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作為歷史的特殊產(chǎn)物,已經(jīng)成為研究文化現(xiàn)象的一個新方向。它與人口統(tǒng)計學、語言學、歷史及考古學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在現(xiàn)代人事管理中也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所以,作為一個雙重學科,對于姓名學的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它不僅可以增進中西方之間文化的了解,還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我們?nèi)祟愖鳛槲幕涣鞯闹黧w,姓名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交往以知曉彼此的姓名為起點。
一、構(gòu)成要素
英文姓名通常有兩個部分:名(family name),和姓(forename)
有的時候有些人還會有中間名(middle name)。名和姓是固定的,然而中間名用起來就比較隨意。
所以,英文姓名應(yīng)該是名+(中間名)+姓。
例如:Tom David John 湯姆·大衛(wèi)·約翰
中文姓名同樣有兩部分構(gòu)成:姓+名。如:李小鵬。
(一)起名的忌諱——音同/義同
如:吳用 無用
Graham Adam Yiend ——G.AY(同性戀)
(二)蘊含的不同的文化
為什么中文姓名與英文姓名在排序上會有所不同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風俗習慣或者是價值觀中得出結(jié)論。任何一種文化都會產(chǎn)生他自己的價值觀,文化的不同導致了價值觀的不同。我們中國人受傳統(tǒng)影響,把家族這個概念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同樣,西方人也是受傳統(tǒng)影響,個性主義,自我表現(xiàn)充斥著他們的思想。所以,我們把姓放在前,以示對祖輩的尊重,而西方人把名放在前,展示個性解放。
在西方國家中,小孩子會直呼長輩的姓名,這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非常奇怪。以我們禮儀之邦的國人的角度來看,這是“大逆不道”,沒有教養(yǎng),但是以西方人的角度來看,這是自由與平等的象征。
二、重名
我們知道,過去的時代,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等級劃分都是同樣的嚴密。在我們中國,帝王或者貴胄的名字是決定不能被其他人享用的。如果碰巧相同,那定要改名,稱之為“避……的諱”。如《紅樓夢》中,有一個丫頭名叫“紅玉”,因與“寶玉”、“黛玉”重名,而該叫“小紅”。而在西方,卻沒有這一概念,其情形與我們恰恰相反。如果今天瑪麗登上了女王的寶座,那明天出生的女嬰統(tǒng)統(tǒng)起名叫做瑪麗。這里也反映了我們文化的差異。
從封建社會開始,西方人的思想就逐漸開始比我們東方人開放。在歐洲國家,女人可以名正言順的登上女王的寶座;但在我們中國只有一位女皇,而且是在克服了種種阻力之后,才得以稱帝。思想的先進性與開放性必然會帶來國家的快速發(fā)展,所以在封建社會盛及而衰的時候,中國開始相對落后了。
三、男名與女名
(一)在西方文化中,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可以直接通過名字來判斷性別。
例如:愛麗絲 女 貝蒂 女
皮特 男 麥克爾 男
(二)我們中國的名字在某些情況下,很難判斷性別。
如:愛國、曉等等。
四、名字的意義
(一)意義暗含
幾乎所有的英文名字都有他自己的含義,但是我們從表面上并不能看出來,其含義一般經(jīng)由歷史、經(jīng)書等流傳而來。
例如:Alice:(希臘)“真理”;(老式德語)“貴族”。大部份的人都把Alice看做是“愛麗絲夢游仙境”的那位愛麗絲——一個年輕的夢想者,喜歡熱鬧,有著不受束縛的靈魂。有些人則認為她是自傲的老女人。
個性: 有樂觀的性格,常常能夠取悅周遭的人,亦經(jīng)常得到他人的幫助。最適合的工作為藝術(shù)人、作家、設(shè)計師。但須與別人合作。
Lucy:(露茜 ) Lucy來自拉丁字Lux,“光明”的意思。人們認為Lucy是有趣的鄉(xiāng)村女孩,活潑可愛,風趣,引人注意。
(二)意義明示
隨著文化的發(fā)展,我們中國人舊有的思想“賤名好養(yǎng)活”正在逐漸的消退,對于起名我們也漸漸慎重起來。一般來講,中國姓名的意思是一目了然,表現(xiàn)在字面上的。
例如:抱琴、司棋、侍書、入畫
劉忠良 康有為
五、昵稱
英文名字中存在一股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一個名字有時會擁有若干個固定的昵稱。例如:Elizabeth(伊麗莎白),一個非常好聽的女名,有以下昵稱:Bess,Bessie,Beth,Betsy,Betty,Elise,Elsie,Libby,Lisa Liz,and Liza。與伊麗莎白女士比較熟悉的朋友,可以稱呼她昵稱之中的任何一個名字。
在我們中國,通常狀況下,名字自身不會附帶昵稱,除非再重新起一個“小名”。在中國古代,人們還會為自己取“字”、“號”。
通過對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在姓名學中隱藏著豐富的文化財富。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可以挖掘出有用的知識。在文化方面,并不存在好與壞,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互相尊重,唯有如此才能適應(yīng)日新月異發(fā)展著的“地球村”。
參考文獻:
[1]尹黎云.中國人的姓名文化與命名藝術(shù),2005(02).
[2]淮魯.英語姓名知識手冊[M].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
[3]http://all.zcom.com/archives/wendangziliao/418d-65293.htm.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新汶礦業(yè)集團黨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