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利
摘 要:體育教學是身體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闡述了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體育素質、促進學生智力開發(fā)、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審美素質的作用,并提出了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體能素質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體育教學 體育素質 素質教育 體能素質
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質的必備條件,同時體育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我們要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體育教學是指導學生提高體育素質的根本途徑。體育教學具有明確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學內容和嚴密的組織體系,它是唯一從小學到大學連續(xù)設置的課程,因而更具有教學的連續(xù)性和實踐的層次性。能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基本活動能力。良好的體育素質無疑對學生適應未來快速多變的社會具有積極作用。
2.體育教學是促進學生智力開發(fā)、提高學習效率的推動力。青少年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階段,健康的體魄是重要的物質基礎。合理的體育鍛煉能增強學生大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大腦的均衡性、靈活性和思維能力,保證學習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學生的體力和智力處于最佳結合點。
3.體育教學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發(fā)展的重要載體。體育教學有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和生動的教學活動,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要克服物體條件和自然條件的困難,要調適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時空之間的種種關系,這些體育中的社會文化屬性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集體意識、協(xié)作意識、進取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守法意識等人類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素質。
4.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審美素質的提高??茖W的體育鍛煉能促進學生塑造健康健美的體形,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身姿,培養(yǎng)學生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力與美的和諧、形體美與心靈美的融洽,同時還能從身體的各種運動中體會到人體的自然美。
二、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1.注重基礎性教育。顧明遠教授指出,素質教育雖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礎教育,但基礎教育必定是素質教育。中小學體育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要做到:(1)培養(yǎng)學生體質基礎的同時,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打好基礎;(2)要使學生認識和了解體育與健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和從事體育鍛煉的社會責任感;(3)要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科學的健身方法,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2.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體育教學要改革那些壓抑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思想、內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體育運動的形式和內容,置學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復感受成功與愉悅,在不斷完善自我和鑒賞他人效能的過程中,使個人的氣質、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識等具有社會意義的個性特征得到充分發(fā)展。
3.加強小群體自主活動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是在學生集體行為的前提下進行的,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雙邊活動中各自發(fā)揮著自己的積極性。真正落實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踐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體效益和社會效益,促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體、科學的頭腦、藝術的品味、改造社會的精神”。
體育教學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在學生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客觀地分析并確定其基本構成因素,掌握體育教學和體能素質的培養(yǎng)的關系,并樹立正確的觀點,下決心致力于素質教育,才能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的速度和水準,從根本上增強體育教學的整體效率,并保證體育教學沿著高效化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賀強、張燕生、朱永杰主編.《西方管理思想寶庫》.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
2.崔偉.《論體育教學系統(tǒng)》《體育學刊》.1996年第1期
3.《體育管理學》.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4.金欽昌主編.《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體育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單位:河北省晉州市魏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