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課堂智慧的生成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關注。課堂智慧不但指教師在課堂上有新的見解、新的感悟,學生在課堂上對于教師的教學有所獲得、有所發(fā)現(xiàn),而且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交流、合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認為智慧課堂的生成與教師因素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下面我從兩大方面進行說明。
一、提高教師的自身理論素質(zhì),是課堂智慧生成的根本
1.教師應提高對課堂智慧生成的理解,認識到智慧課堂生成的重要性,認識到如果一堂課中沒有智慧的碰撞,那這堂課就是失敗的。教師應清楚只有在智慧的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才越來越得以體現(xiàn),學生的智慧才得以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從而剌激教師的智慧教育的發(fā)展,將知識引入更深的層次,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好奇性、探究性,達到教師、學生都得以發(fā)展。中國的學生,特別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很少違背教師的意愿,教師說東,學生不會去想是否可以往西,往往學生在新的情境、新的領域不會學到智慧,這就要求教師首先盡力做到放開思路,對學生不斷地啟發(fā)和引導;在課堂中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去探討、去質(zhì)疑、去交流,從而找到智慧。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教育出智慧的學生,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教育出智慧的人。
2.教師應對教材有著深刻的認識,要真正做到教材所要達到的教學三大目標。我認為集體備課可以加大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要“深”、“透”,要“活”,這樣教師才能在集體討論過程中找到智慧的至高點。我認為教材要求的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這一點。只有“雙基”打扎實了,教師才能在課堂中提出一些較深的知識點,而學生借助于“雙基”,才能探討問題,才能找到智慧的答案。而有些教師在平時只一味地提高學生討論的能力,卻忽略了學生能否往下討論,導致他們往往只會討論,卻無法計算或動手操作,到不了智慧的頂峰。
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是課堂智慧生成的關鍵
1.學生在數(shù)學課前的預習是否到位,是課堂智慧生成的基礎。課前預習并不是教師隨意布置的,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對于所要預習的知識是全新的,還是與前面的知識是有關聯(lián)的。如果是全新的,我會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與之相關的事物或情境,例如在學習《軸對稱》這一章的第一課之前,我布置的預習題是回家找找我們身邊有沒有對稱的物體,并沒有要求學生一定去預習課本、去做題,學生會馬上提出“找對稱的東西干嗎?”從而主動地翻書看預習內(nèi)容。這樣,學生首先不會排斥預習,而是從心里想尋找對稱的物體,從主觀上接受了知識。如果預習的知識與前面的知識是相關的,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就一定要帶上前面的題目,這樣學生在預習時候就知道老知識點對新知識的影響,而不是簡單地看看書,應付地隨意做一下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其實教師都知道預習的重要性,但往往對于學生的亂做又沒有辦法,無法達到預習的效果。我認為只有課前預習到位,學生才會在課前產(chǎn)生一些疑問,而疑問會促進課堂智慧的生成。學生在課堂上會提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探討,使他們的盲點互相交融,找到自己的智慧所起的作用。
2.有效提問與有效變式的正確使用能促進課堂智慧的生成。在課堂上,教師應正確地引導,有效地提出問題,將智慧的包袱扔給學生,激起他們的思維,讓體會、實驗、交流、探討走進課堂,從而生成智慧。例如,在教學“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這節(jié)內(nèi)容時,我考慮到地理位置與地圖的關系,首先提出:(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它由哪些元素構成?(2)點與坐標有什么關系?我拿出中國地圖,提出哪位學生能指出曾經(jīng)旅游過的城市,此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已經(jīng)調(diào)動起來了。接著我提問:在中國地圖上,我們?yōu)槭裁茨苷业轿覀內(nèi)ミ^的城市呢?這樣游戲中隱藏的知識慢慢地顯露出來。最后我提問:這其中與我們前面所學的什么知識相關?在這個過程中,我從旅游話題引出地圖,讓學生感受到用坐標表地理位置的作用,借助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打開學生的智慧之窗。我認為有效的變式是最能讓學生生成智慧的。例如,我在教“多邊形內(nèi)角和與外角和的應用”這堂課時,借助了五角星,按照計劃順利地講解了五角星五個尖角的和,突然我拿起黑板擦擦去了一個尖角,提問: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此時的圖,哪位同學能把我的圖補全?很快缺了一角的“五角星”的六角出現(xiàn)在黑板上,于是,我說:“哪位同學能提一個問題,讓我們大家解決一下?!庇捎谖覄傊v了五角之和,學生不難提出求六角之和,而且圖是學生自己補的,問題是自己提的,學生的情趣高漲,解決起來顯得特別輕松。順水推舟,我提出:還可以怎么變?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提出繼續(xù)擦去尖角。我的教學計劃已經(jīng)完成,這時,我看到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在紙上隨手畫了一個五角星,只是他畫得太快,將一個尖角畫到一條邊上,出現(xiàn)三個尖角在一條線段上,我把原先計劃的例題放棄,請這位學生將他錯誤的五角星畫到黑板上,引出了又一次的變式,其他學生在此基礎上再提出將一個尖角移到五角星的內(nèi)部的圖形。整堂課上,學生和我的智慧一直在碰撞,不斷地摩擦出火花,全體學生都在積極地思考。
3.對學生有發(fā)展的評價和學習情感的培養(yǎng)也能促進課堂智慧的生成。課堂智慧不只是那些好學生與教師產(chǎn)生的智慧所組成的課堂,基礎薄弱的學生也可以生成智慧課堂。例如上面例子里的那個隨手畫五角星的學生,他并不是真正發(fā)現(xiàn)了又一個新的變式,但我卻表揚了他,也正因為我的表揚,而不是斥責他的不認真,他高興地看到他帶給大家的智慧,這也促使他積極思考,使他理解了知識,而且爭取再次體現(xiàn)他的智慧。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產(chǎn)生智慧的可能性自然變大。我在工作中一直堅信學生“親其師”就會“信其道”,學生與你親近了,他就會相信你的話,就會在課堂中聽得進你的話。而且我會讓我的每一個學生都知道老師是尊重他們的,與他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特別當其他學生嘲笑一個學生時,我一定會站出來保護那個學生。在教學中若發(fā)現(xiàn)學生注意分散,我就會找機會刺激他們。例如,我在教“軸對稱”這一節(jié)時,在最后十分鐘利用幻燈片播放中國的剪紙藝術、中國的京劇臉譜,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發(fā)出陣陣的贊嘆聲,感慨中國人民的偉大,激發(fā)了學習的信心,以及動手剪軸對稱圖形的興趣,從而構造出一系列別出心裁的軸對稱圖形,促進了智慧課堂的生成。
4.教師及時的反思與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能促進課堂智慧的生成。教師的反思不是簡單的對所教學內(nèi)容的反思,應該在課前、課中、課后對于自己的教學技能、手法進行及時的反思,對于在課堂中學生的接受情況、表情、課堂反饋練習、學習效能等方面都要進行反思。特別是每次批改的學生作業(yè),對于學生在作業(yè)的錯題,教師要及時反思歸類。教師有時還需要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學習他人的教學閃光點,智慧地處理課堂中所遇到的問題,讓自己的教育智慧在這個過程中得以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之前,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研究他們原有的學習方法,指導他們課前認真預習,將不懂的知識記在書上,便于第二天聽講,課上專心聽課,記好筆記,認真實驗,動手動腦,課后認真做題,獨立思考,不懂就問,直到弄懂為止。每一階段學完,學生自己系統(tǒng)復習,進行歸類。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讓他們一步一步地使每階段的學習到位,不要急于求成;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調(diào)整學習目標,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總之,課堂智慧的生成與教師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教師用教育智慧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智慧,課堂智慧的生成真正意味著能使教師與學生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