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巧琴 劉燕 王志穩(wěn)
結腸造口術是外科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據估計,我國每年新增永久性腸造口患者約10萬例,目前累計約100萬例[1]。造口術雖然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由于結腸造口在腹壁上建造永久性的人工肛門,改變患者原有的正常排便方式,嚴重影響患者的外在形象和日常生活,給患者的生理、心理帶來巨大的痛苦和壓力。自尊是評價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較高自尊水平的患者表現出較低的焦慮水平和更高的生活滿意度[2]。應對方式是個體面對各種應激事件時出現的,相對穩(wěn)定的應對行為和認識活動,采用不同的應對方式,可加重或減輕患者的身心癥狀[3]。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腸造口患者的自尊狀況及其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為今后更好地開展造口護理工作提供依據。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在北京市6所三級甲等醫(yī)院門診和北京市造口協(xié)會選擇接受結腸造口術1個月以上的患者66例進行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法,發(fā)放問卷66份,回收6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64份,有效率97.0%。問卷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2.1 一般情況:此問卷由研究者本人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職業(yè)等人口社會學資料及造口時間、排便方式、造口護理等造口相關資料。
1.2.2 狀態(tài)自尊量表(State Self-Esteem Scale,SSES):由Heatherton 和Polivy[4]于1991年編制而成,研究者本人將其譯成中文。量表分3個維度,其中行為自尊7條、社會自尊7條、外表自尊6條,共計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4分,4級評分,維度分、總分均按百分制進行標準化,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其中25~50分為低水平,51~75分為中等水平,76~100分為高水平。翻譯后量表的內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為0.84,重測信度為0.90。
1.2.3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由解亞寧[3,5]編制,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其中積極應對12個條目,消極應對8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3分,4級評分,最后分別計算積極應對、消極應對各條目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采用的應對方式越多。該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9,內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為0.90。量表編制者對中國848例正常人研究的結果顯示,積極應對維度平均分為(1.78±0.52)分,消極應對維度平均分為(1.59±0.66)分[3,5]。
所有資料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錄入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的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有:①描述性統(tǒng)計:如均數、標準差、率、構成比;②單因素相關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等。
64例造口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3.98±12.16)歲,其余情況見表1。
?
?
64例造口患者的自尊平均分為(68.95±8.16)分,其中低自尊者1例(占1.5%),中等自尊者52例(占81.3%),高自尊者11例(占17.2%)。三個維度的得分依次為:行為自尊(72.49±9.24)分,社會自尊(66.69±10.61)分,外表自尊(57.81±8.39)分。
由表3可見,造口患者的積極應對方式得分高于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由表4可見,造口患者的自尊得分與積極應對得分、年齡呈正相關(P<0.05或P<0.01);與消極應對得分呈負相關(P<0.05)。
另外,經t 檢驗、方差分析發(fā)現,退休或離職患者的自尊得分(71.83±7.95)比在職患者的自尊得分(64.10±8.28)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2.93,P =0.005);不同性別、婚姻、子女狀況患者自尊得分的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自尊是一種包含著個體自我認知的價值判斷,是個體對自身價值、重要性、意義和成功的積極情感體驗[6]。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組造口患者自尊平均分為(68.95±8.16)分,有81.3%的患者自尊水平處于中等水平,遠低于Heatherton[3]等在大學生中所做的測量及Chang等[7]在腦卒中患者中測量的結果。進一步分析發(fā)現,造口患者的外表自尊得分最低,僅為(57.81±8.39)分,社會自尊得分次之,為(66.69±10.61)分。
外表自尊主要反映個體對自己外表的滿意程度,而社會自尊與個體對社會評價的愿望、意識等高度相關[4]。腸造口患者由于切除直腸與肛門,在腹壁上造口,改變了身體原有的外表和排泄方式,有的患者甚至視自己為骯臟的、毫無吸引力的殘疾者,對自身的外在形象不滿意,導致患者的外表自尊下降。由于受造口的影響,患者常常擔心排泄物泄漏、造口袋膨脹、有異味等,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會有緊張、羞恥、恐懼等復雜的心理,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負性評價,導致社會自尊的下降。加上本次調查的大部分患者造口時間較短,低于1年,對于造口的存在、造口的護理工作尚不是非常適應,60%以上的患者尚需要他人協(xié)助完成造口護理,這種對他人的依靠也會造成患者對自己評價的下降,從而導致自尊總體水平的下降。
因此,護理人員要關注造口患者的自尊情況,引導患者正確面對造口,消除對造口的回避與懼怕;同時,給患者必要的知識支持和護理技術指導,使患者能更好地護理造口,增加自我價值感的正性體驗,從而提高患者的自尊。
應對是個體對現實環(huán)境變化有意識、有目的和靈活的調節(jié)行為。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積極應對方式得分與自尊總分呈正相關(P <0.05),消極應對方式得分與自尊總分呈負相關(P <0.05),說明越是傾向于采取積極主動方式的患者,越能得到來自周圍的支持、化解負性情緒、尋找自己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因而能獲得更多的自信和正性情感體驗,從而促進自尊水平的提高;而傾向于采取消極、回避、退縮應對方式的患者,可能會暫時減輕痛苦情緒,但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從而使問題持續(xù)存在,自信心下降,對自我的認同感和價值感下降,自尊水平降低。
本組患者積極應對得分為(2.00±0.44)分,高于國內常模水平,提示造口是一個比較大的應激源,造口患者能比較積極和主動地面對造口相關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此時,護理人員如能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導,傾聽患者的煩惱,準備一些與患者情況相似的成功例子供其借鑒,鼓勵其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將有利于強化患者在積極應對中的愉快感受,減少消極應對的應用,提高自尊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腸造口患者的自尊水平與患者的年齡呈正相關,說明年齡越大,造口患者的自尊水平越高(P<0.01);退休或離職患者的自尊水平比在職患者的自尊水平高(P <0.01)。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年輕患者多數還在職,隨著原發(fā)病的好轉,必然與外界接觸增多,需要處理比老年人更為復雜的社交關系,也更擔心在公共場合出現前述的造口問題,從而影響社會自尊;而老年人因社交范圍的改變及人生經歷帶給他們的磨練,心智逐漸趨于平和,對社會評價更能處之泰然,更容易接受造口,因此,自尊水平相應較高。
因此,護理人員尤其要關注年輕在職造口患者的心理狀況,可以通過指導家屬和同事給予患者更多的認可、理解和尊重,使患者看到事物好的方面,積極應對,盡量減少消極、逃避行為,從而促進其自尊水平的提高。
自尊是衡量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腸造口患者的自尊水平處于中等水平,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消極的應對方式則可能引起自尊水平下降。提示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必要的知識和技術支持,鼓勵患者積極面對造口及相關問題,減少消極應對,提高自尊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
[1] 喻德洪.我國腸造口治療的現狀與展望.中華護理雜志,2005,40(6):415-417.
[2] 周帆,王登峰.外顯和內隱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19(3):197-199.
[3] 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
[4] Heatherton TF , Polivy J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for measuring State Self-Este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91,60 (6) : 895-910.
[5] 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2):114-115.
[6] 王建平.男女大學生自尊的比較研究.韓山師范學院學報,1998(12):160-164.
[7] Gutman H ,Reiss R. Postoperative course and rehabilitation achievements of colostomates. Disease Colon Rectum, 1985(28) :77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