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代有很多小說是描寫男女一見鐘情。《聊齋志異》中也有不少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當屬《王桂庵》和《嬰寧》了?!锻豕疴帧匪鑼懸灰婄娗椋菍ζ降日鎼鄣淖非蠛团c“門當戶對”的對抗?!秼雽帯肥菍γ篮玫那啻骸⒚篮玫娜诵宰V寫的一曲贊歌!一見鐘情是青年男女對抗父母之命,追求自由愛情的美好途徑。
關鍵詞:一見鐘情;平等;人性;對抗
中圖分類號:I207.419文獻標識碼:A
中國古代有很多小說描寫男女一見鐘情,由于封建禮教名目繁多的約束,標榜男女授受不親,男女之間交往很少,他們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父母認為他或她該結婚了,便替他(她)作主尋一配偶,選一個日子,行一個儀式,便是夫妻了??梢栽谝黄鹕?、生兒育女。沒有人問問他們:滿意嗎?喜歡嗎?相愛嗎?正如俗語所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也許是生活中有情人成眷屬的太少了,作家們就在小說里實現著美好的愿望。一見鐘情更成為作家們的最愛。《墻頭馬上》,裴少俊騎在馬上,李千金望過墻頭,他們看了一眼彼此就愛上了。《西廂記》,張生第一眼看見崔鶯鶯就“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兒飛上半天?!边@是一種以外貌互為吸引的愛情,在男女大防的封建時代,青年男女能夠意外見面并彼此喜歡,已是非常幸福了。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描寫了不少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當屬《王桂庵》和《嬰寧》了。
王桂庵,“大名世家子,”剛死了妻子。南游泊舟江邊時,看到臨船有個“榜人女”,就是船夫的女兒,正在繡花,豐姿韻絕。他當時就喜歡上了這位姑娘。于是他大聲吟誦“洛陽女兒對門居”的詩句,故意讓女子聽到,可那女子只是抬頭看了看他,繼續(xù)低頭繡花。王桂庵投一錠金子過去,女子不屑一顧地丟棄到岸邊,王桂庵又“以金釧擲之,”女子沒扔也沒理睬,就像沒看到一樣。這時,女孩子的父親回來了,王桂庵又急又怕,擔心被發(fā)現,女子卻“從容以雙鉤覆蔽之?!备赣H解開纜繩,帶著女兒離開江岸,走了。眼看著心儀的女子漸行漸遠,王桂庵后悔沒有及時把婚事定下來,等醒悟過來趕緊追時,卻已“杳不知其所往?!睆拇耍@位世家公子的主要工作便是尋訪,他甚至買了一條船,住在江邊,“日日細數行舟,往來者帆楫皆熟,而曩舟殊杳?!?/p>
蒲松齡寫繡花女孩兒,寫她的美,更寫她的氣質。用一“韻”字顯示其所具有的內在氣質。這個姑娘非常自重。她謹慎觀察應對萍水相逢的貴公子所作“關雎”之態(tài)。王桂庵吟詩,她只是抬頭看了看,說明她對風雅文人有好感;王桂庵投給她金子,她丟棄掉,說明她有自尊、有骨氣,不受金錢誘惑;王桂庵給她金釧,這時候她父親過來了,她又巧妙地掩蓋了,又說明她的聰慧,她明白這是愛情的信物。王桂庵對這位繡花女子是典型的一見鐘情:開始是喜歡容貌,接著是對人品的欣賞,繼而下定決心求婚,他對繡花女子已不僅僅停留在異性相吸的層面,而是已具有了人格因素,是理性的,嚴肅的,帶有責任感的。
王桂庵對船夫的女兒一見鐘情,日日尋覓,幾近一年。有一天,他夢中到了一個美麗的江村,在一家農舍看到了一樹盛開的馬纓花,看到了日夜思念的心上人??上В€沒來得及說話,女孩的父親回來了,他的夢也醒了。又過了一年,王桂庵到鎮(zhèn)江,居然見到了與夢境中一模一樣的江村,一模一樣的馬纓花。在這里,他真的與他的夢中情人相遇了。他向她“備述相思之苦,且言夢征?!迸焊糁白诱J真地詢問王桂庵的家世,然后問道:“既屬宦裔,中饋必有佳人,焉用妾?”王桂庵趕緊表白:“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娶了?!迸哼@時才說:“果如所云,足知君心?!辈⒏嬖V他,她也一直保留著金釧,拒絕了好幾家求婚者,只為等待送金釧的人來找她。原來一見鐘情的不只是王桂庵,兩人同時都被愛神丘比特的金箭射中了。
盡管心愛的人就在眼前,女孩兒并沒有被幸福沖昏頭腦,而是理智地讓王桂庵趕快去請媒人來,至于想“非禮成耦”,是絕對不行的。封建禮教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經深入人心了。如果沒有媒介,那就是私奔,為世人所不齒的。王桂庵喜出望外,扭頭就跑。女孩兒在身后大喊:“妾蕓娘,姓孟氏。父字江蘺?!边@是多么生動有趣的細節(jié)!一見鐘情的有情人,兩年的尋覓與等待,直到偶然再度相逢,正式談婚論嫁時,兩個人才知道對方的名字!有一部著名電影《魂斷藍橋》,其中一個片斷與此細節(jié)相似極了。男女主角一見鐘情,難舍難分,直到結婚登記,男主角才想起問女主角:你姓什么?這片斷被大家看作經典,大概也是導演茂文·李洛埃的得意之筆。他肯定不知道蒲松齡在300多年以前就已寫過了。
《王桂庵》寫一見鐘情寫得美輪美奐,且富有思想意蘊。一個世家公子對不知姓名、不知身份的貧家女子一見鐘情,留著正妻之位苦苦尋找了整整兩年。而他日思夜想的女子也在等他,為了這無望的等待幾次拒婚。這在當時簡直是愛情的冒險:門不當戶不對;二人互不認識、互不了解;杳無音訊兩年之久。即使在觀念開明、交通方便的今天,面對這樣的愛情,誰又敢保證一定會有結果呢?
這一對年輕人,為了驚心動魄的一瞥,為了怦然加速的心跳,為了短暫而又默契的交流,為了那個不知姓名沒有地址的人,在茫茫人海蕓蕓眾生中,苦苦追尋,癡癡等待,默默祈禱,天天想念。蒲松齡真是厲害,他將愛情描繪得這么不可思議,這么堅如磐石,這么讓人牽腸掛肚!
兩人在飽受相思之苦之后終于意外相逢。相逢一笑,燦若桃花。蕓娘明確地告訴王桂庵必須明媒正娶。他們在愛情里是平等的,在婚姻里也必須是平等的!這理直氣壯的要求,又一次讓我們看到蕓娘高貴的尊嚴。電視劇《大宅門》也塑造了這樣一位姑娘。湘繡本是貧家女,被賣到白家做丫頭。后來與喪妻的白家老爺相愛,老爺想娶她做妾,她卻堅持只做妻不做妾。她要與相愛的人平等,平等地相愛,平等地相守。可見在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里,女子對平等是多么渴望,多么在意!
王桂庵認為以自己顯赫的家世向船夫求婚是很容易的事,便沒有請媒人,只是帶了百金作聘禮就自己去了,沒想到卻遭到蕓娘父親的拒絕。這位貴公子顧不得怕人笑話,不得不請很有地位的親戚出面求婚。這時,他才知道,蕓娘父親不是船夫,而是讀書人。他拒婚正是因為王桂庵以錢財壓人,“仆雖空匱,非賣婚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諒仆必為利動,故不敢附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無錯謬。”蕓娘父親用正直和自尊又給王桂庵上了一課。
一般來說,故事講到兩人結婚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就結束了。蒲松齡卻偏又妙筆生花,添上一段婚后插曲。王桂庵帶著蕓娘坐船回家,煞有介事地開玩笑說:“你是很聰明,可還是上了我的當。我在家里早已有正妻了?!笔|娘再三詢問后臉色大變,急忙奔出,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江水中。蕓娘高貴的人格再次閃光,她寧死也不做妾,她追求平等的愛,不平等,寧可死!蕓娘以死相拼,令王桂庵后悔莫及,為一句玩笑,他失去了摯愛!當然,蒲松齡不是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也不忍心就這樣讓故事結束,而是一波三折,結局仍然是花好月圓,夫妻團聚,原來蕓娘投水后被莫翁救起,認作女兒;蕓娘十個月后產下一兒;后來王桂庵路過莫家,他與蕓娘就破鏡重圓了。
《王桂庵》寫一見鐘情,是對平等真愛的追求和與“門當戶對”的對抗?!秼雽帯芬矊懸灰婄娗?,是對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性譜寫的一曲贊歌!
在古代小說里,美女猶如天宇中的星星,數也數不清。要說哪一個最美,恐怕誰也說不出,環(huán)肥燕瘦,各有所愛,但要說誰笑得最美,當然非嬰寧莫屬。嬰寧是古代小說里笑得最美、笑得最開心的姑娘。難怪王子服對她一見鐘情,寤寐思服。
王子服是一個非常聰慧的書生,“十四入泮”。這一年的上元節(jié),他在游玩時見到了嬰寧,“榮華絕代,笑容可掬,”手里拿著一枝梅花,人花相映,美極了!王子服看呆了,一動不動。嬰寧見他對自己一個勁兒地盯著看,笑曰:“個兒郎,目灼灼似賊!”便扔下花,笑著走了。這花是梅(媒)花,是愛情信物。王子服撿起花,回家害起了相思病。
春天來了。枕底梅花早已干枯,曾與梅花一起出現的笑臉也再沒見到。王子服“懷梅袖中”,開始千方百計尋找拈花人。當他終于在桃花杏花盛開的山村小院又見到嬰寧時,嬰寧正“執(zhí)杏花一朵,俯首自簪?!毙踊ㄋ坪踉诟嬖V王子服幸福的戀愛時光如盛開的繁花就在眼前。嬰寧看到書生“含笑拈花而入,”王子服不敢冒然進門,更不舍得離開,便一直守在門外,從早晨直到日落。
傍晚,王子服被一老婦人迎進門內。敘述得知,老婦人居然是書生的姨媽,嬰寧是姨媽的養(yǎng)女。姨媽熱情地邀外甥“留三五日,”并喚嬰寧來相見。眼前就是心上人,王子服“目注嬰寧,不遑他瞬?!彼吲d極了,幸福感充滿心胸,正如門外春花般絢爛!他肯定沒有聽到丫鬟對嬰寧說的那句:“目灼灼,賊腔未改!”見一面而不相忘的,不光是他王子服??!
第二天,王子服來到花園,嬰寧正爬到樹上摘花,看見王子服來,大聲狂笑,差點從樹上掉下來。王子服從未見過如此場景,勸嬰寧趕緊下來。嬰寧一邊從樹上下來,一邊大笑,不能自止,笑得站不穩(wěn)走不動。好不容易等她停住笑,王子服拿出珍藏的花給她看。嬰寧說:“枯矣。何留之?”王子服說,他保存花是為了表示“相愛不忘”之意。面對款款深情的王公子,狡黠的嬰寧并不接招。她說,這好辦,“待郎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鼻榧钡耐踝臃缓眠M一步表白:“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薄拔宜鶠閻?,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眿雽幚^續(xù)裝傻,問:“有什么不同嗎?”王子服回答:“夜共枕席耳?!眿雽幍皖^想了半天,說:“我不慣與生人睡?!蓖踝臃氐缀苛耍瑡雽幠皇莻€傻大姐?殊不知,聰明的嬰寧正是用憨傻作外衣,假裝聽不懂他的愛情表白,是為了試探他,看看一見鐘情的愛情能否經受得住考驗,能否保持恒久的熱度。
同樣是一見鐘情,同樣是貧家女,同樣面對追隨而來的心上人,嬰寧與蕓娘同樣是非常高興,同時又忐忑不安。高興的是終于等到了那個等待的人,忐忑的是自己在愛人心中究竟是占什么樣的位置。于是,嬰寧和蕓娘都對眼前的愛人進行了“摸底”。嬰寧和蕓娘性格迥異,這“摸底”的方法也就大不相同了。蕓娘穩(wěn)妥、持重,她先表白自己的心跡,然后隔著窗子向王桂庵問清楚她想了解的情況,確認之后,才提出明媒正娶的要求。嬰寧活潑、狡黠,她不露聲色,將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藏在笑和憨里,設計讓王子服一次次表白,直到自己確信他的愛情是真摯的?!懊住钡慕Y果讓大家都很滿意: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在“門前一樹馬纓花”的美麗江村,王桂庵迎娶了蕓娘;在繁花壓枝低的美麗山村,王子服與嬰寧“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了。
嬰寧辭別鬼母,隨王子服回到塵世,結婚、生子。她依然愛笑、愛花。她“濃笑”、“大笑”、“笑處嫣然,狂而不損其媚”,時刻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熱情;她“竊典金釵,購佳種,數月,階砌藩溷,無非花者?!彼且粋€熱愛生活、善于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塵世的生活依然純潔得容不下塵埃:孝敬長輩、承歡膝下的是她;愛護家人、善良正直的是她;懲戒色徒、維護尊嚴的也是她。
嬰寧是蒲松齡最喜歡的人物。他寫嬰寧愛笑,把封建時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不會笑的桎梏打破,可以自由自在地笑,無法無天地笑。他寫嬰寧愛花,讓花伴隨她的人生。梅花做媒,杏花迎婿,繁花映笑靨,花間一美人。他寫嬰寧的真性情,在三從四德肆虐的社會里,沒有封建禮教的毒害,沒有社會習氣的污染,嬰寧潔身自好、自然率真、善良正直、懲惡揚善。在作家心目中,在讀者心目中,嬰寧的形象是完美的,怎不令人一見鐘情!
《青鳳》《紅玉》中的愛也是一見鐘情。
一見鐘情是青年男女對抗父母之命,追求自由愛情的美好途徑。在蒲松齡的時代里,一見鐘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我們的時代,一見鐘情已經與“天長地久”“一生一世”等詞匯一起被冷落一旁了。網絡信息時代,年輕人追求更簡單、更直接、沒有負擔的網絡愛情,追求“不見鐘情”。在網上,一個叫“冰”,一個叫“火”,聊著聊著就愛上了,共同化為一汪水。既然相愛就結婚吧,在網上注冊登記,冰與火成了夫妻。不久,厭倦了,打個招呼,離婚吧!從開始到結束,“冰”與“火”彼此只知道這一點不真實的信息!
愛情惟有真情才顯得可貴。因為真情所以刻骨銘心,因為真情愈顯其美麗。一見鐘情,也是艷麗的愛情之花的一種。
(責任編輯李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