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玲
(東明縣第一中學(xué) 山東 東明 274500)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必修2》第五章第二節(jié)“質(zhì)點在平面內(nèi)的運動”,以蠟塊的運動為例,講述合運動與分運動的概念以及介紹一種處理復(fù)雜運動的方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在討論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時,有些教師試圖給出一個讓學(xué)生信服的理由.但筆者認為其做法有些不妥,在此提出質(zhì)疑.
事先,在一端封閉、長約1 m的玻璃管內(nèi)注滿清水,水中放一個紅蠟做的小圓柱體,將玻璃管的開口端用橡膠塞塞緊.然后,交給學(xué)生一塊秒表,讓他們記錄蠟塊的運動時間,教師在前臺演示.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玻璃管倒置,并保持豎直不動,觀察蠟塊勻速上升,測出運動時間;
第二步,再一次將玻璃管倒置,在蠟塊上升的同時,使玻璃管緊貼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勻速移動,看到蠟塊相對黑板沿一條傾斜直線運動.再測出運動時間,與前次測量結(jié)果比較,發(fā)現(xiàn)兩次時間幾乎相等.
重復(fù)上述操作幾次,均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于是,合運動與分運動具有“等時性”被證實.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么是合運動與分運動.課本上沒有明確提出“合運動”“分運動”的概念.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二節(jié)“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有這樣的闡述:“在這個實例中,蠟塊沿玻璃管的運動和它隨著玻璃管向右的運動,都叫做分運動;而蠟塊相對于黑板向右上方的運動叫做合運動.” 由此可見,合運動是指在具體問題中,物體實際所做的運動;而分運動則指實際運動在某一方向具有的運動效果.我們不難得出,合運動與分運動同時開始,同時進行,同時結(jié)束,經(jīng)歷的時間相等;二者緊密相關(guān),不可分割.
然而,上述做法把“分運動”與“合運動”“剝離”開來,分兩步進行.實際上,這已經(jīng)是前后兩個不同的運動過程了,怎么可能構(gòu)成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guān)系呢?又怎么能以此證明合﹑分運動具有“等時性”呢?筆者認為,這一做法沒能正確理解“合運動”與“分運動”的概念,因而也誤解了“等時性”的確切含義.另一方面,還會使學(xué)生產(chǎn)生“分運動是從合運動中分離出來的運動”的錯誤觀點.這個實驗只能證明一點:第二步中蠟塊在豎直方向的分運動和第一步中蠟塊的運動規(guī)律是一樣的.此外,不能表明什么.事實上,說明合、分運動的“等時性”完全沒有必要這樣煞費苦心,只需要觀察蠟塊的實際運動就可以了.我們看到,在蠟塊開始沿斜線運動時,它就開始沿玻璃管豎直上升;當蠟塊的運動停止時,豎直和水平兩個方向的分運動也就結(jié)束了.這樣做既簡單易行,又有說服力,而且尊重科學(xué)概念本身,同時能使學(xué)生對“分運動是物體的實際運動在某一方向上的效果”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