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摘 要:演示實驗在中學科學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形式,它給學生提供了形象和動態(tài)的現(xiàn)象及圖景,能夠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演示實驗的內(nèi)容和方法有很大的靈活性,為教師施展教學藝術(shù)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關(guān)鍵詞:中學科學 課堂 演示實驗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課堂演示實驗是科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演示實驗是指在課堂上配合教學內(nèi)容,由教師操作表演的實驗。在新課程改革中,實驗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課堂演示實驗在教學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演示實驗能直觀形象地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是學生形成概念、理解規(guī)律的基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實驗方法以及基本的實驗技能和素養(yǎng)。演示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科學教學中,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對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素質(zhì)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人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課堂演示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提高演示實驗的生動性
設計和選擇演示實驗,要盡量做到生動、有趣,它的特點是引人入勝。在學生觀察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感知、思維、動機、注意、興趣等心理活動同時參與,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潛能,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生動的中學科學演示實驗是舉不勝舉的,例如:七年級上“升華和凝華”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用一個生動的演示實驗引入:圣誕節(jié)快到了,老師現(xiàn)在給同學們做一顆圣誕樹作為禮物,我先將細小木條搭成一棵“小樹”放在燒杯里,然后放入一些萘,然后給燒杯蓋上玻璃片進行加熱,一會兒萘粉不見了,停止加熱,樹枝上出現(xiàn)了白色的萘,一棵漂亮的圣誕樹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這情境并分析,知道了萘加熱先升華成萘蒸氣,冷卻后萘蒸氣又在“樹枝”上凝華成霜的自然科學原理。正像美味的菜肴總是注重色、香、味俱全,同時作用于人們的多種感官,使人產(chǎn)生美的感受,深深地吸引了學生。
若通過改進把實驗變得更有趣,一定會收到更好效果。例如:把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改成魔術(shù)——“清水變牛奶”,利用人呼吸時呼出的二氧化碳,讓每個學生都當一回“魔術(shù)師”,往盛有“清水”的試管里吹幾口氣,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清水變牛奶”了,這些實驗現(xiàn)象,引起了學生很強的好奇心,能把學生如癡如醉地吸引住,能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科學知識的欲望。另外,在“酸堿的性質(zhì)中”,我們可以先用毛筆蘸無色酚酞試液在濾紙上畫花,晾干,將濾紙掛上墻后,然后把氫氧化鈉溶液向紙上噴灑,即有紅花顯現(xiàn),再把稀鹽酸噴向紙上,紅花隨之消失,通過這種“花現(xiàn)花隱”的趣味性實驗,讓學生在有趣的實驗中掌握知識,知道堿遇酚酞試液顯紅色,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使“紅花”消失。學生感到很驚奇,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因此,有些化學實驗通過改進后增加其趣味性,既保證知識的傳授,又可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實施了實驗教學。必須指出:演示實驗的生動性決不等同于變魔術(shù)、玩雜技,不能光是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要注意生動性必須服從于科學性。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得出,概念、規(guī)律的形成。
二、提高演示實驗的參與性
演示實驗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觀、新穎、有趣,對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中學生好奇、好動。所以演示實驗不能只由教師做給學生看,再講給學生聽,把學生當作被動接收的“容器”,忌唱獨角戲,不讓學生參與配合。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親身觀察體驗和操作中,加深理解實驗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并學習一些實驗操作方法,要多利用學生身邊的學習用具,提高演示實驗的參與性。例如:在七年級下“摩擦的利和弊”的教學中,可以用一個小魔術(shù)引入,讓學生把兩本書之間每一頁疊放在一起,提起一本書的時候,另一本不會掉下來,引入摩擦的存在。如:進行馬德堡半球演示,先讓兩個“大力士”上來拉,不能將兩個半球拉開,打開活塞,讓空氣進入半球中,再讓兩個力氣最小的學生來拉,卻很輕松地將兩個半球分開了。兩相對比,說明大氣壓強不僅存在,而且還不小,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小組合作實驗。也可以取生活中的材料,掛鉤、牛奶、盒裝豆腐,進行自主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把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又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提高演示實驗的挑戰(zhàn)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中學科學演示實驗也在不斷的發(fā)展,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的演示實驗,適當進行改正,提高它的挑戰(zhàn)性。例如:在“慣性”的教學中,常規(guī)課堂演示中是彈出木板后,小球落入原來位置的小洞里,我們可以改進實驗裝置,用雞蛋代替小球,學生的鉛筆盒當作木板,盛水的杯子代替小洞進行演示。迅速擊打雞蛋下鉛筆盒的,雞蛋豎直落入杯中,并沒有沿水平方向運動。表明原來處于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也可以用象棋子和直尺進行實驗。用直尺擊打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沒有飛出去。這樣的實驗難度增加了,需要學生課外的練習,提高了學生課外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學生之間的競爭,同時也豐富了家庭實驗的開展。讓學生親手操作,通過他們的感性認識,分析得到實驗規(guī)律。而且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
演示實驗不僅要現(xiàn)象清楚,而且還要面向全體學生。但事實并非如此,由于演示實驗一般是教師在上面操作,會造成后面部分學生觀察不到,使用的實驗儀器較小或?qū)嶒灛F(xiàn)象不明顯也使有些同學看不清楚,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大演示實驗的可見度。使用多媒體、投影放大、機械放大、自制可見度大的儀器進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講解各種儀器的使用,溫度計,量筒、天平,電流表、電壓表等,我們可以借用多媒體視頻進行講解,隨機讀數(shù),鞏固學生對儀器的使用。由于化學實驗多數(shù)是在試管中進行,小小的試管中所發(fā)生的變化現(xiàn)象要讓后排學生看清楚是不可能的,這樣使后排的學生失去了應有的興趣,在實驗過程中允許應用實物投影儀,提高觀察的細微變化程度,使一般難以觀察的細微變化清晰的展現(xiàn)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又如:說明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的實驗可以采用投影放大的方法。如果直接用小磁針,因其底座是不透明的,面積又比較大,遮住了磁針,影響學生觀察。教師可在一塊有機玻璃板上比照條形磁鐵的大小,在其周圍均勻固定上10根細針,同時將小磁針的兩端分別涂上對比強烈的兩種鮮明的顏色,便于區(qū)分南北極。使用時將小磁針插在細針上即可進行投影演示;適當時候也可以走下講臺,讓每個學生看到實驗現(xiàn)象,從而得出正確的實驗結(jié)論。
總之,通過演示實驗這一重要手段及方法,使學生樂于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規(guī)律,為提供新的知識準備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又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培養(yǎng)其觀察能力、自由奔放的想象,加強了實踐性,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讓我們的演示實驗教學,真正發(fā)揮它的吸引力,培養(yǎng)出更多的具有新時代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1998
2.《物理的教與學》.2001年第3期
3.黎昌金、韓景春.物理教學技能訓練,2002
作者單位:浙江天臺始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