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案情況
這學期我們班有兩位插班生,其中男孩原就讀鎮(zhèn)一小,后轉(zhuǎn)到我們這所民工子弟學校。我?guī)е锵c疑問開始了這學期的第一堂數(shù)學課。課堂上,我笑著看了他一眼,小小的個子,白白凈凈的,穿戴整齊又干凈,還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正非常端正地坐在第一排,這與其他的農(nóng)村孩子相比顯得與眾不同。他不僅專心聽講,而且積極發(fā)言,作業(yè)字跡也很端正。這不正是典型的“三好生”嗎?怎么會是“問題學生”呢?于是,我向班主任了解到他比同班的學生都小一歲,在原校平時表現(xiàn)還可以,挺乖的,不會惹是生非,就是成績很差,實在跟不上了才轉(zhuǎn)到這里。然而根據(jù)這幾天的表現(xiàn),應(yīng)該說他是一個既懂事又聰明的孩子,怎么會成績不理想呢?莫非是他做事不能持之以恒,還是年齡太小童心未泯……
第二周一天課前,我親自檢查他的作業(yè),竟是空白一字未寫,原來他壓根兒就沒有把作業(yè)當回事。對他進行一番教育后,好了兩天,然后又開始不寫作業(yè),上課也不再舉手發(fā)言,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玩玩手中的橡皮之類的學具。與之前那個精神飽滿,積極向上的小男生簡直判若兩人。這樣下去不行,我心里很著急。一次課間,我看到他正專心地在寫英語作業(yè),馬上表揚他的英文字寫得可真漂亮,就是這次偶然的表揚,讓他又恢復(fù)到了先前“三好生”的狀態(tài)。這次我下定決心要讓我們的小轉(zhuǎn)永遠還原成“三好生”。
為了更好地了解他,我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他說:“我生長在比較富裕的家庭,父親是一家模具公司的老板,母親做外貿(mào)生意,兩人平時都很忙,就跟我家的一位保姆一起生活,生活、學習都由她管。自小爸媽就說我很聰明,所以不到6歲就上小學一年級。讀一、二年級,我的成績還挺好的。可是自從上了三年級下學期后,我的成績一下子跌到班上的差生行列。在課堂上常常分散精神,總管不住自己。由于我的成績越來越差,爸媽不再夸我是個聰明的孩子,老師對我也非常冷落。到了四年級就更不行了,有時候考試還會不及格,所以……
二、理論分析
分析一:孩子無法適應(yīng)學校生活的家庭原因。越俎代庖,容易助長子女的依賴心理及懶惰行為。實踐證明,對孩子大包大攬,造成孩子獨立性差,只知等、靠、要,難以適應(yīng)學校和社會的獨立生活。
分析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在其《杜博士孩子管理法則——尋求疼愛與管束之間的平衡》一書中,將在學校里不成功的孩子分為三類:發(fā)育遲緩者,學習遲鈍者和未盡發(fā)揮者。
發(fā)育遲緩者沒有生理疾病或障礙,只是比大多數(shù)孩子的生理成長過程緩慢一些。例如,愛因斯坦很晚才學會說話。這類孩子若提前入學,學業(yè)注定會以失敗告終。他們的神經(jīng)功能還沒有為讀、寫等智力訓練做好準備,因而學習趕不上別人,會受到同學的鄙視和譏笑,逐漸對學業(yè)失去信心和興趣。這類孩子很聰明,但缺乏自律能力,做事馬虎,不認真。他就屬于這兩種情況。
三、輔導方法
策略一:誠心、愛心,耐心期待還原“三好生”。還原“三好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還原過程中,故態(tài)復(fù)萌,出現(xiàn)多次反復(fù),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我總是抱著滿腔的熱情,遵循教育規(guī)律,“反復(fù)抓,抓反復(fù)”,不斷給他敲響警鐘,不斷鼓舞他進行自我競爭、自我挑戰(zhàn),在反反復(fù)復(fù)的過程之中把他引上前進之路。比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我發(fā)現(xiàn)他上課精神恍惚,總是用手抱著頭,當時,我并沒有一味地批評與指責,而是走到他身旁輕聲地問他怎么回事,他可憐地說自己發(fā)燒頭痛想睡覺。這時我抓住時機,表揚他生病也堅持來上課,趕緊給他喝開水,并聯(lián)系了家長。經(jīng)過這事之后,他似乎一下子長大了,還原成“三好生”達一星期之久,這讓我信心倍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繼續(xù)堅持做到“三心”:誠心、愛心和耐心。讓他時刻感到老師給他的溫暖,這樣做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二:表揚、鼓勵,自信還原“三好生”。自信心是后進生轉(zhuǎn)化的基石,只有樹立起他的自信心,我的還原工作才找到了起點。比如:如果他上課分神或坐不住,我不但不著急,反而還從心理上鼓勵他:“你專心聽講的時間比一星期前長多了。”只要他上課舉手發(fā)言,我優(yōu)先考慮到他,如果回答得精彩,就由全班同學對他進行鼓掌表揚,從他微笑的小臉上我終于看到了那份久違的自信。
策略三:家長協(xié)作,加快還原“三好生”。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許多父母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給孩子間隔時間很長的許諾,如“你期末考試達到90分,我就給你買自行車”或“你考試得第一名,我就獎勵你200元”等等。孩子自制力差,很可能出現(xiàn)前緊后松的現(xiàn)象。他如果精確地算出了一道難題,也該給予適當?shù)莫剟睢N遗c他父母共同制訂了一個獎勵計劃,激勵他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對孩子給予適度的愛,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四、輔導效果
兩個月過去了,我約他再次談話。這次談話,他變得好像與我更親近了。不但自信還充滿了活力。我讓他回顧自己開學到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他笑了笑說:好多了。僅僅三個字,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成功與失敗。是啊!學習上,他由第一單元的74分到第二單元的78分,再到第三單元的94分。有一次要求預(yù)習新課內(nèi)容,他覺得自己會,于是把課后的做一做也寫了……對他來說這是非常大的進步。他與同學之間的交往也更加融洽,而且有了一個好朋友。說到這里,他的臉有點兒紅,但眼光里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