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蘭
閱讀課文是由講讀向獨立閱讀過渡的憑借,它與講讀課文有密切的聯(lián)系。閱讀課文主要是為了復習、鞏固運用在講讀課中學到的知識和閱讀方法,并通過訓練轉化為技能。與講讀課文的教學相比,閱讀課文的教學對學生自學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降低。根據(jù)閱讀課文的這一點,教學時應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抓住重點,自學自練,互相交流,檢查指導。
首先,要抓住重點,明確要求
當學生明確了訓練目標,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就有了閱讀的積極性,就會主動地閱讀。提出要求的作用還在于促使學生聯(lián)系講讀上剛剛學到的知識,主動地用來學習新課文,鍛煉閱讀能力。因此,教師提出的要求必須明確,圍繞重點,還要注意量和度。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課后思考為依據(jù),因為這些題目緊扣重點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設計的。
其次,在學生明確要求的基礎上,要放手讓他們自己讀、自己練,因為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必須靠學生自己,別人是代替不了的。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根據(jù)教師的要求自己讀書、思考或者查閱字典,或者圈、點、畫、批,或者同座議論……。
再次,學生經(jīng)過自學自練,會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從而學到新的知識,有了新的體會。然而這畢竟是初步的練習運用,他們必定還有自己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好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組織交流,檢查指導。檢查、交流的主要內容是:(1)課文是否已經(jīng)讀得正確、熟練了;(2)是否基本上把課文的內容讀懂了;(3)從講讀課文領悟的讀寫知識是否能運用了。其中第三項是重點,應當特別重視、抓住不放。在學習講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可能對重點訓練項目的印象并不太深刻,現(xiàn)在拿來運用,會顯得比較生疏,這就要求教師加強指導,甚至需要引導學生回憶一下講讀課文的教學,明確訓練重點。凡是學生理解的,就不要重復;學生一時理解不了的,也不必深究,只是對應當理解而尚未理解的地方,給予適當?shù)闹笇?要騰出時間,把指導的重點放在學習閱讀上。
最后,應注意閱讀課文和講解課文在教材特點、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有明顯的區(qū)別,不要把閱讀課上成講讀課,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從實際出發(fā),適當要求學生,不能操之過急。
總之,具體到一個班,學生的情況很不一樣,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區(qū)別對待。這樣,全班的每個學生既不會失去信心,也不會自滿松解,都能夠情緒飽滿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自覺主動地閱讀,在各自已有的基礎上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