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件小事引發(fā)的思考
今年教師節(jié),學校為每個老師做了一個“知心話語袋”,便于學生們給老師寫悄悄話。筆者收到了許多學生的留言,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其中一份讓筆者印象深刻。那是同年級別的班上的一個孩子寫的,他說:“敬愛的王老師,或許您不認識我,但我對您印象特別深刻,在文學社選修課上您那會意的一笑及精彩的點評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您還記得《給諸葛亮的一封信》那篇文章嗎?作者是我。其實我覺得我那篇作文寫得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和選修班上其他同學的作文相比,我是很羞愧的,但是您卻給了我較高的評價。您沒有像一般語文老師那樣講什么中心、重點之類的套話,而是說我‘心思細膩,感覺敏銳,有此創(chuàng)新之意、幽默之風,不止作文,何愁他事無成?雖只寥寥數(shù)語,卻很大程度上鼓勵了我對語文學習的信心,更是鼓勵了我生活的自信心。謝謝您王老師,我會努力的!”雖然筆者真的沒有辦法把這個學生的名字和模樣聯(lián)系起來,但是給他的評語筆者倒的確是記得的。因為一直以來,筆者都信奉著“做人——作文”的教學理念,那個學生的孤僻不合群在他的作文中也體現(xiàn)了出來,所以筆者便抓住他作文中細小的閃光點,放大再以特別的方式表揚,希望他能在筆者的評語中得到鼓勵。當然,結果,筆者很高興。
近年來,經??梢钥吹交蚵牭筋愃七@樣的報道,什么某地作文考試中,有很多學生為表現(xiàn)某一主題,而編造故事,比如為表現(xiàn)“挫折能讓人奮起”便都說家境貧寒、家人或病或死等等。于是我們批判學生的虛假不實的作文和感情,我們抱怨在許多孩子的作文中幾乎感受不到孩子的靈性與活力,體會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氣與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豐富的想象力,讀不到鮮活靈動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作文中沒有孩子,沒有靈魂,沒有個性和個體,有的是千人一面的“裝在套子里的人”,有的是急功近利和文字游戲。
可我們卻沒有想到平時的作文教學,又是如何去評價的。我們是否依然在采用傳統(tǒng)的公式化、模式化的評語呢?諸如:中心是否明確,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層次是否清楚,語句是否通順等。誠然,這樣的評語是可以一針見血地評價學生作文的成功之處或問題所在的,但這樣僵化教條的語言嚴重忽視了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要求,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和修正錯誤的積極性,更談不上對學生健康的寫作心態(tài)的引導和高尚人格的培養(yǎng)。
“做人——作文”教學理念告訴我們,作文評語必須朝著“以做人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進做人”的方向改革,也就是說作文評語不僅要評價學生習作的優(yōu)劣,更重要的是能夠與習作者實際心靈上的交流和溝通,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通過長期的評語感染,領悟寫作技巧,磨練意志品質,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做人——作文”素質養(yǎng)成和和諧發(fā)展。
二、如何為學生的作文寫評語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睆倪@個意義上說,學生作文不但是學生作文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其世界觀、人生觀的集中表現(xiàn),所以教師的作文評語不但要在寫作方法上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在學生的道德品質,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進行引導。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有低級和高級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作文評語中作為說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評價學生的文章,最重要的除了要求他們寫得生動、形象、具體外,更要使他們喜歡學習、喜歡表達、喜歡寫作,覺得那是一種快樂。針對學生的心理,教師要用一種清新、親切的語句,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自覺性、自信心和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寫作,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寫作水平。
葉圣陶先生說:“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yōu)點,此意好?!备鶕?jù)葉老的指點,在作文評語中必須堅持運用愛的效應。那么,如何在作文評語中運用愛的效應呢?
(一)決不吝嗇對學生的贊美
我國文壇巨匠茅盾小學時代的兩本作文留下了老師充滿熱情的贊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薄扒俺踢h大未可限量,十二歲小兒能作此語,莫謂祖國無人也。”這些極富鼓舞性的評語,無疑給少年茅盾以極大的啟示和鼓勵,成了他在文學道路上奮進的動力。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給他的語文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寫下激勵我不斷努力的話,我至今還記得,您說我會成為作家的話,是您的話讓我做起了作家夢,沒想到現(xiàn)在夢成真了,我要感謝您的鼓勵。”可見,有時老師在學生作文中寫下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只要寫出了優(yōu)秀的習作或此次習作有明顯進步,就應該正面肯定習作的可貴之處,趁熱打鐵,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鞏固學生已有的成績,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筆者當學生的時候也不擅長寫作文,但有一次高中語文老師的評語讓筆者深為感動:“可嘉可賀,又一篇佳作問世了!細致的內心活動描寫,巧妙的前后照應,證明你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從你的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中國的夏洛蒂·勃朗特!”當時,對于這樣的評語筆者是極為得意的,因為老師既肯定了筆者對作文技巧的靈活運用,又使筆者體驗到作文成功的愉悅與滿足,讓筆者覺得自己是作文的主人,從而激發(fā)了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心靈深處樹立起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有的時候甚至不必局限于作文本身,即使是作文本上的字跡工整漂亮,也可以大加贊揚。一個已升入省中的男生就曾經告訴過筆者:“要不是你夸獎我的字漂亮,我都不知道自己在作文上也是有‘長處的。所以我就努力寫作文,以不辜負你的贊揚和我漂亮的字?!?/p>
(二)用溫柔之手撫慰學生的情感
先學做人,后學作文,文如其人都是對作文做人關系的很好闡述。我們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往往只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忽視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實,不管是成人的文章還是學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體現(xiàn)了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他們思想品質、道德行為的一種流露。通過情感式的評語,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與做人結合起來。
筆者任教的班上有位女同學因外貌而自卑,也因此和班級其他女生相處不融洽。七年級一次作文,要求描寫班級里一位同學,不出現(xiàn)名字但要把人的特點寫活,她便以《她》為題寫了自己:她是一條丑陋的毛毛蟲,掙扎在痛苦的邊緣,受盡嘲弄也無法等來自己的蛻變……筆者讀后感觸很深,雖然從要求上有些偏了,但為了使她多些自信于是筆者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一條不起眼的毛毛蟲,落在了我的花園里,我訝異于她的自卑和嬌弱,我欣賞她的誠實和坦率,我更珍愛并撫慰她灑滿露珠的身軀,我?guī)砩系圪n與她獨特的禮物——書籍。有一天,毛毛蟲定然會蛻化成讓所有人驚羨的蝶兒,氣質清華?!睆拇诉@位女生利用課余時間盡情閱讀,作文水平不斷提高并且佳作紛呈,“腹有詩書氣自華”,自此也不再以外形為意,反而與同學關系和睦了。
事實證明,用一顆愛心寫評語,會激發(fā)學生寫作甚至是生活的激情。做人講究一個“情”字,作文也講究一個“情”字。學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評語理應影響他們做人的尺度,引導他們遵循正確的做人原則成長。所以作文中老師的評語如能達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學生就不會討厭作文了,而能把作文當成朋友。他們會情愿走進這個有芳草、有綠葉、有溪水的清涼世界。
總之,教師給學生寫的作文評語,不應該是簡單的、生硬的說教,而應該是娓娓的交談。因為,老師幾句贊美的話,真摯的話,會溝通兩代人的心音,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歡樂。而那些具有獨到的見解,深刻的哲理,誠摯的希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話,也許將伴隨學生們度過整整一生。
(王利琴 常州外國語學校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