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教學形式要開放
在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概念和原理,而且能很好地調(diào)節(jié)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很多學生喜歡物理,就是因為物理有很多的實驗,演示實驗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觀察能力,掌握物理現(xiàn)象。但在具體的教學中,演示實驗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開放程度不夠,對學生的感染力不強。筆者認為,欲發(fā)揮演示實驗的最大效率,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演示實驗的裝置要盡量開放
教師在演示實驗的教學中,首先應該注意實驗裝置的開放,讓學生在貫徹實驗現(xiàn)象的同時了解裝置的原理,從而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其次,演示實驗所用器材要盡可能簡單化,以免干擾學生的思維。因為復雜一些的裝置的實驗效果可能會好一點,但它可能產(chǎn)生情景的干擾,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2.增加學生在演示實驗時的參與度
在演示實驗教學中,如果學生參與的程度大,那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在觀察、思考,教學效果就會更加明顯。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演示實驗,那就說明學生只是充當學習的旁觀者,教學效果就會下降。比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時,筆者請“膽大的”學生上來,在一根細線下系了個小球,讓小球正好在學生的鼻子前來回擺動。學生的參與率很高,掌握了整個的演示過程,收到了極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學習共振知識時,筆者設(shè)計了一個讓學生吹磚塊的實驗,在一根長線的下端系上一塊磚,請學生來吹它,看誰吹得遠,如果吹氣的節(jié)奏掌握得好,那么就能吹得比較遠,也就是振動的幅度比較大。該實驗的參與率很高,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共振知識。
3.擴大演示活動的空間
擴大演示活動的空間,讓更多學生參與,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表明,大的演示空間能給學生更大的感染力。比如,在演示沖量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的大空間,讓幾個學生將被單張開,而其余的學生向被單投雞蛋。在演示碰撞時,教師可以把旱冰車推到教室里。筆者認為,學生體驗了這些活動,不僅會有心理的感受,而且能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應該讓學生更多地參加各種活動,包括外出參觀等,擴大學生實驗的空間,努力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去,體驗物理的魔力,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規(guī)律。
二、開放課外的教學形式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形式提出了更多開放的要求,增加了很多選修課,而且要求教師結(jié)合實踐活動開一些專題研究課。新教材中配備了很多影像資料,就是考慮到部分學校的實驗條件不夠好,由此可見其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實驗課,教師講課時間過長,學生真正動手操作的時間只有半小時左右。有少數(shù)教師還抱著陳舊的教學思想,在黑板上講實驗,叫學生背實驗,而讓學生去實踐社會就更談不上了。物理教學形式的開放,主要是開放實驗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開展適宜的研究活動。很多物理教師都曾經(jīng)追求過向?qū)W生開放實驗的目標,但在實踐教學時卻很難做到,這除了管理方面的原因外,還有自身需要實驗備課、研究問題等因素。但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克服各種困難,向?qū)W生適當?shù)亻_放實驗室,并鼓勵學生自己設(shè)計實驗、探索一些研究課題。
探究性實驗是學生獨立進行問題探索的全過程,因而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獲得像科學家那樣研究科學的過程體驗,因而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實踐證明,學生如果沒有親身的體驗,任何知識都很難成為真正的能力。
三、開放教學評價
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用考試的分數(shù)進行評價,手段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應該開放評價的形式,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對實驗的操作進行總結(jié),讓學生自己評價,開展學生相互評價等。
四、物理習題教學的開放
物理教學有沒有效果,主要看學生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學生有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說明教學效果比較好。但目前檢驗學生是否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方法還是做習題。在傳統(tǒng)的習題教學中,不僅僅存在著搞題海戰(zhàn)術(shù)的弊端,還有很多其他的缺陷,如:
(1)題目中的數(shù)據(jù)都是由書本或教師提供的,沒有學生獲得的。
(2)作業(yè)的錯對一味對照答案。
(3)片面強調(diào)獨立完成作業(yè),很少開展合作做。
(4)做題目的能力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沒有任何關(guān)系。
由此可以看出,開放物理習題教學在新課程教學中極為必要,它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教師欲有效地開放物理習題教學,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向?qū)W生提供物理情景,讓學生學習提問。
很多物理問題的情景是多方面的,學生能提出的問題也是很多的,關(guān)鍵在于引導學生分析,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物理過程的分析,在解決物理問題時候更有針對性。比如,讓學生觀察單擺,筆者引導學生提問:單擺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左右擺動的幅度相同嗎?它能永遠地擺動下去呢?
2.重視物理原理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
很多物理題目來自于生活實際,學生最感頭痛的是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物理題目,但與生活聯(lián)系的題目卻是學生最需要鍛煉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把重點放在物理原理的分析上,結(jié)合科學的方法,啟發(fā)學生大膽猜想,鼓勵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大膽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