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山,杜麗榮
(連云港市中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4)
論“陽道實,陰道虛”
曹青山,杜麗榮
(連云港市中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4)
探討“陽道實,陰道虛”的理論淵源及后代醫(yī)家對此理論的發(fā)揮,以及其在解釋人體生理及在指導臨床和養(yǎng)生中的意義。
陽道實;陰道虛;陰陽
“陽道實,陰道虛”出自《素問·太陰陽明論》:“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nèi)。故陽道實,陰道虛。”這一重要理論后世醫(yī)家注解不一。歸納起來有4種:一從天地陰陽解,如楊上善注:“陽為天氣主外,故陽道實也;陰為地氣主內(nèi),故陰道虛也。”張志聰拓展其說云:“陽剛陰柔,故陽道常實,陰道常虛。《系辭》曰:‘陰陽之義配日月’?!栋谆⑼ā吩?‘日之為言實也,常滿有節(jié);月之為言闕也,有滿有闕也’?!币粡年庩柫?jīng)之氣解,如馬蒔云:“人身本與天地相參,故天在外主包夫地,地在內(nèi)主承于天。人身六陽氣,猶天氣也,主運于外;人身六陰氣,猶地氣也,主運于內(nèi)。陽運于外者為實,陰運于內(nèi)者為虛?!币粡年庩柕膶傩越?,如日本丹波元簡云:“考上文云‘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nèi)’,則陽剛陰柔之解,于義較順。”一從外感內(nèi)傷發(fā)病解。如張介賓注云:“陽剛陰柔也。有外邪多有余,故陽道實。內(nèi)傷多不足,故陰道虛。”綜合各家的觀點,于義皆通,但丹波元簡的注解更能幫助我們加深對“陽道實,陰道虛”的理解。
朱丹溪認為,陰陽首先指氣血而言:“氣常有余,血常不足”;以天地、日月分陰陽,“天,大也,為陽,而運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為陰,天之大氣舉之。日,實也,亦屬陽,而運于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者也?!逼浯危俗杂猩碇?,即需要哺乳水谷以養(yǎng),始能增長陰氣,而與陽氣相配,“可見陰氣之難于成”。再者,“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jīng)行”,“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jīng)斷”,“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胺蛞躁帤庵桑还┙o得三十年之視聽言動,已先虧矣”。況人之情欲無涯,“主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于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亦動,動則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矣?!边@些都足以說明“陽有余,陰不足”。其所說的“陽有余”并非真陽有余,只是指邪火易有余而致陰虛陽亢。
張介賓在《類經(jīng)附翼·大寶論》、《景岳全書·陽不足再辨》中指出陽非有余,他從形氣、寒熱、水火三方面論述陽氣之重要性:第一,人之所以通體能溫、之所以有活力、五臟五官之所以變化無窮,無不由于陽氣。相反,當人一死,便身冷如冰,這就是因為陰形在而陽氣業(yè)已消亡的緣故。第二,春生夏長,顯示著陽熱的生化萬物;秋收冬藏,象征著陰寒的缺乏生意。第三,“天一生水”,是水亦由天一之陽而生,故水之所以生物,惟賴其含有陽氣;水之所以能化氣,亦惟陽氣是賴。除此之外,他更引用《內(nèi)經(jīng)》“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和“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等說,以證實陰陽兩者陽居主位。因而他肯定地說:“可見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薄胺碴枤獠怀洌瑒t生意不廣,故陽惟畏其衰,陰惟畏其盛。非陰能自盛也,陽衰則陰盛也。凡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也,陽去則死矣”。他這樣反復申述陽在人體的重要性,以闡明其“陽非有余”的論點。張氏又認為陰氣“正陽氣之根也”,“凡陰氣本無有余,陰病惟皆不足”。清·李中梓亦認為:“在于人者,亦惟此陽氣為要,茍無陽氣,孰分清濁,孰布三焦,孰為呼吸,孰為運行,血何由生,食何由化,與天之無日等矣。欲保天年,其可得乎?”任應秋也對“無陽則無生”(《景岳全書·傳忠錄》)之論極為賞識首肯。他認為“人之生,陽為主”、“陽能生陰,陽來則生,陽去則死,陰氣之進退,皆由乎陽氣之盛衰”,凡陰之病皆因陽動失其和而致,故扶陽為治病要訣。特重心陽之闡發(fā),認為心的功能,以陽為主。
黃元御尊張仲景,重陽氣,力倡貴陽賤陰。認為人之為病“陽盛而病者,千百之一,陰盛而病者,盡人皆是(《素問微蘊·臟象解》)?!庇衷?“人莫不病發(fā)于陰進而病愈于陽長”(《四圣心源·六氣解》),痛斥濫用寒涼傷陽之弊,“陰易盛而陽易衰,故濕氣恒長,而燥氣恒消,陰盛則病,陽絕則死,理之至淺,未尚難知,后世庸愚,補陰助濕,病家無不夭枉于滋潤,此今古之大禍也(《四圣心源·六氣解》)?!薄叭酥ヒ?,火漸消而水漸長,燥日減而濕日增,陽不勝陰,自然之理。陽旺則壯,陰旺則病……陽純則仙,陰純則鬼,抑陰扶陽,不易之道(《長沙藥解》)?!惫P者認為,黃元御應該是扶陽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只是其沒有蔚然成風,直至晚清鄭欽安著書立說,并傳授門人,俟后始成為扶陽學派(火神派)。其代表人物有鄭壽全、祝味菊、吳佩衡、盧鑄之等。鄭欽安言:“萬病皆損于陽氣”(《醫(yī)法圓通卷二》),力倡扶陽抑陰,他說:“不知桂附干姜,純是一團烈火,火旺則陰自消,如日烈而片云無。況桂附于物,力能補坎離中之陽,其性剛烈至極,足消僭上之陰氣。陰氣消盡,太空為之朗廓”(《醫(yī)法圓通卷二》)。其弟子盧鑄之進一步說:“人生立命乃心火、腎陽,故只有補火消陰才能卻病延年。”祝味菊先生亦說:“得陽者生,失陽者死……故醫(yī)家當以保護陽氣為本(《傷寒質難第七》)?!弊J险J為,《內(nèi)經(jīng)》所謂“陰平陽秘”不是指陰陽平衡協(xié)調,而是說“陰不可盛,以平為度;陽不患多,其要在秘”(《傷寒質難第七》)。
“陽道實,陰道虛”是陰陽學說的一個重要觀點。即凡事物之屬于陽者,必須有剛悍、充實、向外、能動等特點;事物之屬于陰者,必須具有柔弱、不足、向內(nèi)、安靜等性質。
“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睂τ谌祟悂碚f,男屬陽,女屬陰。男性常實,女性常虛。道家認為,男為八寶之體,女為五漏之軀。女性一生幾乎一半的時間,都要經(jīng)受經(jīng)、帶、胎、產(chǎn)的困擾,因此其體質常虛。由于雄、雌激素的不同作用,男性一般體格、體力比較強壯,女性比較柔弱?!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氛J為:“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八八,天癸竭,精氣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發(fā)去?!迸泽w格、生殖發(fā)育較男性早,但衰老也早?,F(xiàn)代醫(yī)學證實,女孩青春期發(fā)育較男孩提前2年,因而在青春期早期女孩的生長較男孩快,但由于雌激素還能促進骨骺軟骨的愈合,女孩最終身高反而較矮。女性月經(jīng)初潮比男性首次遺精時間早,但女性50歲即喪失生育能力,男性60歲仍能生育。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衰老的過程中,陰陽二氣經(jīng)歷了一個由盛而衰的轉變,最后“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薄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氛f“年四十,陰氣自半也。”《靈樞·天年》認為:“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fā)鬢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笨梢钥闯觯帤獾乃ネ吮汝枤庖?。從體液含量和睡眠時間的減少可看出陰氣的衰退:體液含量在新生兒可達體重的80%,嬰兒約占70%,學齡兒童約占65%,40歲以后隨著肌肉含量的減少,體液量更加逐漸下降;覺醒為陽,睡眠為陰,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時間逐漸減少,睡眠質量逐漸下降:新生兒睡眠時間為每天20h,2月 ~3歲從18h漸減至12h,5歲 ~7歲為11h,7歲以上至青春期為9h~10h,成年人為7h~9h,老年人減少至5h~7h。俗語云:“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后睡不著”,即是講睡眠質量30歲后逐漸下降之理。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薄瓣枤庹?,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薄胺碴庩栔?,陽密乃故”?!瓣幤疥柮?,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梢?,在人體中,陽氣起主導作用,固護著陰精;陰精須不斷地供給陽氣,陽氣才發(fā)揮其功能。兩者要相互協(xié)調。所謂“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主要是指陽氣強盛充實才能抵御各種致病因素。正如祝味菊先生所言:“抗力之消長,陽氣實主持之。陽氣者,抗力之樞紐也?!薄翱俗嗥絹y祛邪之功者,陽氣之力也。夫邪正消長之機,一以陽氣盛衰為轉歸”(《傷寒質難第七》)。
在許多疾病過程中,陽氣的盛衰對疾病的轉歸和預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心衰、心梗、哮喘、腦血管意外等重病,一旦陽氣虛衰,病情便急轉直下,預后不良。急性心衰患者若喘息氣粗、煩躁有力、心率很快、血壓高,病情雖重,尚有轉危為安的希望;倘若呼吸氣微或時斷時續(xù)、神志模糊、冷汗淋漓、心率急驟下降、血壓很低,往往九死一生。在急性心?;颊?,若心率很快、血壓高,預后較好;若心率慢、皮膚濕冷、休克,死亡率高。對于哮喘患者,若喘息氣粗、哮聲高亢、心率快,積極救治,可化險為夷;若喘息無力、哮聲低微、甚至兩肺聽不到哮鳴音,非常危險。急性腦出血或腦梗死昏迷病人,如果呼吸氣粗、肢體拘急躁動、牙關緊急、二便閉塞、身熱干燥、血壓很高,病情雖重,尚有一線蘇醒的希望;倘若呼吸微弱或時斷時續(xù)、肢體癱軟、張口閉目、二便不禁、身冷汗出、血壓偏低,則回天乏術矣。所以在治病時發(fā)現(xiàn)有陽衰之跡象時,必須及時扶陽,如祝氏所說:“及其既病,則當首重陽用。陽衰一分,則病進一分;正旺一分,則邪卻一分,此必然之理也”(《傷寒質難第七》)。
對于陰陽并虛、氣血兩虧之證,治療宜首重陽氣。正如李中梓所說:“陰陽并需,而養(yǎng)陽在滋陰之上”、“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迸R床上常用的參附湯、獨參湯用于治療失血性休克即是明證。
對于陰虛性疾病,往往是長期虧損,治療很難短期奏效,需要長期持之以恒。正是因為“陰道虛”,有形之陰質難成易虧。
治病時要考慮到性別之不同。對于女性病人,由于經(jīng)帶胎產(chǎn)哺乳的因素,失血較多,體質多虛,不宜過于攻擊,注意補養(yǎng)。
養(yǎng)生當首重陽氣,其次要保精御神?!秲?nèi)經(jīng)》說“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溫”。春夏之際,氣候炎熱,我們?nèi)梭w也陽氣盛于外,躁熱汗出,心煩難耐,很多人貪涼飲冷,如吃冰淇淋,喝冰飲料,吹空調,洗冷水澡,這往往造成腹痛腹瀉、頭痛乏力,就是由于損傷了陽氣的緣故。所以春夏季也要保護陽氣。深秋嚴冬,氣候寒冷,人體也陽虛內(nèi)斂,加衣御寒乃人之常識?!秲?nèi)經(jīng)·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此時盡量少外出,尤其寒冬晨練要適當晚起,不宜劇烈。在急診冬季經(jīng)常接診到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一些老年人鍛煉不得法:冬天天亮較晚,而老年人又早醒在床上睡不著,在室內(nèi)鍛煉又怕影響年輕人休息,因此到戶外鍛煉發(fā)生急性心腦血管病。
要保持陽氣充實,必須神志安寧。因為“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陽氣者,煩勞則張”。祝味菊先生亦說:“吾人仆仆終日,萬事勞其形,百憂感其心,有動必有耗,所耗者陽也(《傷寒質難第七》)?!毙膭?、體勞、房勞皆可耗散陽氣,尤以心勞為最。因為“心為惡源,行為罪藪”,一切行動莫不發(fā)于意識和欲望?!秲?nèi)經(jīng)·上古天真論》早就說過:“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蔽覀円獣r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神清陽旺,盡享天年。
要愛惜精血?!瓣幹鍖m,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人體的陰精來源于飲食五味,調節(jié)好飲食營養(yǎng)對補償陰精至關重要。飲食調和,則機體堅實豐潤;飲食不調,則營養(yǎng)不良或超過陽氣的運化能力而致肥胖、代謝廢物的蓄積。陰液常虧,喝水是滋陰的最好又最簡單的方式。我們經(jīng)常多飲水尤其是好水,有助于降低血黏稠度,促進各種代謝廢物的排出,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結石病等的發(fā)生。各種反常的生活方式、沒有節(jié)制的正常生活都會消耗精血,尤其是性生活過度。冬季不消耗精血,若又能補養(yǎng)精血,來年可少得病,這就是冬令進補的原因。
R221.3
A
1006-3250(2010)09-0754-02
2010-01-11
曹青山(1976-),男,主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從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內(nèi)科、急癥和雜病的研究。E-mail:caoqingshan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