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萊辛的《屋頂麗人》和厄普代克的《A & P》為例"/>
張瑩波
(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英國著名女作家、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和美國當代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以其深廣題材、細膩文風和突出造詣在世界文壇上享有盛譽。作為一棵文壇“常青樹”,萊辛“用懷疑、熱情、構(gòu)想的力量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jīng)驗的史詩”①;而厄普代克用一部部“美國中產(chǎn)階級風尚的經(jīng)典性史詩作品”②描繪了當代美國生活色彩繽紛的畫卷,在那些“關(guān)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小說中有著比歷史書更多的歷史”③??梢?,他們倆都表現(xiàn)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永恒的擔當意識。
萊辛的《屋頂麗人》(A Woman on a Roof,1963)和厄普代克的《A & P》(1961)因刻畫了兩個與傳統(tǒng)完全相悖的新女性形象——穿比基尼泳裝在公寓樓頂曬日光浴的“麗人”和穿著泳裝在超級市場購物的“女王”——而深受當時女權(quán)主義者們的青睞,此后學界仍較多地關(guān)注故事的女性主義思想成分而忽視了對故事中的青少年男主人公的解析和對文本內(nèi)涵的進一步挖掘?!段蓓旣惾恕访枥L了三位年齡不同、閱歷各異的房屋修理工對待一位在公寓樓頂上曬日光浴的女人的不同態(tài)度和言行,具體講述了最年輕的修理工湯姆(Tom)對一個近乎裸體的女人一見鐘情、不能自拔的故事?!禔 & P》講述了在超市當收銀員的薩米(Sammy)因商場經(jīng)理訓斥三位穿比基尼泳裝前來購物的性感少女著裝不體面而毅然辭職的現(xiàn)代版“英雄救美”的故事。事實上,這兩個故事通過男女性別沖突形象地展現(xiàn)了男主人公的生存狀態(tài)、成長歷程和未來圖景,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初葉以英美兩國為主的西方社會生活的空虛無聊、枯燥乏味,以及陳腐守舊的倫理道德對人的天性的壓抑和束縛。事實上,萊辛和厄普代克通過后現(xiàn)代社會中普通人的普通故事來表達他們相同的人文關(guān)懷。
《屋頂麗人》的故事發(fā)生在遭酷暑熱浪襲擊的現(xiàn)代大都市倫敦市中心某街區(qū)的公寓樓樓頂上,而《A & P》發(fā)生在商品經(jīng)濟浪潮沖擊下庸俗無聊的現(xiàn)代美國小鎮(zhèn)波士頓北部郊區(qū)一家超級市場內(nèi)。17歲的湯姆和19歲的薩米為后現(xiàn)代社會里的平凡百姓,作為普通大眾的成員,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很具有代表性。
在《屋頂麗人》中,三名修理工哈里(Harry)、斯坦利(Stanley)和湯姆,代表著老中青三代人:最年長的哈里是道德和權(quán)威的化身;新婚燕爾的斯坦利敏感自我、成熟而且激進;湯姆幼稚無知、輕浮冒失,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如男女之間的矛盾、階級之間的鴻溝等根本不像哈里和斯坦利那樣有清醒的認識。當他們發(fā)現(xiàn)一個穿著鮮紅比基尼的女人在50碼外的另一座樓的樓頂上曬日光浴時,三人表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哈里沉穩(wěn),盡量保持尊嚴;斯坦利先是生氣,后怒火中燒;湯姆起先不說話,一個勁“興奮地咧嘴笑”④,完全不介意哈里和斯坦利對女人“放蕩行為”的批評,“使勁探出身子,想多看到一點”,甚至“滿腦子都被那個幾乎裸體的女人占據(jù)了”⑤。接著,湯姆不顧現(xiàn)實的不可能性和倫理道德的約束愛上了她,完全“不明白他(斯坦利)為什么會這么恨那女人”⑥。后來,“愛情”使他變得自私而且卑劣。為了阻止其他兩人看到麗人,湯姆撒謊欺騙他們,因為“他看見的情景只想自己一個人知道”⑦。當麗人走到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時,湯姆很高興,“他覺得他們兩個看不到她時,她就更屬于他了”⑧?!皭矍椤备箿氛煜肴敕欠牵夯糜X與現(xiàn)實,白日夢與夜間夢相互交錯,“他覺得好像他一直在保護著麗人不讓斯坦利騷擾她,為此她定會感激他。他甚至認為自己與那女人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她會完全接受他的”⑨。最后,當斯坦利的憤怒瀕臨失控、哈里也憤憤不平時,湯姆偷偷登上麗人所在的樓頂,想與她結(jié)識以便名正言順地保護“情人”。
《A & P》中的薩米早熟而且玩世不恭,內(nèi)心渴望自由,只是苦于沒有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他是迫于父母的壓力才當收銀員的,這份枯燥乏味的工作讓他每天面對那些循規(guī)蹈矩、沒有自我的同事們,而超市的??筒皇谴直沙舐?、逆來順受的“家庭奴隸們”⑩,就是尖酸刻薄、斤斤計較的“老巫婆們”。當三個妙齡女郎穿著泳裝、光著腳丫、挺直腰桿輕盈步入死氣沉沉的超市時,薩米好像被注射了一針興奮劑,少女的青春活力、性感著裝、迷人胴體讓他如癡如醉,他立刻愛上她們中的首領(lǐng),封她為女王(Queenie)。當另一位收銀員斯多克塞(Stokesie)貪婪地注視少女的胴體幾乎暈眩而轉(zhuǎn)過頭去時,薩米不屑于他虛偽的克制。當肉柜伙計麥克馬洪(McMahon)用屠夫式的眼光透視少女身體的骨架結(jié)構(gòu),以其庸俗褻瀆人體美時,薩米厭惡他的粗鄙。當經(jīng)理倫蓋爾(Lengel)嚴厲訓斥女孩著裝不檢點破壞商場規(guī)矩時,薩米義憤填膺:“那是你的規(guī)矩,當老板的才需要這樣的規(guī)矩,而有些人要的只是一點點自由而已!”在薩米看來,陰沉古板的經(jīng)理是舊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化身,他所代表的權(quán)威禁錮人們的思想、壓制人性的自由發(fā)展。那些同事和顧客們就是不幸的犧牲品,頑固僵化的思想使他們沒有能力欣賞少女的青春活力和陰柔之美,他不愿意步他們的后塵,過他們那樣的人生,以辭職表達了他的反抗精神。
《屋頂麗人》和《A & P》沒有多少關(guān)于湯姆和薩米家庭背景的介紹,但他們從事的工作表明他們都來自社會下層。可以想象,家庭和父母能夠提供的有益于他們成長的教育幾乎微乎其微。像湯姆和薩米這樣的青少年應該還在學校接受教育,可是他們倆卻過早地踏入社會,挑起生活的擔子。然而,社會這所大學給他們提供了什么樣的啟蒙老師?這些老師教給他們的又是什么樣的知識和經(jīng)驗呢?雖然斯坦利清楚地知道曬日光浴女人代表的有閑階級與他自己代表的工人階級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心里也想自動遠離麗人,可理智終究抵擋不住美色的誘惑,他對麗人大吹挑逗性口哨,拼命跺腳以吸引其注意力,麗人的冷漠和忽視又讓他大肆辱罵其為“蕩婦”,他時而抱怨,時而憤怒,時而詛咒,表現(xiàn)為一個受情欲控制的十足的瘋子。哈里雖然扮演著一個道德監(jiān)督者和權(quán)威維護者的角色,可他不時地表現(xiàn)出自身本能的沖動,和斯坦利、湯姆一起吹口哨、大喊大叫,所以他也不過是一個道貌岸然的長者。哈里和斯坦利沒有也不能給予湯姆任何正確的人生引導,湯姆從他們那兒學到的只有粗野、虛偽和自欺欺人。
薩米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生活在守舊閉塞的小鎮(zhèn),他周圍充滿循規(guī)蹈矩、逆來順受的居民。才22歲的同事斯多克塞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這個有責任心的已婚男人夢想著將來“某個陽光日,也許在1990年,成為一家叫亞歷山德羅夫大帝—彼得羅西基茶葉公司或此類公司的老板”。這說明斯多克塞遵循傳統(tǒng)和社會現(xiàn)實的要求,努力追尋著自己的“美國夢”,扮演著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好職員等中規(guī)中矩的角色。而深受同時代激進青年影響的薩米似乎早就看透了“美國夢”的欺騙性,對周圍的人總是顯出一副譏諷和怨憤的態(tài)度,他反叛傳統(tǒng)道德,憤世嫉俗。作為薩米父母的世交,經(jīng)理倫蓋爾除了老一套說教外,也沒有給予他任何正確的指引和教導:
“你剛才說什么了嗎,薩米?”“我說我不干了?!?/p>
“我想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眰惿w爾說道。
“我清楚你是不知道,”我回道,“但我知道?!薄?/p>
倫蓋爾嘆了口氣,看起來又老又蒼白,但很耐心。他一直是我父母的朋友?!八_米,你做這件事不會是針對你的爸爸和媽媽吧?”他提醒我。
可見,薩米的同事和上司既不理解薩米的言行舉止,也不了解薩米的內(nèi)心世界,而薩米卻很清楚他不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故事結(jié)局的悖離是生活對湯姆和薩米的無情嘲諷。從幻想中覺醒并回歸到現(xiàn)實中來的湯姆和薩米都沒有達到預想的結(jié)果,麗人和“女王”沒有表示感激,更沒有愛慕。湯姆遭到屋頂麗人的斷然拒絕,她像驅(qū)趕一條不受歡迎的癩皮狗一樣驅(qū)逐湯姆:“走開!……聽著!如果你覺得看女人穿著比基尼很刺激,為什么不花六便士坐車去利多呢?在那兒你能看見成打穿比基尼的女人,還用不著爬這么高。”麗人的詰問和接下來的冷漠、忽視令湯姆手足無措。帶著滿腔憤怒,他把自己灌醉了,“醒來時,天灰蒙蒙的。望著潮濕的陰天,(他)心里惡狠狠地想:瞧,老天懲罰你了吧,是不是?老天狠狠地懲罰了你!……天很涼,再沒人上來曬日光浴。如果他們加把勁,今天就能完工”。在《A & P》的尾聲,少女們遭到經(jīng)理的詰難而匆匆逃離超市,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而薩米則被孤零零地遺棄在商場外面,茫然不知所措。他禁不住回頭去看自己曾工作過的崗位,經(jīng)理正站在那兒收銀,看到經(jīng)理灰暗的臉和僵直的背,想到自己日后艱難的處境,薩米的心情不覺沉重了起來。不言而喻,深深的挫敗感給湯姆和薩米帶來的是深深的失落、孤獨、空虛和悵惘。
顯然,湯姆和薩米都經(jīng)歷了一定的心理成長過程,他們起初的天真幻想和實際結(jié)局之間的巨大反差使他們獲得了喬伊斯式的頓悟:湯姆在后悔中回歸本來的生活狀態(tài),繼續(xù)干他的修理工作;而薩米在后悔中明白他今后的人生之路會更艱難。雖然這次人生中荒唐可笑的經(jīng)歷使他們完成了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意識到各自性格方面的缺陷——沖動、冒失、好自我表現(xiàn)等,但他們?nèi)匀徊粔虺墒欤鎸ξ磥淼娜松?,沒有明確的目標。此時的湯姆和薩米都意識到了階級間、性別間的不平等,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改善、消除那種不平等;他們也都見證了兩性關(guān)系的緊張、對立,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緩和那種緊張感和對立感??梢哉f,湯姆和薩米是后現(xiàn)代主義小說塑造的典型人物,他們自我意識模糊,對自我本質(zhì)的探索缺乏明確的目的。萊辛和厄普代克通過這種“半開放式的結(jié)局”——主人公看似醒悟?qū)崉t迷惘來顛覆傳統(tǒng)的積極的成長模式,如狄更斯(Dickens,1812—1870)《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中的匹普(Pip),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哈克貝利芬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的哈克(Huck)和斯蒂芬·克萊恩(Stephen Crane,1871—1900)《紅色英勇勛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中的弗萊明(Fleming)等都在歷經(jīng)人生磨難后走向更完善的人性,而湯姆和薩米的茫然迷失只能說明在物欲至上、功利為先的后現(xiàn)代社會中青少年個體成長之艱難。
萊辛和厄普代克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用文學作品來關(guān)注當代社會的焦點問題和現(xiàn)代文明的走向?!段蓓旣惾恕泛汀禔 & P》體現(xiàn)了他們對英美女權(quán)運動的深刻反思,對后現(xiàn)代社會中的兩性關(guān)系的悉心審察。后現(xiàn)代社會對物質(zhì)主義的日益崇尚嚴重影響著年輕的一代人,男女愛情也被罩上功利主義的陰影,湯姆和薩米表現(xiàn)出的自私、偏見、孤獨、野心和淺薄等都說明他們已然深受其害。他們對女人的內(nèi)心世界一無所知,他們的自以為是、盲目自信無不體現(xiàn)了大男子主義思想。
湯姆自我意識淡薄,早已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男權(quán)社會的男尊女卑思想。他和哈里、斯坦利都認為男性是這個社會的主體,是強者,在性別上擁有絕對優(yōu)勢,而女性作為男性的附庸和陪襯,是弱者,她們應順從男性的領(lǐng)導,感激強者對弱者的保護,決不能做任何“有傷大雅之事”。當男人關(guān)注女人時,女人應該唯命是從,向男人獻嫵媚和殷勤。三位修理工對待屋頂麗人的態(tài)度代表著男權(quán)社會對待女性的態(tài)度。哈里和斯坦利對麗人存有極大的偏見,認為她穿著比基尼有傷風化,是放蕩行為。湯姆雖然沒把麗人看成“蕩婦”,但他把她看作是供人觀看、欣賞、把玩的漂亮玩偶,美麗的“封面女郎”。溫柔可人的女郎不斷出現(xiàn)在他的幻覺和美夢中以致于他深陷愛情,不能自拔。對兩性關(guān)系、女性命運有著深刻的研究和探索的萊辛認為,“人類社會由男性和女性組成,無論是男性統(tǒng)治女性還是女性統(tǒng)治男性,都是片面的過激行為……只有兩性間相互支持、和諧共處才是女性乃至男性實現(xiàn)自由、幸福生活的唯一出路”。故事中的屋頂麗人個性張揚、觀念前衛(wèi),敢于忽視男性權(quán)威,而三個大男子主義者則強力要求麗人服從并接受他們,雙方都很極端,關(guān)系劍拔弩張,不用說這于雙方都沒有好處。通過《屋頂麗人》,萊辛意欲表達這樣的想法:兩性和諧的前提是男性須改變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思想,女性則要放下假清高的架子,避免自我中心主義。只有男女雙方都意識到各自的缺點,正視并努力改正之,兩性關(guān)系才能走向正常,人類社會才能和諧融洽。
同樣,薩米對“女王”美貌的貪戀也是俗不可耐的。他本能地被少女的性感胴體吸引,興奮地一時竟忘記了手頭的收銀工作,還出了差錯。他毫無顧忌地窺視她們肌體的每個部位,向讀者生動地描述他眼見的少女圖景,然而字里行間卻透出他對女性的輕蔑、嘲諷和歧視。他嬉稱那些順從夫權(quán)統(tǒng)治的婦女為“家庭奴隸”、“溫順的羊群”、“驚恐的豬玀”;嘲諷那些斤斤計較的婦女為“收款機監(jiān)視者”、愛挑毛病的“老巫婆”。即使對三位貌若天仙的少女,他也不無譏諷地說道:“姑娘們的心是永遠叫人揣摩不透的。(你真的以為她們在用心思盤算著什么嗎?或者只是像只玻璃罩里的蜜蜂那樣,東闖西撞呢?)”盡管“女王”一臉假正經(jīng),她的脖子和雙肩談不上完美,薩米還是流露出對她的愛戀。厄普代克是個男性作家,他20世紀80年代前的小說很少有女性主人公,為此他還被女性主義批評家扣上“厭女癥”的帽子。但是《A & P》從側(cè)面反映了厄普代克對60年代新女性的看法,傳達出他對現(xiàn)代女性意識以及時代熱潮的關(guān)注。故事中的泳裝少女追求女性自然存在的權(quán)利,以前衛(wèi)的方式挑戰(zhàn)男權(quán)、反抗傳統(tǒng),這顯然是女權(quán)運動帶給她們的影響,對于傳統(tǒng)道德觀念和習俗禮儀根深蒂固的小鎮(zhèn)居民,她們的行為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然而,厄普代克對她們可嘉的勇氣予以肯定的同時,更多的是嘲諷她們由粗俗審美觀反映出來的膚淺無知,她們追求外表時髦,標新立異,卻不懂內(nèi)在美的養(yǎng)成,這造成她們?nèi)烁裆蠘O大的缺憾。
英美女權(quán)運動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風雨后,派別眾多,觀點激進,有些甚至相當極端,對西方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從麗人和“女王”的行為可窺見一斑。然而萊辛和厄普代克筆下的男性似乎巍然不動,他們并不在意什么女性權(quán)利,在公共場所仍不尊重女性,他們依然我行我素,欲像父輩那樣以征服或制服女性來獲得所謂的男性尊嚴。湯姆和薩米代表著青少年一代男性、未來人類社會的一部分,他們的言行確實令人深思。因此,兩位小說家似乎在問這樣一類問題:在一個越來越非人化的世界中,人們應該如何探究人性化的內(nèi)涵?后現(xiàn)代社會的女性在以“自為”的方式追尋自我、表現(xiàn)自我(盡管形式有些過激),廣大男性應該如何表現(xiàn)?時刻關(guān)注人類命運的萊辛和厄普代克似乎提供了這樣的建議:女性應當內(nèi)外兼修,以上佳的修為和涵養(yǎng)在兩性關(guān)系的改善方面起更大的作用;男性至少可以學習女性敢于嘗試新生事物的勇氣,正視過去,拋棄以往錯誤的觀念,努力尋求理解,發(fā)現(xiàn)自我,確認自我。只有男性拋棄大男子主義思想走向自我完善,女性收斂咄咄逼人的氣勢走向自我完美,才可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兩性互動和人與人之間的穩(wěn)定關(guān)系。這應該是萊辛和厄普代克在《屋頂麗人》和《A & P》里要表達的另一層潛在意義。
《屋頂麗人》和《A & P》反映了年輕一代人的生存、成長與發(fā)展之艱辛不易。萊辛和厄普代克特別關(guān)注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而道德觀念、宗教力量卻日漸衰微的后現(xiàn)代社會里成長著的年輕一代,湯姆和薩米今天的迷失也許會導致他們明天的孤獨。兩位小說藝術(shù)大師正是預見到了后工業(yè)時代人類將面臨的共同困惑——孤獨,才通過各自的文學作品來傳遞他們對自己所處社會中出現(xiàn)的內(nèi)部精神分裂端倪的憂慮和警惕,表達他們對人與他人,與生活,與社會之間和諧共融的美好愿望。
注釋:
①解華:《記2007年諾貝爾獎得主多麗絲·萊辛》,《譯林》,2008年第1期,第205頁。
②錢滿素:《社會的變遷 人生的迷惘:厄普代克和“兔子三部曲”》,見錢滿素主編:《美國當代小說家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393頁。
③侯毅凌:《約翰·厄普代克的〈馬人〉與〈兔子闊了〉》,見吳冰、郭棲慶主編:《美國全國圖書獎獲獎小說評論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141頁。
[參考文獻]
[1]陳曉明.后現(xiàn)代主義[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2]葉勝年:西方文化史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