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文學(xué)評論家哈羅得·布魯斯認為,“海明威已成為一個神話,一個美國英雄主義的永恒形象,或者更悲哀的說是一個美國英雄主義的幻象 ”誠然如此。無論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是作家,他都對美國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海明威一生傳奇色彩濃厚,戰(zhàn)爭經(jīng)歷豐富,是一個典型的、傳奇的美國式的英雄。同時,就作家而論,海明威雖被視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但其諸多作品巾所彰顯出來的卻常常是迷惘而不失望的精神,是荒原中的滾滾春雷聲和鋼鐵般的意志他善于以“幻滅”為背景去映襯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從而使其人物形象更具感染力和號召力。在他的諸如《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嗚》、《老人與?!返纫幌盗袃?yōu)秀作品中,他用含蓄凝練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幅幅栩栩如生的社會全息圖,塑造了一個個“幻滅”背景,刻畫了一個個“硬漢子”人物形象。海明威分三個階段完成了他的硬漢形象。
一、硬漢在重壓下的優(yōu)雅風(fēng)度
《太陽照樣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小說。這部作品流露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一群流落巴黎的英,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情緒。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他的肉體和精神都留下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痕。他與生活在他周圍的一群年輕人一樣有著一種經(jīng)歷過毀滅之后的失落感和空虛感。作者將他們稱作是“迷茫的一代”。在人生的角斗場上,杰克·巴恩斯無疑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并不是那種逆來順受,可憐兮兮的“小人物”,無論命運對他多么殘酷,生活對他多么無情,他從不抱怨,也不唉聲嘆氣。生活的前景對于他來說是那么黯淡無光,可他并沒有頹廢絕望。盡管心中在流淚,心靈的傷口在流血,可他卻仍能以一種超然,灑脫的態(tài)度去迎接生活。這正是海明威所稱贊的“重壓下的優(yōu)雅風(fēng)度?!痹诮芸说摹爸貕合碌膬?yōu)雅風(fēng)度”中,已經(jīng)包含了海明威后期的“硬漢形象”的基本性格特征:在重壓下不彎腰,在逆境中不叫苦,有著堅韌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但是,杰克在痛苦的現(xiàn)實面前只是強顏歡笑,故作灑脫,他并沒有舉行積極的反抗。
《永別了,武器》的主人公。海明威在亨利這個人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說中亨利在一戰(zhàn)中受傷。他的受傷不僅體現(xiàn)出戰(zhàn)爭的本質(zhì)與殘酷,還表現(xiàn)出亨利最初的勇敢。然而,在目睹了許多無辜的人們成為了炮灰之后,他認定了戰(zhàn)爭。不管結(jié)果如何,不會使任何參與者受益,因此他選擇了“單獨媾和”。這是海明威的一個著名論點,意為既然亨利是反對戰(zhàn)爭的,他就有理由放下武器,告別戰(zhàn)爭,選擇他自己的生活。他不必再為他的國家或者其他什么而戰(zhàn),可以與自己的愛人凱瑟琳逃往瑞士,去尋求和平。顯而易見,亨利這個人物要比尼克或巴恩斯更加完美。在認識到戰(zhàn)爭是毫無意義的之后,亨利選擇了采取行動,逃走。但是,總體上,在第一個階段,海明威的“硬漢形象”還只是一個“迷惘的抗?fàn)幷摺?,缺乏人生的目?biāo)。他們擁有一個“硬漢”該有的品質(zhì),卻還算不上是英雄。
二、初與命運之抗?fàn)?/p>
海明威于1939年創(chuàng)作了《喪鐘為誰而鳴》,這是一部以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為題材,充滿了英雄主義精神的史詩之作。作者在小說中通過各種跡象向讀者表明,喬丹為之而英勇奮斗的事業(yè),其實早已被注定了是一場必然失敗的事業(yè)。但是,無情的命運并沒有將他壓垮,只是激起他進行更加頑強的抗?fàn)?,肉體上的毀滅卻使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永恒。作者在小說中唱出了一首莊嚴的安魂曲:“生命是山坡上微風(fēng)欺負的原野,生命是一只翱翔空際的雄鷹生命是彌漫這谷糖和灰塵的打谷場上的一只盛滿了水的陶罐,生命是胯下的駿馬,是橫在馬鞍上的卡賓槍,是山崗,是河谷,是河流,是岸邊的樹林,是遠方的平原,是后面的山巒?!眴痰み@一悲劇性格的塑造,標(biāo)明這海明威硬漢形象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在《太陽照常升起》中,我們看到杰克以頑強的毅力忍受這命運的重壓;在《永別了,武器》中亨利以其獨特的方式與命運舉行了初步的抗?fàn)?。但是,只有到了喬丹,這種抗?fàn)幉虐l(fā)展成為毫不妥協(xié)的反抗。如果說,亨利對于命運的反抗還帶有消極的性質(zhì),只是局限在個人的小圈子里,而且有毫不觸及合理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壓迫者的根本利益,那么喬丹則完全突破了這種局限。在《喪鐘為誰而鳴》里海明威的悲劇之人工已經(jīng)不是為個人榮辱奮斗的勇士。在被作者賦予了新時代的精神和崇高的信念之后,喬丹這一悲劇形象迸發(fā)出了真正的英雄主義的光輝。有組作者將喬丹的命運與整個人類的命運聯(lián)系在了一次,喬丹的悲劇也就具有了超越自我的意義。據(jù)此,喬丹的形象在海明威悲劇英雄中有這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標(biāo)志著海明威筆下的硬漢性格在經(jīng)歷過幾個發(fā)展階段已經(jīng)臻于成熟。
三、硬漢形象的完美塑造
在第三個階段,海明威創(chuàng)造了最后的完美的“硬漢形象”,桑提亞哥,《老人與?!分魅斯!独先伺c海》是海明威一生的創(chuàng)作結(jié)晶,是思想和藝術(shù)的總結(jié),表達了深邃的內(nèi)(下轉(zhuǎn)40頁)(上接38頁)涵。桑提亞哥的硬漢形象具有濃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義。他是海明威筆下一系列硬漢形象的發(fā)展與升華,象征著一種高度哲理化的人類精神,一種永恒的超越時空的存在。作為硬漢性格的最典型體現(xiàn),首先:他具有一般硬漢所共有的勇敢、倔強、不屈不撓的精神特質(zhì)。桑提亞哥在接連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的困境中,毫不氣餒,再度出海。在遠海上為制服馬林魚,周旋了三天三夜;歸途中又與蠶食自己勞動果實的兇猛鯊魚展開殊死搏斗,魚叉丟了用刀,刀子折了用船槳,槳把斷了再用舵……
其次:超時空的主體情境,賦予了桑提亞哥豪邁的人格力量。海明威筆下的許多硬漢總是活動于具體的時空,而桑提亞哥則明顯不同,始終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無際的大海上,先后與大馬林魚和鯊魚展開搏斗。在這種超越具體的時空中,老人與大海及與魚的關(guān)系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性意義:他與大魚的較量成了一曲人類與自然、人與命運相抗?fàn)幍捻灨?,老人失敗轉(zhuǎn)化為寓言意義上的勝利,老人由此而獲得了豪邁的人格力量。即如他的那句口頭禪所說的:“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p>
最后:小說結(jié)尾的點睛之筆,給桑提亞哥的硬漢性格注入了獨有的樂觀因素。和其他許多硬漢相比,桑提亞哥并沒有帶著悲壯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敗,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難之后,仍滿懷信心地夢見了力量的化身——一頭雄獅。桑提亞哥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硬漢子了,他的背后是人類永恒存在的價值:自信、自強和自尊。桑提亞哥的形象具有象征性的哲理意義,他不再代表他個人,他的行為也不是個人的英雄主義,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類精神存在。他激勵人們向困難和死亡挑戰(zhàn),他的行為準則就是拼,不顧一切地去拼,雖死猶榮,決不屈服。
四、結(jié)語
通過海明威筆下的硬漢形象,我們不難看出,競爭意識與挑戰(zhàn)精神是“硬漢形象”最鮮明的性格特征,通過同是以毀滅一己的優(yōu)勢力量的抗衡,激發(fā)自我的使命感與生命活力,是他們這種競爭意識的特色。此外,勇敢、自信、強悍也是他們重要的性格特征。當(dāng)海明威筆下的“硬漢形象”屹立在讀者面前時,他們那強健的體魄、堅韌的性格、超人的能力、悲壯的行為以及那優(yōu)雅的風(fēng)度,不僅給人以力量,而且給人以美感。海明威面前對普通人常常遇到挫折和滅亡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他們對用勝利和成功的追求和對人生尊嚴的維護;歌頌了他們孤軍奮戰(zhàn),不甘失敗,勇敢堅毅,全力拼搏,敢于抗擊命運的行為,而海明威的創(chuàng)作意義也正在于此,在于他揭示人類悲劇命運的同時,有在文學(xué)中重建了人的形象與尊嚴。
參考文獻:
[1]刁紹華.海明威[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0.
[2]楊任敬著.20世紀美國文學(xué)史[M].青島出版社,1999.
[3]鄭克魯.外國文學(xué)史(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
[4]楊恒達.榮獲諾貝爾獎的巨人——海明威[M].長春出版社,1999.
[5][美]海明威.老人與海[M].聶亞平譯.北京:臺海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黃石理工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