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琦
摘要: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對于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改進教學方法,搞好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具備扎實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畢業(yè)后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是中職計算機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 教學方法 能力培養(yǎng)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等專業(yè)學校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學生對該課程掌握的程度不但決定著其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高低,同時對其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組織實施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相應的計算機知識、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并能使計算機知識與其所學的專業(yè)需要緊密地結合起來,這些都要求計算機教師應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方法,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一問題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
一、重視興趣培養(yǎng),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原動力,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能夠集中注意力,主動地去認識它、了解它,從而能較快地獲得相關知識和技能。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因此在備課及授課過程中要盡量減少使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盡可能多的針對教學內(nèi)容設置懸疑,從而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Word2000時,首先給學生演示一些圖文混排的精美文檔,使學生產(chǎn)生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后利用索引和目錄功能快速地為一篇較長的文檔生成目錄,使學生進一步領略Word的強大功能,進而使學生對本部分的內(nèi)容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意念。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條件
(一)入門階段加強感性認識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入門階段以實際生活為背景,從周圍的具體實物出發(fā)了解、認識計算機。例如,在講授計算機應用領域時,讓學生說出身邊使用了計算機的例子,然后教師幫助學生總結從我們家庭中使用的電子表、手機、洗衣機等,到銀行的ATM機,就連我們每天收看的天氣預報也是用計算機處理的……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計算機已經(jīng)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而且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以其高速快捷、圖文并茂、形象逼真的特點,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將它們應用于教學,使以前難以表述的內(nèi)容可以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如在講授微機硬件組成時,利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啟動課件后,可以看到一張微機主板的圖片,用鼠標單擊上面相應部件,在其旁邊會出現(xiàn)該部件及相應板卡的名稱、功能、標準、發(fā)展過程等說明文字及放大圖片;又如將微機組裝過程拍攝成影片直接播放給學生。這樣,使學生輕松地掌握了教學知識點,并且印象深刻,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時理解上的難度,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注重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就是從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發(fā)展?jié)摿Φ葘嶋H條件出發(f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通過教學形式的變化,創(chuàng)設“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環(huán)境,教師通過分層組織教學、改革教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在授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僅對層次較低的學生進行廣播教學,其他同學可利用這一時間完成教師提前布置的任務,甚至允許其自由發(fā)揮,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可以在教學進行到某一階段,解除對高層次學生的廣播而由其自行完成后續(xù)知識的學習和操作。
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shù)姆椒ê褪侄?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學生則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完成不同的要求。并通過開展互幫互學,充分發(fā)揮不同學生的特長,相互影響,相互帶動,這樣做既調(diào)動了學習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激發(fā)興趣。
四、搞好案例教學,帶動理論知識學習
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總是從基本概念、名詞開始講起,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分散,甚至做出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一節(jié)課下來,幾乎沒有任何收獲。
針對這種情況,采用了以案例教學帶動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首先對教學內(nèi)容的順序加以理順,并進行重新組織與調(diào)整,將理論知識蘊藏在案例教學當中。然后,在案例講解的過程中遇到相關的知識點再用最簡單的語言向?qū)W生加以介紹,這樣既可以始終保持學生的興趣又可以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分散開來,便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如“路徑”是初學者感到不易理解的一個概念,可把它溶合到文件復制的案例教學中。文件復制是一個很實用的操作,學生對此有學習的欲望。要復制文件,首先就要在計算機中找到它,此時我便“趁機”對查找文件過程中打開的每一個對象加以記錄,最后用“”連接起來,并給出“路徑”的概念,進而說明了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及其區(qū)別。因為學生始終關心著下一步驟如何操作,所以在整個講授過程中精神一直高度集中,教學效率得到較大地提高。這樣,在一個案例講解過程中,學生便輕松地掌握了教學知識點。
五、注重能力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
這里所說的“能力”不僅指的是計算機軟硬件的操作能力,還包括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是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生一旦具有了這種能力,將是他們一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們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各種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主動為自己提出問題并能獨立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適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社會并服務于社會。計算機教師應能夠結合學科特點,向?qū)W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要“會學”。這也是其他各學科教學中應重視的一個問題。
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于思考,不禁錮學生的思維、克服思維定式。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精心設置大量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課后練習和課后實訓課題,對學生遇到的問題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而是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以及獲取、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調(diào)動多種方法去解決。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獨立地尋求問題的答案。從而逐步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提高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當今飛速發(fā)展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使學生掌握好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并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需要每一位計算機教師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
(作者單位:天津市第二商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