩,不能反映母親說話時的真實心情。另外,后句的「知っています」僅表示“知道”,并沒有反映出孩子對母親心情的“理解”,如果換用「~がわかリました」則更符合原文的含義。譯文可改成「お父さんはいなくて、食事の用意が簡単でいい」てて言っていました?!Δ欷筏饯Δ暑啢槟袱螝莩证沥证辘蓼筏?。

      因此,翻譯并不是單純的詞匯堆砌和語法拼接,需要理解語境,領(lǐng)悟原文的含義,否則譯出的內(nèi)容將缺乏色彩,失去吸引力,顯得蒼白無力。

      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也是一種思維活動,思維活動貫穿于翻譯活動始終⑨。中日思維差異對譯文的影響是高年級階段翻譯教學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

      日語學習者普遍認為基礎(chǔ)教學階段的中日翻譯練習非常重要,教學翻譯貫穿于整個日語教學過程之中,有助于語法知識的鞏固,不僅能提高翻譯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寫作能力。日語學習者翻譯能力的基礎(chǔ)訓練需要與精讀課程緊密結(jié)合,將翻譯作為一種訓練手段融于教學,驗證教學效果。翻譯練習中的誤譯除了以上幾點原因外,翻譯技巧、母語水平等其他因素與譯文的質(zhì)量也有很大關(guān)系,在此不作詳細研究。

      注釋:

      ①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yè)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3-4頁。

      ②譚秀梅:《專業(yè)英語基礎(chǔ)階段的教學翻譯研究》,《考試周刊》,2008年第9期,第65頁。

      ③何午:《中日語言的若干類型學認知》,《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年第2期,第2頁。

      ④⑥王志國,趙福琪:《現(xiàn)代日語實用語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51頁,第108頁。

      ⑤王忻:《中國日語學習者偏誤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173頁。

      ⑦張軍平:《英漢語法標記手段對比與翻譯中原作內(nèi)部意義的再現(xiàn)》,《外語學刊》,2009年第6期,第157-160頁。

      ⑧張曉帆:《日語中的自動詞意義被動句》,《日語學習與研究》,2008年第6期,第25-30頁。

      ⑨丁娓娓:《英漢語言及思維差異對中國學生翻譯的影響——碩士研究生英漢翻譯誤差的實證分析》,《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9年第2期,第47-51頁。

      猜你喜歡
      外來語助詞日語
      原來它們是“外來語”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韓國語助詞的連續(xù)構(gòu)成與復(fù)合助詞的區(qū)分
      日語中的“強調(diào)”表達研究——以助詞為中心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從中韓外來語發(fā)展看全球化時代外來語對文化的影響
      日語中“間投助詞”與“終助詞”在句中適用位置的對比考察
      長江叢刊(2018年6期)2018-11-14 16:42:08
      江永桃川土話的助詞
      淺析英語外來語的規(guī)范使用
      新聞傳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關(guān)于日語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禄丰县| 泾川县| 涪陵区| 聂拉木县| 台江县| 大同县| 体育| 府谷县| 高州市| 山东省| 剑阁县| 横山县| 固始县| 武胜县| 光山县| 四川省| 甘泉县| 郁南县| 凌海市| 宁蒗| 泸州市| 青龙| 阿坝| 衡阳市| 磐安县| 阿坝| 唐海县| 河北区| 广平县| 黎城县| 新和县| 随州市| 五原县| 陵水| 广州市| 阳新县| 富源县| 玉环县| 长汀县| 东山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