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樂教學要標新立異,更新觀念,改變學生喜歡音樂又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xiàn)象,激活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本文從創(chuàng)造師生交流機會、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旨在把創(chuàng)新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以多種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到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
關鍵詞: 音樂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
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學生對興趣愛好的選擇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當前學生喜歡唱歌卻不喜歡音樂課;喜歡運動卻不喜歡體育課;喜歡畫畫卻不喜歡美術課。尤其是對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這種狀況尤為明顯。為什么一進入課程情境,學生就不適應?當教師一致埋怨學生基礎差、水平低、惰性強的時候是否反思過課程是否出了問題呢?如果能將“規(guī)范的課程”變?yōu)閷W生“喜歡的內容”,一切就會有所改變了。
音樂課程標準強調:“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币虼?,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引導學生的藝術審美取向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師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
很多學生不喜歡某學科往往是從不喜歡任課教師開始的,愛屋及烏,恨屋也及烏。教師應與學生多進行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從而使學生敬佩老師、相信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親其師,信其道”的教學理念之所在。某優(yōu)秀學生談經驗時說:“舉舉手發(fā)發(fā)言吧,刺激自己神經。上課盯著老師的眼睛,無論這個老師你喜歡不喜歡,都要用眼神交流!”這樣學生才會看老師眼睛,不敢走神,而上課效率提高了,學生對學習才會產生興趣。
對于教師而言,多與學生交流就可以掌握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愛好,就可以明確自己的課堂到底要教給學生哪些知識,通過哪些教學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地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這些知識。
二、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把知識點和學生們的興趣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跨過界限,就可以看到另一番天地,就能開展新的教學情境教學,體現(xiàn)“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達到快樂教育的目的。比如在學生還不能接受高雅的音樂時,我就從學生喜歡的周杰倫開始:屏幕上展示周杰倫大幅的照片,音響里播放《菊花臺》、《龍拳》、《星晴》,整個課堂變成了一個大KTV場所,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意猶未盡,而我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藍調音樂、說唱音樂、RB的知識傳授給了學生。
教師選擇學生熟悉的教學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課內學到的知識到實踐中體驗,既能滿足學生情趣的特點和心理需求,又能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在感情上的融洽和情趣上的共鳴。這樣做可以使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授課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形象逼真,產生很強的感召力。學生若興趣濃厚,精神飽滿,課堂氣氛就會活躍,知識傳遞起來也變得輕松愉快。
三、豐富教學內容,擴充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
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fā)生興趣。”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要精心選材,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不斷給予學生學習的空間。教師可以經常從網絡、報刊雜志上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音樂知識、音樂故事等內容。如欣賞《森吉德瑪》時,我就以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把學生吸引到音樂中來;欣賞《長江之歌》時,我就介紹,甚至播放《話說長江》的片段;介紹貝多芬的作品時,我自己先彈奏一曲《致愛麗絲》。
如果說教材本身是一章樂譜的話,那么教師則是作品的演奏者。同樣的樂譜,每一個演奏家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從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就不同。為什么有的指揮家和樂隊特別受人歡迎,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演奏的樂曲本身優(yōu)秀,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對樂譜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為樂曲賦予了第二次生命。同樣地,教師和課程的對話也是教師賦予教學內容第二生命的過程。教師只有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開辟了更廣闊的天地。
四、結合所學專業(yè)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育特別要注重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如果教師所教音樂與學生的關系太遙遠,與學生的生活太不貼近,與學生的心理年齡太脫節(jié),與時代的色彩太偏離,那么就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更不要說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了。由于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我校更應該加強音樂中應用性的教學。我校今年在制定新高職學生課程培養(yǎng)目標時就要求每位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出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相關聯(lián)系性。如在教動漫專業(yè)的學生時,我就給學生多欣賞動漫作品,啟發(fā)學生感受音樂在動漫作品中的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幻想曲2000》既讓曲高和寡的高雅音樂為學生所接受,又讓學生的知識學以致用,提出獨到的見解;在教旅游專業(yè)的學生時,我就給他們多播放各地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如通過介紹茶道的專題片,學生感受到民樂作品的魅力;在教汽修專業(yè)的學生時,我就和學生探討車載音響、汽車音樂。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會感到音樂確實存在于生活中,加強音樂的實用性,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所學的專業(yè),走出“音樂課上的音樂聽不懂”的誤區(qū)。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所廣泛認可與歡迎,使音樂課充滿了藝術靈動的氣息。
五、課外活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二課堂
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tǒng),課外活動是課堂教育的必要補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對完成教育任務、實現(xiàn)教育目的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興趣應在實踐中產生和發(fā)展。音樂的實踐有很多,如:演奏樂器、唱歌、欣賞、舞蹈、創(chuàng)作等。在各種音樂藝術實踐中教師可開展競賽、匯演活動,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在大眾面前表現(xiàn)出來,這不僅能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而且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陶治他們的情操,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對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音樂實踐更是展現(xiàn)他們專業(yè)能力的舞臺,每年我校幼師專業(yè)有相當一部分的畢業(yè)生就是在畢業(yè)匯報演出中被用人單位看中簽約的。
綜上所述,教師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的方法是多樣的,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才能順利地、圓滿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美、體現(xiàn)美,從而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翱翔、馳騁。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傅春道.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吳永軍.新課程核心理念例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