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蒲松齡很愛讀《莊子》一書,深受其思想影響。道家提倡,道法自然、適應(yīng)自然、順應(yīng)自然,主張“萬物與我為一”(天人合一)。《聊齋志異》近500篇,有一半涉及道家及道家思想。蒲松齡是一個大環(huán)保主義者,他愛大自然,呵護大自然,愛動物、植物、一山一水一石。他在《聊齋志異》中,用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用現(xiàn)實和超現(xiàn)實情節(jié),用擬人法把人和大自然和諧統(tǒng)一在一起。人和動物、花草結(jié)為婚姻,組成家庭,繁衍生息,共創(chuàng)家庭幸福。道家主張,恬淡寡欲,修真養(yǎng)性,吐故納新,體育活動,追求健康長壽。他在《聊齋志異》中塑造了許多劍俠義士,這些人武藝高超,仗義疏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救困,體現(xiàn)了道家社會責(zé)任。
關(guān)鍵詞:老子;莊子;無為而治;清靜無為;道法自然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712(2010)03-0123-13
眾所周知,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儒釋道三個宗教思想長期影響著人們。這三個宗教其共同宗旨是勸善的,揚善抑惡,具體形態(tài)則各有不同。儒教提倡“仁義”,即愛人,主張以德為政。釋家以慈悲為懷,講求來世輪回。道教講求長生不老,無為而治。三教在長期社會發(fā)展中,各自取長補短,互相滲透,彼此界限,很難分清。在《西游記》中,三教組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連袂成盟,在古代寺廟中,三教神祗“合署辦公”,共同獎善罰淫?!读凝S志異》也深受三教影響,其宗旨也是勸善,揚善抑惡。蒲松齡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主張積極人世,體現(xiàn)人生價值,一生追求功名,老而不衰。然而他受道家思想影響也很深。一部《聊齋志異》近五百篇作品,我粗略統(tǒng)計,近三分之一篇幅涉及道家思想。蒲松齡的第一位理想,入仕為官,功名無望,入仕不成。轉(zhuǎn)入第二位的理想,則是披發(fā)入山,面向石壁,修道成仙,明知是癡想,借此安慰自己。
道教起源較早,淵源流長。道教最早是一種地區(qū)性宗教文化,它起源于山東,齊文化是它的母體文化。山東地處渤海之濱,面對浩渺的大海,海市蜃樓時常出現(xiàn),往往會使人產(chǎn)生奇妙的遐想,再加上我國巫術(shù)思想的發(fā)展,從而使種種遐想逐漸形成了關(guān)于仙人、仙山、仙島的傳說。人們認(rèn)為除人類社會外,還有一個神仙世界。人類社會的人稱凡人,神仙世界的稱神仙。神仙可以往來兩個世界,凡人則不能,后來發(fā)展凡人可以脫胎換骨,修煉成神仙。黃帝就是其中一個。關(guān)于黃帝修道成仙的傳說,大約漢武帝時就出現(xiàn)了。漢武帝追求長生不老,熱衷得道成仙。方士齊人李少君告訴他,黃帝見到蓬萊仙子,被封為長生不老的仙人。方士齊人公孫卿也告訴他,黃帝雖貴為人間帝王,卻一心修行仙道。在仙人鬼臾區(qū)的引導(dǎo)下,修煉到一百多歲,就能和仙人交往。在荊山下鑄鼎,鼎鑄好后,有龍來接黃帝上天,黃帝騎上龍,他的侍臣后妃跟他一起上了天。學(xué)術(shù)上稱這種地域文化為方仙學(xué)派。方仙學(xué)派又吸收了我國古代巫術(shù),形成了早期原始道教。原始道教是一種禳除災(zāi)異,興致太平的低級政治學(xué)派。古代巫術(shù)主要是技術(shù)層面的操作與實踐,神仙的種種傳說則是寄托于理想和虛幻,內(nèi)容上的浮淺、理論上的匱乏是它的最大缺陷。
關(guān)于老子神化出現(xiàn)較晚,大概在東漢初年,據(jù)漢王阜《老子圣母碑》載:“老子,道也。乃生于無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边呿嵉摹独献鱼憽芬舱f:“老子離合于混沌之氣,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與三光為始終?!崩献右巡皇欠踩?,而成為神靈,與天地同生,成為天地化身。尊崇為“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到東漢桓帝時,黃老崇拜已得到官方認(rèn)可。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著《道德經(jīng)》,倡導(dǎo)道法自然,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逼浜诵乃枷胧菬o為而治?!兜赖陆?jīng)·五十七》,“為無為,則無不治”,“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民自樸?!薄?/p>
“無為而治”,過于偏執(zhí),不可取。《道德經(jīng)》思想內(nèi)容豐富,如辯證思想,事物的兩面性和同一性等,可效法應(yīng)用。老子是春秋人。莊子是戰(zhàn)國人,他繼承和發(fā)揚了老子思想,史稱老莊思想。莊子名周,曾做漆園吏小官,后隱居不仕,過著編席賣席的貧窮生活,度過一生。著《莊子》一書,他發(fā)展老子的無為而治,主張清靜無為,強調(diào)順應(yīng)自然,吐故納新,修真養(yǎng)性,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肚f子·齊物論》淡泊名利,輕視生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齊物論》在《莊子》一書中,寫了許多至人、仙人、圣人,如列子,實有其人,御風(fēng)而行,周游四海。許由,堯要讓位于他,他嚴(yán)詞拒絕,說天下由你治理得好,讓位給我,我就是為名。從以上情況看,老莊思想是一個學(xué)術(shù)流派,與方仙學(xué)派有些同質(zhì)的東西,如仙人長生,方仙學(xué)派吸收老莊思想,充實了理論,克服了理論缺陷,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胺较伞?、“老莊”合流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歷史上一個叫安期生的人,秦始皇東至蓬萊去見他,二人深談三天三夜,臨別贈以黃金不顧而去,贈言秦始皇,一千年到蓬萊來見他。學(xué)術(shù)界說安期生已具備方仙、老莊雙重身份。東漢末順帝時一個瑯砑人叫宮崇,向皇帝獻上一本書說,是一位神人傳授給他的老師于吉得的神書,叫《太平清領(lǐng)書》,就是世傳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這本書里主要講調(diào)和陰陽,興致太平,修心養(yǎng)性,奉天地順五行。后來被張角太平道利用。
蒲松齡喜愛《莊子》一書,編選《莊列選略》一書,在該書“小引”中說,“千古之奇文,至莊,列止矣”,“而要其文洗洋恣肆,誠足沾溉后學(xué)。時文家竊其唾余,便覺改觀”,“余素嗜其書,遂獵狐而取白”。因喜歡《莊子》一書,自然受其影響,他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文學(xué)形式,用現(xiàn)實和超現(xiàn)實情節(jié),將莊子深奧的說理演義化,形象化,明白暢曉體現(xiàn)出來,蒲松齡有批判性地繼承了道家思想。蒲松齡熱愛大自然,他愛自然中動物、植物、一山一石……呵護大自然中一切,他是一個大環(huán)保主義者。如老子說:“道法自然”。莊子說,順應(yīng)自然:“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肚f子齊物論》也就是人和自然和平相處,人要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知識(本領(lǐng))有自然知識,也就是有自然規(guī)律。有人的知識。自然知識大,人的知識小,人的知識要適應(yīng)自然知識,不能強行去改變它。蒲松齡就演義出一個和諧大世界,人和自然萬事萬物和平相處,親如一家。動物、植物使以擬人,用超現(xiàn)實情節(jié),可以和人結(jié)婚,娶妻生子,組成家庭。如狐貍這種動物,在人們心目中是一種壞動物,它狡詐,偽善,偷雞摸狗,人們十分討厭它??墒窃谄阉升g筆下,它經(jīng)過修煉得道成仙,變幻人形,成為美麗的少女,便和藹可親,它助人為樂,好善樂施,見義勇為,聰明睿智,秀外惠中。魯迅說:“多具人情,忘為異類?!比纭读凝S志異·紅玉》篇中狐仙紅玉,與窮書生馮相如邂逅相遇,心心相愛。后被馮相如之父拆散。紅玉不記仇,幫助馮相如娶婦。后馮父子被劣紳欺凌,父死妻亡,遺孤棄于野。紅玉不記前嫌,請虬髯義仙前去相救,自恤其孤。大冤昭雪,抱子回到馮相如身邊,夙興夜寐,“荷鏟誅茅”,“牽蘿補屋”,“剪莽擁警,”“類男子操作”?!俺鼋鹬每椌?,租田數(shù)十畝”。馮相如說:“灰燼之余,卿白手再造”,恢復(fù)家業(yè),一家團圓。蒲松齡說:“非特人俠,狐亦俠也”。再如《小翠》篇,該篇寫狐報恩。御史王太常年幼時因庇一狐免雷霆之劫,狐領(lǐng)其女來,自薦為王之傻兒為婦。小翠美而賢,聰明而機智,多施兒戲之謀,拯救公爹于危難。如王太常政敵王給諫,處處想中傷王太常。正好有人寄信給王太常,誤投于王給諫,大喜,“先托善公者往假萬金,公拒之。給諫自詣公所,公覓巾袍,不可得。給諫伺久,怒公漫,憤將行,忽見公子袞衣旒冕,有女子自門內(nèi)推之而出。大駭,已而笑扶之,脫其服冕而去。公急出,則客去已遠(yuǎn)。聞其故驚顏如土,大哭曰:‘此禍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與夫人操技往。女已知之,合扉任其詬厲。公怒,斧其門。女在內(nèi)含笑告之曰:‘翁無煩怒,有新婦在,刀鋸斧鉞,婦自受之,必不令貽害于雙親,翁若此,欲殺婦滅口耶?’公乃止?!蓖踅o諫上書皇帝,揭王不軌,袞旒作據(jù)?;实蹤z驗,其旒為梁菇心所制,袍則敗布黃袱,皇帝怒其誣告,王給諫充軍云南。王太常由是奇女。如紅玉、小翠,在《聊齋志異》中還有許多,如蓮香、青鳳、鳳仙、舜華、鴉頭,她們衣食無愁,為了愛情來到人間,按照自己的愿望選擇自己心愛的丈夫,她們反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戀愛。這些狐仙女,以仁愛的善良,超拔高尚的品德,高妙的仙術(shù),處處閃爍著仁厚和智慧的光輝,得到人們廣泛的信任。
虎和狼是兩種兇殘的野獸,蒲松齡用擬人手法,以超現(xiàn)實情節(jié),賦予人性,呵護有加?!囤w城虎》寫一老嫗,年七十,只一子,入山被虎所噬。老嫗鳴于官,在神人幫助下,虎投案自首,愿為其子奉養(yǎng)老母,“遲旦”啟扉,則有死鹿,嫗貨其肉革,用以資度,自是以為常,“時唧金帛,擲庭中,嫗從此致豐裕,奉養(yǎng)過于其子”。嫗死,虎來吼于堂?;⒊闪x虎。《二班》也是寫虎。針灸大夫殷元禮,為一虎治病,后被狼群圍困將死,虎來相救,邀至其家,酒肉相待。《毛大?!穼戓t(yī)生毛大福為一狼治病,后毛大福犯事蒙冤,狼百般設(shè)法相救。
老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動物,為人類所不齒。蒲松齡筆下的老鼠,也可以與人共同組織家庭,一起幸福生活。《阿纖》篇寫一鼠仙深夜為一商販提供食宿,從而引出一段人鼠相愛的故事。鼠仙女楚楚有情誼、善良、寬厚、善積蓄,夫妻恩愛,家景日富,家兄以為妖,令丈夫時恤其兄,終老無他異?!痘ü米印菲獙懸话呜暽灿纵?,在華山曾買一獵瘴而放之,后安愛上瘴女,幾經(jīng)周折,瘴女抵死相救,愿壞道代安死,情節(jié)曲折跌宕,滿含親情和愛情,銜恩結(jié)草,感人至深。
寫蜜蜂有兩篇《綠衣女》、《蓮花公主》?!毒G衣女》寫蜜蜂綠衣長裙,端妙無比,聲細(xì)如蠅,宛轉(zhuǎn)滑烈,被于生從蛛網(wǎng)中救出,身蘸墨汁,走作“謝”字,振衣穿窗而去,情節(jié)傳神入趣?!渡徎ü鳌犯]旭夢中被人召去做了駙馬,忽然妖至,救公主逃至自己家中,原來是一窩蜜蜂,給蜜蜂建造新舍,蜜蜂釀蜜,有益于人類,經(jīng)書生相救得以存活,寫得至情至理。
蛇也是一種令人生畏的動物,但《蛇人》篇寫蛇也通人性,玩蛇之人將蛇放歸山林,久后相見,呼名“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從諫如流,“更囑一言,深山不乏食飲,勿擾行人”,“一蛇垂頭,似相領(lǐng)受……”。蛇吃田間小蟲,尤食鼠類,人多惡之,使之教育,也能改惡從善a寫小動物最傳神入畫是《促織》和《素秋》。《促織》寫蟋蟀身輕敏捷,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端厍铩菲獙憰~嗜于書,是一種少見的小動物,書魚仙子素秋,身形端妙,樸素大方,知情達理,人見人愛。蒲翁說:“禮緣情制,情之所在,異族何殊也?”
寫魚類和人類相互關(guān)愛,賜婚贈寶,著名的有三篇:《西湖主》、《白秋練》、《八大王》?!段骱鳌分黝}報恩。書生陳弼教,家貧,從副將軍賈綰作記室,偶過洞庭,賈綰射中一條大魚,系于桅間。陳請放之,并敷以刀圭。原來這條大魚是湖君妃子。后陳復(fù)經(jīng)洞庭,舟復(fù)沉水,脫危又闖入王苑,幾經(jīng)艱險,報恩賜婚。龍女日:“妾從龍君得長生不老術(shù),愿與郎共之?!狈绿苽髌妗读銈鳌??!栋浊锞殹穼戶~仙白秋練與慕生共同愛好吟詩,互成愛慕。在神人指點下,克服萬難,結(jié)為伉儷?!栋舜笸酢穼憰T生,放生一只大鱉,后鱉仙贈馮生鱉寶,后又索回,怕過之有害恩主,萬事有個度,充滿人情。
鳥是人類的朋友大部分人都愛鳥,蒲松齡也寵愛有加,在《聊齋志異》中著名的有四篇:《竹青》、《阿英》、《鴿異》、《鳥語》,寫愛鳥、護鳥?!吨袂唷菲獙戻B仙竹青,寬厚大方,赤情于丈夫,在丈夫困頓將死,百般營救。書生魚客也篤情竹青,終老無猜?!栋⒂ⅰ穼懸畸W鵡也類竹青,重約篤情,重義守諾。后被大伯猜疑,絕然離去,偶回來看望情深的丈夫和義重的嫂嫂,為貍貓所傷,“始漸醒,自以喙理其翼”,“飛繞室中,呼曰:‘嫂嫂別矣,吾怨玨也’,振翼遂去?!薄而澁悺穼?zhàn)B鴿愛鴿,“鄒平張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經(jīng)而求,務(wù)盡其種。其養(yǎng)之也,如保嬰兒。冷則療以粉草,熱則投以鹽顆。鴿善睡,睡太甚,有病麻痹而死者,張在廣陵,十金購一鴿,體最小,善走,置地上盤旋無已時……夜置群中,使驚諸鴿,可以免痹股之病”。有良種,愛惜臻至。戚好相求,不以贈人,有長輩索求,贈之而烹之,悔恨不已?!而B語》寫鳥知災(zāi)異,有人懂鳥語,早報之,人可防范?!读凝S志異》中還寫了一些小動物,茲不贅述了。
蒲松齡愛護動物,也愛護花木?!读凝S志異》中《香玉》、《葛巾》兩篇,是寫花仙與人戀愛的故事。英國美學(xué)家王爾德曾說,把女人比作花是天才,那蒲松齡把花與人相匹配結(jié)婚生子更是天才?!断阌瘛穼憤魃较虑骞侔啄档は膳?,為讀書宮中的黃生篤情所感動,與黃生結(jié)為夫妻。后被一惡少移走而死。黃生天天臨穴憑吊,時時澆溉,感動花神賜還香玉。黃生病卒魂隨香玉,生化牡丹一株于白牡丹旁。蒲松齡評論說:“人不能貞,情之不篤耳!”《葛巾》寫書生常大用癖好牡丹。曹州牡丹甲齊魯。二月即寄住曹州,徘徊園中,目注句萌,為花神感動,以身相許。后常大用疑為妖,憤然離去,衛(wèi)護人權(quán)。最代表蒲翁愛護花草的代表作是《絳妃》,又名《花神》。
春節(jié)過后,大地回春,風(fēng)和日麗,萬物復(fù)蘇,百花盛開,斗奇爭艷,松柏空翠,散發(fā)著濃郁的幽香,沁人肺腑。蝶去蜂來,小鳥跳躍嗚叫于林間。春意融融,朝氣盎然,一派大好春光。倏然,狂風(fēng)驟至,逞強于原野,咆哮于山巔,怒號于森林,肆虐于河畔。此時此刻,黃塵滾滾,天地異色,滿目凋敝,處處殘枝斷梗,落英紛紛滿地,蜂蝶斂跡,百鳥走避。風(fēng)景大煞,不同往昔,這種情景是春天經(jīng)常看到的情況,這是誰之罪?狂風(fēng),古人多次有過抱怨和痛恨,痛恨之余,往往發(fā)出心酸的嘆息,幻想有朝一日,制止狂風(fēng)之踔厲?!读凝S志異·花神》篇就是這一愿望的佳作。
蒲松齡四十歲左右,館于西鋪畢家,館東是淄川名宦畢際有,他是一個文雅之士,很欣賞蒲松齡的才華,以禮相待。蒲松齡頗知知遇,很尊敬他。彼此默契,交情篤甚。《絳妃》開頭說:“癸亥歲,余館于畢刺史公之綽然堂。公家花木最盛,暇輒從公技履,得恣游賞。”癸亥歲,康熙22年(1683),是年蒲松齡44歲。《絳妃》用擬人法,富有浪漫色彩,文筆優(yōu)美,構(gòu)思新穎,淋漓酣暢。作者夢中被花神召去,設(shè)宴相求,“妾,花神也。合家細(xì)弱,依棲于此,屢被封家婢子,橫見摧殘。今欲背城借一,煩君屬檄草耳。”封家婢子指風(fēng)神,古人說風(fēng)姓封,女姓稱風(fēng)姨。有個叫尤西堂的古人,寫過一篇《花神彈封姨》文,蒲松齡很可能在此文的啟發(fā)下,寫成《絳妃》篇的。
該文是蒲松齡為花神寫的一篇討風(fēng)神的檄文,文章分三段。用駢文寫成,用典很多,較難懂。文章開頭點明狂風(fēng)的卑劣性格,“飛揚成性,忌嫉為心;濟惡以才,妒同醉骨;射人于暗,奸類含沙。”狂風(fēng)雖心胸窄狹,嫉賢妒能,但受到歷史上的多名帝王的寵幸,如舜帝、楚王、漢武帝。舜帝:“南風(fēng)之熏兮,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fēng)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彼斡瘛讹L(fēng)賦》:“發(fā)明耳目,寧休便人,此大王之雄風(fēng)也?!贝笸踔赋酢h高祖曾寫《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起兮塵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回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睗h武帝《秋風(fēng)詞》: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花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得忘。因而“怙寵日恣”,“肆虐無忌”。
第二段歷數(shù)狂風(fēng)之狂悖行徑和造成的罪惡后果。開首指責(zé)狂風(fēng)經(jīng)??袼劣谏搅?,咆哮于大江,“倏向山林叢里,假虎之威;時于滟預(yù)堆中,生江之浪?!变贊硕?,三峽中一處礁石,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夏秋水漲沒入水中,往來船只經(jīng)常觸礁沉沒。更有甚者,“吼奔而至,瓦欲為飛”,“揚塵播土,吹平李賀之山;叫雨呼云,卷破杜陵老屋”。李賀唐代詩人,有詩句,“南風(fēng)吹山作平地”。農(nóng)人衣履被吹亂,無法耕作,游人帽子被吹掉,失去興致。至于花木更慘,“姊妹俱受其摧殘,匯族悉為其蹂躪”,“朝榮夕悴”,而狂風(fēng)毫無顧忌,“仍趾高氣揚,發(fā)無端之踔厲”。花神憤怒喊出“免荼毒于何年?”。
第三段寫花神發(fā)出號召,組成娘子軍,同仇敵愾,背城借一,與狂風(fēng)決一死戰(zhàn)?!罢Q告芳鄰,學(xué)作蛾眉之陣。”號召團結(jié)起來,“凡屬同氣,群興草木之兵。”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有志氣和決心?!澳云蚜鵁o能,但須藩籬有志?!眲訂T同情者,共同戰(zhàn)斗,“鶯儔燕侶”。“蝶友蜂交”,“共發(fā)同心之誓”。要在湖旁河畔,抓緊練兵?!翱山虘?zhàn)于昆明”,昆明即泛指泊。還要在園林處演習(xí),“桑蓋柳旌,用觀兵于上苑”。到那時“東籬處士”陶淵明,“亦出茅廬”,為我們出謀劃策;“大樹將軍”馮異,“應(yīng)懷義憤”,為我們臨陣指揮,到那時候就可以“殺其氣焰,洗千年粉黛之冤;殲豪強,銷萬古風(fēng)流之恨!”有人說蒲松齡因其東家家人多有不敬而寫此文,還有說蒲松齡為許多女人遭受不平而發(fā),我認(rèn)為應(yīng)就文論文,不必牽強附會,該文旨在提高人們生態(tài)意識,防風(fēng)治風(fēng)。篇首開宗明義,提出“背城借一”,決心像打仗一樣。篇末又強調(diào)“興草木之兵”,廣植草木,同時還提醒人們要愛護“鶯儔燕侶”,“蝶友蜂交”,她們都是人們的朋友?!疤m橈桂楫,可教戰(zhàn)于昆明?!碧栒偃藗冊诤优院?,廣植樹木花草,“桑蓋柳旌,用觀兵于上苑”,像皇家上苑和達官貴人的園林那樣,整年樹木蔥籠,繁花似錦。陶淵明晉代詩人,馮異漢代將軍,都是歷史上熱心植樹愛花的著名人物。廣植樹木,愛護花草,就能保持自然生態(tài),給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道教追求長生,其實就是追求健康,延年益壽。老子提倡,無為而治,避世索居,恬淡寡欲,修真養(yǎng)性,說什么守靜篤,致虛極,玄覽抱一。莊子提倡清靜無為順應(yīng)自然,淡泊生死,后來道教繼承和發(fā)揚了“老莊”這些思想?!肚f子·刻意》:“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天行,此養(yǎng)神之道也’?!庇终f:“吹響呼吸,熊經(jīng)鳥伸,為壽而已,此導(dǎo)引之術(shù),養(yǎng)形之人,彭祖壽者之所好也?!焙髞淼兰覍B(yǎng)神(心)養(yǎng)形為壽的思想成為主要內(nèi)容,特別吐故納新,追求長生,成為主要內(nèi)涵。在《聊齋志異》中多有表現(xiàn)?!秿魃降朗俊菲骸翱v不能得長生術(shù),或小有傳習(xí),亦可慰求教之心?!薄段骱鳌罚骸版獜凝埦瞄L生訣,愿與郎共之?!薄栋子谟瘛罚骸俺鲆痪硎谏?,皆吐納之術(shù),多所不解,因以迂緩置之,他日謂生曰:‘曩所授,乃《黃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封三娘》:“妾少得異訣,吐納可以長生?!薄鹅`官》:“朝天觀道士某,喜吐納之術(shù)。有翁假寓觀中,適同所好,遂為玄友?!笨梢姷兰艺J(rèn)為,要想修煉成仙,吐納之術(shù)是主要辦法。吐納之術(shù)的核心是長壽,是清靜無為,排除一切私心雜念,入靜。“仆所急不在此,且求仙者必斷絕情緣,使萬念俱寂,仆有病未能也。”《白于玉》蒲松齡發(fā)展這種思想,使其現(xiàn)實化,脫去了神秘色彩?!斗馊铩罚菏纻黟B(yǎng)生術(shù),汗牛充棟,行而效者誰也?封日:“妾所得非世人所知。世傳并非真訣,惟華陀《五禽圖》差為不妄。凡修煉家,無非欲血氣流通耳。若得厄逆癥,作虎行立止,非其驗耶?”可見道家提倡的修真養(yǎng)性,就是適當(dāng)?shù)伢w育活動,古代體育活動較少,最簡便是氣功。氣功雖然多種形式,其主要形式,類似五禽圖,也就是現(xiàn)代的體操運動?!逗鬂h書·華陀傳》:“陀語吳善日:吾有一術(shù),名五禽之戲,日虎、日鹿、日熊、日猿、日鳥,體有不快,起作五禽之術(shù),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道家派別林立,對修真養(yǎng)性各有說法。蒲翁用五禽之戲,耒解能釋,是科學(xué)的、實際的。故吐納之術(shù)其目的是長壽,但前提條件是“萬念俱寂”,也就是排除一切私心雜念,最高境界是入靜,或日意念。蒲翁也批評那些假道學(xué)的吐納之術(shù),《聊齋志異·耳中人》譚晉玄,邑諸生,篤信導(dǎo)引之術(shù),“譚覺神魂俱失”,“遂得顛疾”?!锻跆m》篇,借吐納之術(shù),供淫賭,受到重罰。
道教提倡順應(yīng)自然,道法自然,反對彼此干涉,蒲松齡也深受影響,特別是在男女青年關(guān)系上,主張聽其自然,個性解放,蒲松齡在《婚嫁全書·序》中說:“逢若吉,逢若兇,此何理也,”在《聊齋志異·青蛙神》中說:“百年事,父母止主其半?!痹凇读凝S志異》中許多仙女反對封建禮教加在自己身上如枷鎖,什么“三綱五?!?,“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們按照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以自己愿望為原則,自由自在選擇自己的丈夫,仙女惠芳愛上至貧的貨面為生的馬二混,“我以賢郎誠篤,愿委身母家”?!掇シ肌贰熬龥皼八茝娍?,令人恐怖,不知君竟騷雅士,無妨相親?!薄断阌瘛贰ⅰ端厍铩罚骸叭蛔灶櫉o福相,不愿人侯門,寒士而可?!薄稄堷櫇u》:“幸是風(fēng)雅士,不妨相留。”書生張鴻漸因參與狀告知縣,被通輯在逃,遇狐仙舜華,腆然日:“妾以君風(fēng)流才士,欲以門戶相托,遂犯瓜李之嫌。得不相遐棄否?……女笑曰:‘此亦見君誠篤’……女亦遂止?!薄断阌瘛贰版阅晟贂?,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薄段骱鳌菲?,寫書生陳弼教,經(jīng)洞庭,大風(fēng)復(fù)舟,誤入洞庭龍君宮苑,隱花叢中窺視公主仙容,拾公主紅巾,題詩其上,王妃賜婚。又問:“既不見誅,何遲之不賜縱脫?”笑曰:“實憐君才,但不自主,顛倒終夜,他人不及知也?!薄而f頭》篇寫鴉頭出身娼家,年幼尚未接客。書生王文,少誠篤,見而愛甚,傾資相訪,言談甚洽。女謂王曰:“妾煙花下流不堪匹配,既蒙繾綣,義即至重?!L(fēng)塵,實非所愿。顧未有敦篤可托如君者,請以宵遁?!睆囊陨弦目?,這些狐仙女對待愛情,熱情主動,無拘無束,膽大直率,似顯草草,但強調(diào)誠篤義重,至情,從道德層面上看,十分可取。歐州文藝復(fù)興時代,個性解放是愛情題材作品的一大主題,法國作家斯達丹爾《紅與黑》是這一題材的代表作,作品中那些少女形象和蒲翁筆下的這些狐仙女,何曾相似乃爾,她們共同一點,反對封建禮教,大膽追求婚姻自由。狐仙女身上共同特點是要求民主,酷愛自由,“妾抵死不作繭”(《小翠》)。充分表現(xiàn)出蒲翁的博學(xué)和見識,這比歐州文藝復(fù)興要早得多。狐仙女酷愛自由,如若自由受到損傷,信賴受到懷疑,則做出強烈反應(yīng),決不委屈求全?!缎〈洹分行〈洌骸芭f有廣西中丞所贈玉瓶,價累千金,將出以賄當(dāng)路,女愛而把玩之,失手墮碎,慚而自投,公夫婦方以免官不快,聞之,怒,交口呵罵。女忿而出,謂公子日:‘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身受唾罵,擢發(fā)不足以數(shù)……?!舛?,追之已杳?!薄陡鸾怼罚骸爸^生日:‘三年前,感君見思,遂呈身相報,今見猜疑,何可復(fù)聚!’生方驚顧,則二女涉渺矣?!薄饵S英》篇寫菊仙黃英,由于種菊業(yè)菊,發(fā)財致富,不但養(yǎng)活自己還養(yǎng)活丈夫。她丈夫馬子才恥于為婦所養(yǎng),說:“仆三十年清德,為卿所累。……徒依裙帶而食,真無一毫丈夫氣矣。人皆祝富,我但祝窮耳!”黃英日:“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貧也。無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何害?!秉S英與丈夫針鋒相對,不怕分居,“然過數(shù)日,苦念黃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黃英不為丈夫所養(yǎng),不為丈夫所支配,衛(wèi)護了自己的人權(quán),衛(wèi)護自由,黃英勝利了。歐州這類作品多以悲劇告終,能引起人們義憤和同情,而《聊齋志異》中這類作品,多以喜劇結(jié)束,能給追求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以信心和決心,起到鼓舞作用。還有一點值得一提,蒲松齡告訴人們仙人的生活雅而奢,衣服炫麗,食山珍海味,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類達官貴人,在《仙人島》、《白于玉》諸篇皆有描述。這種優(yōu)裕的物質(zhì)生活從何而來?《毛狐》篇說:“既為仙人,自當(dāng)無求不得?!笨肯尚g(shù)來實現(xiàn)。蒲翁還特別告訴人們,參加生產(chǎn)性勞動,要自己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自己養(yǎng)活自己,不需要依賴丈夫,不受男人支配,成為自由平等的人,如《績女》中一青年女子,獨身一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與一老娼“日同操作。視所績,勻細(xì)生光;織為布,晶瑩如錦,價較常三倍”??考寄苌睢!肚嗝贰罚骸懊酚忠源汤C作業(yè),售且速,賈人侯門以購,惟恐弗得。得資稍可御窮。”《黃英》中黃英,《小二》篇中小二,是兩位女企業(yè)家,自不必多說,她們主宰家庭,不受夫權(quán)支配,不受錢財約束,自由自在生活。
蒲松齡希望建立清明政治,主張實行仁政,除暴安良是重要內(nèi)容,由于社會黑暗,仕途無望,他只好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清官身上,想通過清官,改變“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的局面。在《聊齋志異》中寫了不少清正廉明的官吏,如施愚山、周元亮。同時,他通過塑造個性明顯,除惡抗暴的英雄寄托自己的法學(xué)理想。歷代人民還習(xí)慣把除暴安良寄希望劍俠義士,劍俠義士與仙人分不開,也是道家的社會責(zé)任?!读凝S志異》中他寫了許多劍俠義士,雖著墨不多,卻閃閃發(fā)光,如《紅玉》篇中虬髯丈夫、《俠女》中的俠女、《云蘿公主》中袁大用、《張鴻漸》中的舜華等等。他們仰仗高超武藝,仗義疏財,見義勇為,不畏強暴,嫉惡如仇,敢于同不法惡人、官僚、劣紳作斗爭,使冤者昭雪,罪犯受罰,貪官被懲?!傲钍且狗脚P,聞有物擊床,震震有聲,大懼而號,舉家驚起、集而燭之,一短刀,鍺利如霜,剁床入木者三寸余,牢不可拔。令睹之,魂魄喪失……代生解免,竟釋生”(《紅玉》)?!澳乘鶜⒔圆涣x之人,所取皆非義之財。不然,即遺于路者不拾也”(《云蘿公主》)。《霍女》篇寫霍女三易其夫,一夫家富有而吝嗇已甚,一夫為邪者,一夫為貧士,誠篤,女日:“妾生平于吝者則破之,于邪者則誑之也。若實與君謀,君必不肯,何處可致千金者……君幸足矣,窮問何為?”與清官一樣,在封建社會里劍俠義士,廖若晨星,又是孤立行動,作用有限,只能減輕人民的痛苦,使不法行為,暫時收斂一下,但較之神判天罰,假借神意,執(zhí)行天罰,更現(xiàn)實更實際一些。
道家思想對蒲松齡的影響,還有一些,如老子認(rèn)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難和易、長和短、前和后、生與死……對立雙方能夠互相轉(zhuǎn)化。《聊齋志異》中,有許多這種辯證法的反映如貧與富、榮與辱?!肚嗝贰菲骸柏毟幻?。倘命之厚,則貧無幾時,而不貧者無窮期矣;或命之薄,彼錦繡王孫,其無立錐者豈少哉?”這是一種唯心主義辯證法?!斗馊铩菲叭缬眉雅迹垷o以貧富論”,“此翰苑才也”,“此人茍長貧賤者”。《白于玉》篇,“焉有才如吳生,而長貧賤者乎?”“富貴所固有,不可知者遲早耳者”。淡泊名利思想,《素秋》篇,公子勸赴童子試。恂九曰:“姑為此業(yè)者,聊與君分苦耳。自審福薄,不堪仕進,且一入此途,遂不能不戚戚于得失,故不為也”。
蒲松齡是位古人,古人的思想往往是一個矛盾體,蒲翁也是如此,他對仙人推崇備至,描寫得十分深切,令人神往,而他并不向往,一生追求功名,終生不輟,他在《羅剎海市》篇中說:“嗚呼!顯榮富貴,當(dāng)于蜃樓海市中求之耳!”海市蜃樓,虛無縹緲,可想而不可企及,求道成仙只是安慰自己而已。
(責(zé)任編輯 譚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