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說明了學會預習的重要性及意義,并重點闡述了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英語預習。
關(guān)鍵詞: 有效預習課堂效率英語
一、學生必須預習的背景
今年六月江蘇省教育廳在寧召開全省規(guī)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zhì)教育工作推進會上強調(diào)了“五嚴”戒律規(guī)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其中就有“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時間和家庭作業(yè)總量。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學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和8小時。不得組織非住校學生上晚自習,住校生晚自習控制在每天2課時,嚴禁利用晚自修時間組織文化補習或考試。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yè),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家庭作業(yè)總量分別不得超過1小時、1.5小時和2小時。確保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保證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小學、初中和高中分別不少于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嚴格禁止組織中小學節(jié)假日補課。全省中小學嚴禁組織任何年級學生在節(jié)假日(含雙休日和寒暑假)集體上課,或以補差、提優(yōu)等形式變相組織集體上課”。再者,筆者在2009年3月對所任教學校的高一、高二學生就有關(guān)英語預習項目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85%的學生沒有預習習慣,只有10%的學生有課前預習習慣,其余的學生則是預習時有時無。由此可見,一方面高中學生在校課時減少,學習時間大打折扣,這樣必須抓住英語課堂四十五分鐘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自主學習意識較為淡薄。因此,學生的預習習慣亟待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也亟待提高。
二、學會預習的重要性及意義
《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痹?,亦作“預”。高中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和提倡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能夠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做好學習準備。預習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nèi)的橋梁和紐帶,能指導與調(diào)節(jié)課堂學習,是順利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英語教材內(nèi)容多、難度大,教師如果能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將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做好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在上課前就明確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所要掌握的重點、難點和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打無準備之仗,將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有人說課前預習是學生課堂學習的“起跳板”。如果學生能好好利用這塊“起跳板”——課前預習,那么他們將會跳得更高、跳得更遠。
三、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進行英語預習
面對這種情況,筆者一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采用了以下策略,提高英語課堂效率頗有成效?,F(xiàn)介紹如下。
(一)喚起學生強烈的預習意識
筆者告訴學生一個事例:許多留學生彌補聽課“不足”的辦法都是向當?shù)氐耐瑢W借課堂筆記,效率極差。這樣“亡羊補牢”還不如“笨鳥先飛”管用。高中英語十一個模塊,教學內(nèi)容頗多,閱讀材料篇幅較長,課時相對減少。對于閱讀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長的課文講兩課時才能結(jié)束。加之詞匯量增多,語法較為集中,寫作要求提高,課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而且,課后自習時間不足,如果沒有有效組織預習,課上難以跟上,幾單元過后心中便沒底了。這就是說,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預習的目的就是降低聽課的難度,比如課前就熟悉老師即將講授的一些詞匯,特別是這些單詞的發(fā)音、詞性、用法等;課前對老師即將講授的內(nèi)容和講課的“次序”就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聽課時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學時遇到的難點上。英國大學非常強調(diào)預習,教師不僅要求學生預習課本內(nèi)容,而且希望學生事先閱讀與課程相關(guān)的參考文章。如果不預習,即便是英國本國的學生聽課的效果也不會很好,因為老師講課的“進度”一般都非???。大學生上課還需預習,更何況中學生?另外,時下課時減少,教學內(nèi)容未減。如學生不充分預習,課堂效率難以提高,課后花再多的時間也只是事倍功半。
(二)讓學生明確預習內(nèi)容及目標并接受目標檢測
首先,教師要目標明確,精心備課,緊扣教材設置有效的英語預習作業(yè)。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預習內(nèi)容及預習后達到什么要求。預習作業(yè)包括讀:讀準、讀熟單詞及相關(guān)的知識、讀懂句型、課文;畫:畫出生詞、短語及難句;查:正確查閱字典或書后詞匯表;思:思考教師給的預習作業(yè)及課本配套的問題設計;問:提出自己預習過程中的問題。為了使學生能養(yǎng)成預習習慣,在開始階段教師還需要做好學生的預習達標檢查。檢查的方式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靈活掌握,筆者常用的檢查方法:一是讓學生在起始階段上交書面預習作業(yè),教師批改,并根據(jù)學生預習情況寫上評語。二是上課抽查預習內(nèi)容,如:生詞、課文朗讀,詞義釋義、短語造句等。對任務完成出色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有預習的成就感。當然對任務完成得稍遜的學生也給予鼓勵和幫助;三是結(jié)合形成性評價,學生自評或互評預習習慣的開展情況。教師若不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適當?shù)臋z測評價,那么預習就流于形式。
(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英語字典完成單詞預習任務
英語字典是學生學英語最好的老師,學英語離不開查詞典。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英語字典中有音標,學生能根據(jù)音標準確發(fā)音;其次字典中有詞性,漢語意思,英文解釋,相應的用法的例句,相關(guān)的常用短語、習語、諺語,還有派生詞及近義詞的區(qū)別等。林語堂十分喜歡《牛津簡明英語詞典》和《牛津袖珍英語詞典》,睡覺前也常翻翻,戲稱“枕中秘”。錢鐘書徑直把詞典當作休閑讀物,在前往英國的漫漫旅途中,手捧約翰遜博士的《英文詞典》,津津有味地品讀了一個月。自稱個中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毋庸置疑,英語字典是學生預習生詞時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學生學好英語的良師益友。所以,筆者讓所有學生都備有英語字典,隨時可供查閱。
(四)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英語課文預習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于20世紀70年代率先興起于美國,并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不少學校的班級人數(shù)都超過了正常班級人數(shù)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分成小組,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分組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小組合作要求預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只有小組每個成員齊心協(xié)力才能完成共同制定的目標。對于各種預習任務的布置,對不同的學習小組可以布置共同的預習任務:如讓學生課前熟悉課文內(nèi)容,找出難以理解的細節(jié)再進行小組討論;找出課文中的長句、難句進行分析并進行小組討論。小組里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這樣第二天的課上就讓各組的學生代表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預習成果。教師只要適當點撥即可,當然也可以布置不同的預習任務:如第一組負責準備與課文相關(guān)的知識材料。學生可以上網(wǎng)、查找參考書,通過音頻、視頻或文檔Word等方式,把相關(guān)知識在第二天的課上呈現(xiàn)給大家。第二組負責準備詞匯方面的內(nèi)容。包括通過查閱詞典來舉例句、編制簡單的練習等。由于內(nèi)容較多,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PowerPoint或Flash等形式把內(nèi)容在第二天的課上呈現(xiàn)出來,教師給予適當指導、補充及總結(jié)。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預習能更有效地完成預習任務,在此過程中學會交流和分享,從而大大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英語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要英語教師能堅持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預習英語的習慣,學生定會學會預習,提高課堂效率,進而喜歡預習,這樣就逐漸形成學英語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