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蘩漪可以說是貫穿《雷雨》整部戲劇的主線,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正是由她來推動。她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在她身上還充分體現了受壓迫性與變態(tài)的因素。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性格推動著整個故事的發(fā)展,本文具體分析了蘩漪的“雷雨”性格。
關鍵詞: 《雷雨》蘩漪“雷雨”性格
著名的戲劇作品《雷雨》通過細致的描寫、激烈的家庭矛盾與社會矛盾創(chuàng)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人物,而在這眾多的人物當中要數周蘩漪最具特色,她如黑夜中的一道炸雷劃破了周家虛偽、冷酷、殘忍的面紗,她以她所特有的雷雨性格與行為毀滅了自己與所有人的幸福。
一、蘩漪是《雷雨》當中最具“雷雨”性格的典型人物
蘩漪的性格復雜獨特,她悒郁而乖戾,熱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孤芳自賞。在周公館里,她是一個被傷害被壓迫的女人,同時又是一個敢于沖破封建家庭束縛的“叛逆”者,是中國現代出走的“娜拉”。她不愿再過情婦不像情婦、母親不像母親的生活,卻又無法擺脫這種處境,行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為《雷雨》中最具“雷雨”的人物。曹禺先生評價蘩漪是《雷雨》中最“雷雨”的性格,因為她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將劇情中的所有矛盾凸顯,直至走向極端。
二、蘩漪自身惑人的魔性,讓蘩漪在《雷雨》中大放光彩
蘩漪自己本身也存在著讓人難以忘懷的魔性魅力。如果蘩漪會像周樸園的第二任太太,那位大家小姐一樣默默無聞地來,默默無聞地去,一直只是一位溫順賢良,甘心忍受孤苦、寂寞,甚至連曾經留過的痕跡都不曾有過的女人,那么蘩漪就不值得我們去深思與關注了??伤唬米约杭怃J的個性、惡毒的手段、近似瘋癲的舉動來報復、對抗著命運,甚至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讓自己活出生命的意義,在折磨、破壞、毀滅別人幸福的同時也狠狠地撕扯著自己。她不甘心默默地死去,讓心漸漸枯萎,她要以這種近似惡魔的方式、惡魔的方法手段來證明自己鮮活的生命存在于這個讓她倍受壓迫與折磨的世界上。就像曹禺曾帶著極大的憐憫和尊敬贊美蘩漪,贊美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于沖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獸的搏斗”。只有這樣的蘩漪,才可以在《雷雨》當中擔任著推動整個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無形的助力,才會在破壞周萍、四鳳、周沖、侍萍等人幸福人生過后,再狠狠地給周家一擊重創(chuàng),導致最后的家毀人亡,造成自己與別人的悲劇。蘩漪是《雷雨》當中一個耀眼的明星,在整個故事的發(fā)展當中大放光彩。她“雷雨”般的性格,與“雷雨”式的行事作風讓她當之無愧地成為《雷雨》當中最具有“雷雨”風范的典型人物。
三、婚姻的不幸、愛情的缺失、家庭的不和諧造就了蘩漪“雷雨”的性格
在我看來,蘩漪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的瘋狂舉動是她所處的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所引發(fā)的。
1.名存實亡的婚姻,讓蘩漪生不如死。
蘩漪與周樸園之間的婚姻實際上是一場名存實亡、沒有愛情基礎(周樸園需要一名太太)的婚姻,從周樸園對蘩漪的態(tài)度與行為當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一點。蘩漪在跟周樸園結婚后的18年里,生活是凄慘與無助的,她從嫁進周家的第一天起就未曾得到過丈夫的寵愛,哪怕是一絲的呵護。這樣的婚姻是可悲的,也是令人十分痛恨的。她恨周樸園,恨周樸園對自己的無情與冷酷,恨他娶了自己卻始終不肯用正眼看自己一眼。甚至在18年后,她都已經發(fā)瘋了,卻終比不上梅侍萍在他心中的地位。即使侍萍已經死了,周樸園也都小心地保留侍萍用過的家具,保持侍萍的生活方式。和早已死去的侍萍相比,活生生的她在周樸園的心中更像是個已經死去的人。周樸園長期在礦上工作,在他看來工作遠比對妻子的關切更為重要,甚至他都不會想起她——蘩漪才是他現在唯一的伴侶,是他周樸園的妻子,需要他的呵護,哪怕是一絲的溫存。至此,我們可以想象到蘩漪內心的凄楚與無依。更何況周樸園身為周家的大家長,封建制度下的大家長制度已經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即使難得回來一次,他也不忘時時刻刻都以大家長的身份與權力壓制、壓迫、限制著蘩漪的一舉一動。在喝藥的情節(jié)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周樸園對妻子的無情、冷酷和他大家長權利的無比霸道,他說什么蘩漪都必須聽他的去做,他不允許蘩漪有一絲的反抗。甚至不需要經過醫(yī)生的診治,只要他認為蘩漪病了,她就是病了,就要喝藥。長期的壓抑,心中的苦悶,籠中之鳥的生活,日日夜夜的凄苦與寂寞,均折磨著蘩漪,使她的精神出現了問題,使沒有自由、自尊、自主,甚至連家庭地位都沒有的蘩漪變得瘋狂起來,人性也發(fā)生了極度的扭曲。在她的思維里,不是愛就是恨,愛你可以像一團火一樣熱情,恨你也要像一團火一樣燃燒你、毀滅你。于是她以惡作為武器,像一只刺猬一樣用她特有的利刺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撕破每一個虛偽的面紗,以此報復不公的命運及其苦悶的人生。她想用自己的惡為自己謀得一份短暫的幸福,讓自己可以在這壓抑的生活中得以喘息。所以她做出來的一系列怪異帶有神經質的魔性的舉動也就變得不奇怪了。這實際上也就是蘩漪對她名存實亡的婚姻,以及生不如死的生活的最后掙扎。
2.愛情的缺失,讓蘩漪變得瘋狂。
如果說周樸園是制造蘩漪不幸人生的根源,那么周萍就是把蘩漪進一步推向地獄的罪魁禍首。這也是促使蘩漪進一步瘋狂,人性進一步扭曲的根本原因。在整個周家,蘩漪都得不到她想要的溫暖與憐惜,精神上的困苦長久地壓抑著得不到排解。正在她準備為自己悲慘的人生畫上凄慘的句號,讓生命如鮮花一般慢慢凋零,漸漸枯萎死去的時候,讓她遇到了人生的一縷光明——周萍??上У氖枪饷鞯谋澈笫呛诎?,這也就注定蘩漪會走向更加黑暗與悲慘的人生。正像蘩漪所說:“我已經預備好棺材,安安靜靜地等死,一個人偏把我救活了?!敝芷忌砩仙l(fā)的與周家截然相反的活力與少年特有的陽剛之氣吸引著心如死灰的蘩漪,而周萍身上表現出來的豐富情感更是蘩漪渴望得到的光明與希望,所以蘩漪愛上周萍是理所當然的。為了這好不容易獲得的新生,為了能緊緊抓住這棵救命稻草,她甚至舍棄了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沖破道德觀念成為周萍的情人,過起了“情人不像情人,母親不像母親”的生活,企盼從周萍那里獲得真愛,可以與他相守。但是她愛上的周萍并不是一個值得她去愛的人。周萍懦弱而軟弱,雖然受過“五四”新思想的影響,但始終是封建大家庭中的一員,在封建家長專制下,對于自己的父親周樸園是極為順從與尊敬的,膽小怕事的他不敢做出任何有違封建家長制度的事。這也是后來周萍一直為自己與蘩漪私通而痛苦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遇到與蘩漪陰郁渾濁截然不同的四鳳時,周萍便一下子愛上了簡單純潔的四鳳,從而想從蘩漪身邊逃脫,拋棄聰明狡詐甚至是有點神經質的蘩漪,也為自己私通后母的罪惡畫上句號。周萍自私而又無情的離去,無疑是給已經抓住浮木得以求生的蘩漪狠狠的一腳,其惶恐也就可想而知。面對周樸園的壓制與無情,蘩漪顯得很無奈與可悲;面對周萍的冷酷與拋棄,她在悲傷、慌張的同時還有著憤恨。為了守住自己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她先是好言相勸,希望周萍能回頭,在不得之后,她恫嚇他,威脅他,希望以此來把他綁在自己的身邊;再次不得之后,極度恐慌的蘩漪已經顧不得臉面、地位與身份了,她只想把眼前這個可以給她帶來一縷光明的男人——周萍拴在自己的身邊。于是她做出了瘋狂怪異的舉動:在下雨天像鬼一樣地跟著周萍來到四鳳家,從窗戶外觀察周萍的一言一行,發(fā)出一聲鬼嘆,甚至做出憤恨地把窗戶給鎖上等變態(tài)似的動作。為了挽留周萍,蘩漪苦苦哀求他,甚至放棄驕傲與尊嚴:“萍,好了。這一次我求你,最后一次求你。我從來不肯對人這樣低聲下氣說話,現在我求你可憐可憐我,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不,不,你帶我走,——帶我離開這兒,(不顧一切地)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鳳接來——一塊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熱烈地)只要你不離開我?!笨善瓦B這樣也無法留住自己心愛的人,所以在聽到周萍絕情的言語后,蘩漪便不再有理智了,她決心要把一切說出來,她要和周萍他們來個魚死網破。正像她所說的那樣:“一個女人,不可以受兩代人的欺辱?!彼约旱貌坏叫腋?,也不允許別人能到,她要打破整個周家的和諧與沉默,毀滅這個令她身心都備受折磨的地方,毀掉所有人的幸福。
3.蘩漪人性的扭曲是家庭壓迫與自由缺失的雙重壓迫下的產物。
蘩漪本是一個聰明大方、美麗動人的大家小姐,她的修養(yǎng)與健康人生應該都是無可厚非的??墒聦嵣蠌奈覀儎傞_始與蘩漪正面接觸時,蘩漪的形象就已經是一個做事乖張、帶有“雷雨”性格的人物了,這是為什么呢?我想這與蘩漪所受的家庭壓迫與自由的缺失很有關系。從周萍與周沖相差的年齡可看出,蘩漪應該是在17歲左右嫁給周樸園的。而此刻的周樸園已經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蛟S蘩漪曾經努力過獲得丈夫的愛,甚至生下周沖也是為了得到周樸園的愛也說不定,可是周樸園至始至終的無情與冷酷傷透了她的心,讓她活得很疲憊,很凄苦。家里的大家長對她這個太太的不重視足以使蘩漪在周家沒有立足之地,更何況蘩漪嚴格來說只是周樸園的續(xù)弦妻,本來的地位就不高。我們從魯貴對蘩漪的態(tài)度中就不難看出蘩漪在下人面前的地位是不高的,甚至連下人都可以欺負她這個主子。所以說在周家蘩漪是備受壓迫的,這也使得她的人性得以扭曲。另外,雖然蘩漪是受過一點新式的文化教育的資產階級女性,但她畢竟還是“舊式的中國女人”,她時刻都要恪守婦道,不能有行動上的自主自由,長期只能呆在家里相夫教子,還要保持她太太應有的身份,做符合太太身份的事,可以說是一只名副其實的金絲雀。沒有自由,心中的苦悶也就沒有了疏解與緩和的地方,久而久之,她自然而然地就會人性扭曲,形成瘋狂似精神病的性格。
四、蘩漪是受社會新文化新思想影響下的革命者,但同時也是妥協者
蘩漪這個人物的形象比較復雜,我們很難從某一個特定的方面來給她下定義,也很難說清楚她是新思想下的女性代表還是舊思想下的典型婦女。但曹禺在《雷雨》中給了蘩漪這樣的一個定位:“她是一個受過一點新式教育的舊式女人。”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方面繁漪是個追求個性解放,要求獲得真愛的資產階級女人,另一方面她因受傳統文化與舊思想的影響,自身還帶有非常濃厚的封建色彩。
1.蘩漪是受社會新文化新思想影響下的革命者。
就蘩漪自身來說,她出身于富貴人家,上過私塾,又“受過一點新式教育”,這不僅使她具有了較高的文化水平,豐富了感情和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條件,所以當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她不再安于“三從四德”所規(guī)定的命運,要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改變身為“工具”的命運,力圖作為一個“人”而“真實地活著”。她不顧封建禮法高呼:“我的心,我這個人還是我的。”加上她所愛的周萍深受“五四”文化的教育,愛屋及烏也就會特別關注這一方面的文化,深受這種文化的影響。尤其她是處在大家庭里受壓迫受壓制的一方,所以蘩漪本身的反抗性就會比別的人物來得激烈與徹底。她與周萍的相愛,并不是為了反封建,也不是為了追求個性解放,除了滿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是對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種報復。她痛恨周樸園,要以自己激烈的舉動來反抗周樸園。甚至到了最后,那個殘忍的秘密都是由她這個被周樸園認為是瘋子的人所揭開的,而這正是她勇于反抗的表現。
2.蘩漪是受舊思想舊觀念壓迫下的妥協者。
蘩漪身為封建大家庭之中的一員,舊的思想觀念早已在她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了。更何況在她嫁給周樸園的18年里,她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周樸園的監(jiān)控下生活的,她想改變這種可悲的人生卻又心有余而力不足。蘩漪之所以像幾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樣陰差陽錯地愛上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爺,并不是因為她天生放蕩,而是環(huán)境所迫,在她平時接觸的人中,無人可愛。而她從來就沒打算走出家庭,也與她是一個“舊式女人”有關,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為她沒有自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她不愿放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太太生活。在思想深處,蘩漪有許多沉重的無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識,如她很看重“名分”。盡管在文中蘩漪以“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我不這樣看,我的良心不是這樣做的”來否認與周萍亂倫的罪惡,但事實上蘩漪與周萍的相愛也存著難以擺脫的“犯罪感”,必須通過“鬧鬼”來使其愛情合法化。又如蘩漪明明知道周沖愛上四鳳,卻對他的選擇大加阻撓,提醒他:“她始終是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下等人?!辈Q然地說:“我的兒子要娶,也不能娶她?!痹谥軟_面前,蘩漪對四鳳的偏見顯然不是出于對四鳳的嫉妒,因為四鳳與周沖的相愛對她有利,這恰恰反映了蘩漪真實的封建貴族意識、等級觀念、門第思想和家長意識。自己已經是封建婚姻的犧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標準去要求下一代,甚至在為了留住周萍這個事件上,她還依賴起這個令她痛恨萬分的封建家長制度,希望借周樸園的家長地位與權力幫她留住周萍,制止周萍與四鳳離去。由此可以發(fā)現封建家長專制制度也是被蘩漪所認可與接受的。她在這種壓迫與權力面前采取的是妥協態(tài)度,是順從于這種制度。
總之,對蘩漪這個形象我們要辯證地來看:一方面,她身上具有反封建專制的個性解放色彩,很大膽、勇敢地追求自由、愛情。她是周公館這個死寂的封建專制家庭的一場突發(fā)的“雷雨”,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照亮了所有的黑暗與罪惡,發(fā)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呼。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她與追求真正個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女性區(qū)分開來,看到她身上的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這使她無法擺脫家庭、社會的束縛,無法獲得最起碼的個性解放,最后終被黑暗吞噬。她是舊制度、舊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殘、被遺棄的受害者,是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和黑暗社會造成的悲劇人物,具有較深刻的典型意義。她的悲劇命運是值得同情的,她的不幸暴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她的叛逆和掙扎是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有力沖擊。通過追求個性自由而產生的愛情,不是美麗的。所以,她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劇也就成為必然?!独子辍烦晒λ茉炝宿冷暨@個豐富、復雜而微妙的人物形象,刻畫了她復雜而隱秘的靈魂。
五、正確理解蘩漪這一人物形象,把握蘩漪內心的復雜情感
蘩漪不像西方文學中的惡魔性形象那樣直接用殺人、嗜血來表現一種復仇的欲望。她其實并不是真的想復仇,一直到最后都只是想把周萍拉回來。她的惡惡在骨子里,在惡的同時,始終有所求有所得,不是破罐子破摔。雖然蘩漪是以惡摧毀了周萍、四鳳等人的幸福,但她也有不為人所知的善良與溫柔。當周樸園公布了周萍的生母就是梅侍萍的時候,此刻已經與周萍發(fā)生了亂倫關系的四鳳,無法忍受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沖出了門外,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誰都沒有過多地考慮到四鳳的心情,或者觀察到四鳳非正常的舉動,只有蘩漪發(fā)現了這一點,她讓周沖去追四鳳,擔心她會做傻事。由此可以看出,蘩漪其實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人,只是因為她長期地受壓制才使得人性發(fā)生了扭曲。另外,雖然在最后蘩漪一再傷害著自己的兒子周沖,表面上她是一個自私不合格的母親,可實際上對兒子的否定也只是一時的氣憤,而并不是真的不愛兒子。她本身對周沖是十分寵愛的,在第二幕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幅很好的母子圖。蘩漪恨周萍但也很愛周萍,雖然她經常威脅周萍,甚至最后把周樸園搬出來與周萍來個魚死網破,可她并不想真的想讓周萍難過,當她得知因自己的一時氣急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傷痛時,她悔恨起來:“萍,我,我萬想不到是——是這樣?!睆谋砻嫔峡矗@個女人非常瘋狂,甚至用卑鄙的手段,但實際上,她的動機不是要毀滅這個家,而是要挽回這個家庭;不是要毀滅周萍,而是要挽回周萍,她不希望周萍離開這個家。她實際上也只是一個渴望被愛的女人,只是一個渴望自由戀愛的女人。所以,蘩漪是可愛又可恨的,是一個內心火熱卻被陰霾所遮蓋的人。我們在評論她的時候不能簡單地以惡或善來作概括,而是要融入這個人物當中體會她那種復雜的情感。
《雷雨》是從惡魔性出發(fā)來毀滅世界。惡魔在人性里面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因素,蘩漪之所以令人動容,我認為這個動容不包括同情,也不包括厭惡,使人感到非常震撼的是她把人性深處邪惡的東西翻出來。其他人都想掩蓋這個東西,可是,她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像一個魔鬼一樣,一步一步逼著周萍,逼得周萍與四鳳走投無路,最后把這個家庭逼到絕路。所以我們要想很好地把握《雷雨》這部戲劇,對蘩漪的人物形象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也推動著整個故事的發(fā)展。蘩漪是《雷雨》當中特定時期、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典型人物,對蘩漪這個人物形象的正確分析與理解有利于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掌握。
參考文獻:
[1]曹禺.雷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3版.
[2]胡受昌.就《雷雨》訪曹禺同志.破與立,1987,(5).
[3]錢谷融.簡評《雷雨》.語文學習,1980,(4).
[4]曹禺.簡談《雷雨》.收獲,1979,(2).
[5]孫光萱.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讀.教育出版社,1987.12.
[6]王自立.中國現當代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7]郭沫若.關于曹禺的《雷雨》.沫若文集(11卷),1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