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
[摘要]語文教師的課堂用語在整個教學實踐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提高課堂用語水平,首先教師要重視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其次還要注意課堂中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語言使用。
[關(guān)鍵詞]課堂語言 導入語 講述語
課堂教學語言如同電影語言、話劇語言、相聲語言一樣,屬于專業(yè)語言。大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边@些話,隱含了課堂語言的重要性。教師的課堂語言是溝通教師、教材和學生的橋梁,是傳授知識的紐帶。語文課堂用語更是如此,教師的課堂用語直接影響著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高水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shù),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而且還能引起學生的美感,使他們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
因此掌握好語文課堂教學用語這個工具,對于利用課堂來傳播知識、教育學生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的水平,我想從下面幾方面來探討。
一、語文教師首先要重視自身語言素質(zhì)的提高
為什么我們的學生一直學語文,口語表達還那么差呢?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口語表達能力與教師的這方面能力是成正比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如果一個語文老師,一上講臺,滿口方言,滿嘴口頭禪,教學語調(diào)始終如一,在不時嘣出的話語中,常常聽到“啊”、“嗯”、“這個”、“然后”、“是不是”這樣的語言,那么坐在臺下的學生聽課會全神貫注嗎?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能保證嗎?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學生語言素質(zhì)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富有啟迪性而又充滿情感的課堂用語,是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手段。
因為,中小學生的語言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美的語言是學生模仿的源泉。在教學中,如果語文教師自身普通話水平較差,對口語訓練不重視,那么,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口語表達水平就差。如果我們教師上課時經(jīng)常前言不搭后語,結(jié)結(jié)巴巴,朗讀課文經(jīng)常加字、漏字、回讀、感情單調(diào),那么,他們所教學生的表達就不可能通暢、有感情。如果我們教師朗讀課文、表述問題、交流思想時,一會兒普通話,一會兒方言,那么,他們的學生就會南腔北調(diào)。
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首先應(yīng)解決教師中存在的問題。高中語文新教材中增加了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口語交際技巧,學習即席講話、演講、交談、討論、表演(對白)、辯論等幾種口語形式。所以作為語文老師,語言素質(zhì)的提高已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們的語文老師必須注意課堂教學用語,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教學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二、語文教師要特別重視課堂用語中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語文教師要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用語上多下功夫,力求以自身的語言魅力,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對語文教師來說,要充分發(fā)揮駕馭語言的優(yōu)勢,教學語言不僅要規(guī)范化,還要注意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課堂用語。
1.導入的藝術(shù)
高爾基在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時說過:“最難的開始,就是第一句話。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音調(diào)都是它給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尋找它。”課堂上的開頭話難講,這是廣大教師的深切體會。一個新教師,常為課堂上的第一句話而再三琢磨,全力以赴,殫精竭慮設(shè)計開場白,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情趣等。一段精彩的導入語,常會像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使之產(chǎn)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山東省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吳樂琴,在語文教學中就特別注意“精心導入”。在講授《斑羚飛渡》一課時,吳老師在講課前充滿激情地朗讀了這樣一段話:“有這樣一種感情,她至清至純,無私無畏;她只講付出,不講回報;她經(jīng)得起磨練,也耐得住寂寞;她可以震撼天地,亦可以悄無聲息。這種感情就叫作‘愛?!边@樣的導入扣人心弦,引導學生迫不及待地想去學習課文。
一個老師在講《厄運中的海倫》時設(shè)計了這樣的導語:“在《世界偉人傳記》叢書中,女性為數(shù)不多。有兩位女性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一位是科學之母居里夫人。另外一位,她的偉大是和她的厄運分不開的,人們稱她為‘和拿破侖齊名的女性。因為她所做的一切,是令人難以想象,難以置信的。——“她,就是厄運中的海倫?!?/p>
一席話,猶如投石擊水,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探求欲,學生馬上情緒高漲,想知道這位偉大的女性到底遭遇到了怎樣的厄運,又為什么能與拿破侖齊名的。
2.教學過程中講述語的情濃意深
語文教學過程是一種情感交流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的語言不應(yīng)是蒼白的,除了清楚明白外,這種語言應(yīng)是一種帶著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教師要把這種感情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去,融入進每一節(jié)語文課。
比如《背影》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主線是父親的背影,表達作者對父親無盡的懷念和偉大的父愛。而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受到溺愛,不覺得這種愛多偉大,這時教師就要適當?shù)囊龑?。有一位教師在講述這篇課文時說道:“請同學們在老師的敘述中猜出你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這個人對你的愛很無私,小的時候用大手把你捧在手心,當你是最心愛寶貝,出去玩怕你摔跤,上學時怕你餓肚子,在媽媽批評你時會跑出來說情……”當我說到這里時已經(jīng)有很多同學舉手強著回答到:“爸爸!爸爸!”用大家都熟悉的語言來描述父愛的真實存在,讓他們心中被一種深情所填滿,然后開始分析課文,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語言上深情打動了他們的心,也使課文永留心中,使語文教學達到了更高層次。
一詞一境界,一句一乾坤。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學生。”很多老師就是用自己充滿藝術(shù)的語言粘住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的。這樣的教學語言,既是對文本內(nèi)涵的深情闡發(fā),又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激情呼喚,充滿著鮮活的人文精神,營造了濃郁的人文環(huán)境,激起了學生無限的想象,使學生和作者一起歡呼,一起憂愁。
3.課堂提問的語言藝術(shù)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闭n堂上,老師提問的語言藝術(shù),老師提問的技巧,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決定著教學的成敗。
教師需要注意,提問的語言準確是提問有效性的潤滑劑。提問時一定要清楚、詳細而精確地表述問題,避免模棱兩可的提問。如果問題模糊,學生就會茫然不知所問,那么老師就要改進問題本身,使原有的問題明朗化。比如“我們昨天學了什么?”或者“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怎么樣?”等等。樸實的提問很重要,專一的問題很重要,避免無休止的提問,不然會讓學生感覺受到挫折或感到迷惑。在課堂提問中,只有讓學生明確了問題,思考時才會抓住重點,真正理解問題的要義。所以,老師在向?qū)W生提問時,必須選擇好最佳語言,最佳角度,最佳準確點,新穎、靈活、有重點地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給學生正確的誘導。
4.恰當?shù)慕Y(jié)尾語言
一位教育專家這樣說過:“刻意追求的藝術(shù),不是藝術(shù);刻意學習的藝術(shù),不是藝術(shù)。當一個教師的學、識、情、才等齊備之時,才是教學藝術(shù)臻于成熟之日?!闭Z文教師的課堂語言功底還體現(xiàn)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語的設(shè)計上。
一些成功的語文課由于結(jié)束語的恰當使用,耐人尋味,令人深思。有一位老師在講《向命運挑戰(zhàn)》時,設(shè)計了這樣的結(jié)束語:“在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努力沒有結(jié)果,付出沒有認可。而愛迪生卻認為,失敗也是一種成功——為今后的成功總結(jié)了經(jīng)驗。在今后的日子里,假如你失敗了,那么,你有足夠的理由對自己這樣說:盡管在藍天的最高處沒有留下我翅膀的痕跡,然而,我畢竟沒有折斷雙翅。這藍天啊,還依然屬于我。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挑戰(zhàn)自我,愿我們的人生無怨無悔。”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鄧彤老師在執(zhí)教《變形記》結(jié)束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為你(學生)的愛心而自豪,我為你的父母養(yǎng)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而自豪,我為你的班級有你這樣的同學而自豪!你的愛心是我們這堂課最大的收獲!”學生在這充滿激情的語言里,得到了一種激勵,一種喚醒,一種鼓舞。結(jié)束語言可以采用懸念式、引申式、總結(jié)式或激勵式,不管是什么方式,最終都是讓課堂結(jié)束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中,讓課堂教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語文教師們精彩的課堂語言,源于他們豐厚的文化底蘊,源于他們出色的創(chuàng)造才能,更源于他們對教育事業(yè)和對學生們的深厚的愛。教師的語言是不可能是公式化的,教條式的,只有我們的老師具備了學生是教育主體的教育理念,口隨心愿,因材施教,自然就會有打動學生的語言產(chǎn)生,語文課堂的收效自然就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