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運用語料庫語言學方法,以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簡稱CLEC)和美國BROWN、英國LOB語料庫為基礎(chǔ),利用AntConc軟件,檢索節(jié)點詞ACHIEVEMENT的索引行及搭配,并對其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中國英語學習者同本族語者在使用時存在明顯差異。借助語料庫的大量語言運用實例來解讀詞匯的用法, 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
關(guān)鍵詞:語料庫 搭配 差異 語言學習
一、引言
詞語搭配研究之父Firth (1957: 12)說:"You shall kno 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即詞的意義從與它結(jié)伴同現(xiàn)的詞中體現(xiàn)。Firth關(guān)于搭配的觀點可以概括為:搭配是詞與詞的結(jié)伴使用;搭配是一種意義方式;習慣性詞語搭配的各伙伴相互期待和相互預見;類聯(lián)接(colligation)是高于詞語搭配的抽象。Firth提出collocation之后,語言學者使用不同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對其進行了深入、持續(xù)的研究。過去的詞語搭配研究僅限于學者的直覺, 難免帶有個人的偏好,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語料庫語言學的興起為詞語搭配的研究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研究方法。搭配不再是語言學家頭腦里的直覺存在; 它是成百上千萬詞容的語料庫連續(xù)文本(running text) 中的語言使用實體, 是數(shù)據(jù)處理的結(jié)果顯示 (秦平新 2007)。
本文擬采用基于語料庫數(shù)據(jù)的方法和KWIC索引的操作方式,對achievement一詞進行檢索,利用索引證據(jù)、參照類鏈接,檢查和概括它的搭配特征,以期對語言教學有所啟示。
二、研究數(shù)據(jù)和方法
本文借助語料庫的資料統(tǒng)計分析achievement 一詞的使用情況。所用語料庫為: 1) 由上海交通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共建的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 ,該語料庫的原始材料來源于中國高中生的英語作文、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四、六級考試作文, 以及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作文; 2) 美國 Brown 大學 1960 年初建立的 Brown 語料庫; 3) 倫敦- 奧斯陸、卑爾根語料庫(LOB) 。本研究采用基于語料庫的方法 (corpus- based approach),使用AntConc 檢索工具和 KWIC( Keywords in context) 的檢索方式, 對achievement一詞在三個庫中的索引行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探討中國英語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對它的使用差異。
三、研究結(jié)果及分析
索引證據(jù)是研究賴以進行的基本依據(jù)。Achievement一詞在CLEC,LOB,BROWN語料庫中的索引行數(shù)分別為:90,34,69,且主要用于以下類鏈接:(如表1所示)。
類連接是詞語搭配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文本中語法范疇間的組合。類連接是關(guān)于詞語組合類別的抽象表達,搭配則是類連接的具體實現(xiàn)(衛(wèi)乃興 2002)。
筆者通過總結(jié)發(fā)現(xiàn)以下幾點:1、中國英語學習者使用類連接V+N(V+ADJ+N)的頻率相當高,占到了65%,而本族語者卻相反。2、本族語者使用類連接ADJ+N的頻率非常高,幾乎占了一半。3、本族語者的其它高頻類連接為PREP+N和PRON+N。4、中國英語學習者使用的類連接比較單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族語者的各種類連接比率則較為均勻,體現(xiàn)了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
下面,我們著重分析一下:1、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中,類連接V+N和V+ADJ+N中搭配的動詞特征。2、三個語料庫的ADJ+N類鏈接模式中搭配的形容詞特征。本文在跨距為 - 4/+1 的搭配環(huán)境中, 分析 L1、L2、L3及 L4 位置上的動詞搭配詞行為。
經(jīng)檢索分析,發(fā)現(xiàn)在CLEC語料庫中與achievement搭配的高頻動詞及頻數(shù)為:make(22),get(14),have(3),respect(3),lead to(3),bring(2),gain(2),improve(1),disregard(1)。這些搭配動詞主要分為兩類:(1)取得/擁有/提高成就:make, get, have, lead to, bring, gain, improve; (2)對待成就的態(tài)度:respect, disregard。而在BROWN和LOB語料庫中與之搭配的動詞為:earn(2次), sap, culminate in, stress, anticipate 和 perceive,意義豐富多樣。由此,我們可以推測:1、本族語者并不常用V+achievement來表示成績的獲得和擁有,也許會用achieve這一類的動詞直接表示取得和擁有各種成就。2、中國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在選擇achievement的搭配動詞時存在很大差異。在BROWN和LOB語料庫中,achievement搭配動詞的索引行共有七行,卻使用了六個動詞,充分說明本族語者進行動詞搭配時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而中國英語學習者過度使用了兩個表示獲取成就的動詞:make和get。但是,在CLEC語料庫中與achievement搭配的高頻動詞完全沒有出現(xiàn)在本族語者的語料庫中。這說明中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母語的影響,直接把漢語中的“取得成就”、“提高成績”等轉(zhuǎn)化成英文,沒有充分考慮本族語者的搭配習慣。
經(jīng)檢索分析,在CLEC語料庫中與achievement搭配的高頻形容詞及頻數(shù)為:Great(10), more(7), good(7), some(3), much(3), any(3), splendid(2), greatest(2), shocked(1), painstaking(1), outstanding(1), greatest(2), future(1), final(1), academic(1)。
在BROWN庫中與achievement搭配的高頻形容詞及頻數(shù)為:junior(7), greatest(5), total(2), mean(2), expected(2), academic(2), successful(1), special(1), professional(1), literary(1), greater(1), great(1), fullest(1), final(1), enduring(1), educational(1), constructive(1), actual(1)。
在LOB庫中,與achievement搭配的高頻形容詞及頻數(shù)為:personal(2), educational(2), spectacular(1), remarkable(1), social(1), poetic(1), latest(1), industrial(1), impressive(1), great(1), future(1), essential(1), economic(1), actual(1), any(1)。
通過檢索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中國學習者用來描述achievement的形容詞可分為三類:1、表示成就的程度和量:Great, more, some, much, any, greatest, greatest;2、表示成就的類別:academic;3、good, splendid, shocked, painstaking, outstanding。第一類詞語有過度使用的現(xiàn)象。第二類詞語缺乏多樣性。第三類詞語比較靈活,但是過度使用了good這個抽象詞,缺乏意義的針對性。
本族語者在表示成就的程度和量時,用到了greatest, total, greater, great, fullest,但是很少使用some和any這樣的詞匯。另外,還使用了junior, personal, academic, social, poetic, economic, industrial, professional, literary, educational來表示成就的類別,充分體現(xiàn)了人類可以取得的成就的多樣性。本族語者在描述成就的時候還用到了mean,successful,constructive,spectacular,remarkable,impressive等,這些詞語也是中國學習者應該習得的常用詞匯。
四、結(jié)語
以上研究結(jié)果顯示, 中國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在使用achievement一詞時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中國學習者傾向于動詞與之搭配,且所搭配動詞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有過度使用的現(xiàn)象。而本族語者則傾向于用多樣化的形容詞來描述achievement。(2) 中國學習者因掌握形容詞搭配詞的詞匯量不足, 造成其搭配行為呈現(xiàn)單一和過度使用的現(xiàn)象。(3)本族語者并不傾向于使用V+achievement的形式來表示成績的獲取和擁有。通過以上實例,我們應該善于使用語料庫進行對比研究,讓學習者直接、客觀地了解母語和目的語的種種差異,讓學習者大量接觸正確、豐富的各種例證和用法,減少中介語與本族語兩者之間的差異程度, 實現(xiàn)英語表達的真實性和地道性。
參考文獻:
[1]Firth, J. R. 1957.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秦平新. (2007). 基于語料庫的詞語搭配個案研究—以knowledge為例.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 28(3), 132-136.
[3]衛(wèi)乃興. (2001). 專業(yè)性搭配初探—語料庫語言學方法.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4(4), 19-23
作者簡介:段玲玲(1986年—),女,漢族,河南省禹州市人,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生。 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