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云
摘要:學語言的前提是對語言產生興趣,因此高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英語的過程中,應該思考如何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讓他們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去學習。英語教師要喜歡和研究英語教學,還要喜歡學生,做到了這兩點,才能調動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興趣 英語學習 教學方法 師生關系
英語課是一門語言課,學語言需要有合適的環(huán)境去練習,而前提是對語言產生興趣。很多學生到了高中,英語還是沒有入門:什么是元音、輔音;什么是表語、定語、狀語、同位語;什么是非謂語動詞、情態(tài)動詞、助動詞;什么是簡單句、復合句等這些問題還沒有弄清楚。
調查研究顯示:對于這些問題不明白的學生在最初接觸英語這門語言課時并沒有產生興趣,只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接觸了英語課,沒有興趣就沒有明顯的成績。久而久之,學英語就成了學生的難題,他們再也提不起學英語的興趣,只是為了高考而機械性地去記憶,最后導致成績平平,甚至跟不上課。
高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英語的過程中,應該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再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讓他們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去背誦呢?
心理學如是說:興趣是能力開始產生的最早征兆,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現象的指向動力,是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梢?,興趣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有多么重要。要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是學生探求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力量源泉。學生缺乏穩(wěn)定、持久的學習興趣,是從事課堂教學所碰到的主要障礙。尤其是學英語,學生更難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
那么,英語教學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呢?幾年的教學工作和跟學生的接觸讓我對此有些體會。教師要愛英語教學,這可以從兩方面說:1.喜歡和研究英語教學;2.喜歡學生。這兩者缺一不可,只有都做到了,才能調動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作為教師必須喜歡和研究英語教學,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普通的漢語經過不同形式的加工從相聲演員的嘴里出來就顯得話說的幽默多了,讓人們有興趣去聽,而且留下的印象也深刻。那么同樣是語言,英語教學怎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從而達到記憶的目的呢?備課過程中我發(fā)現,在名詞變復數這一節(jié)內容里,對于以字母o結尾的詞如何變復數,一本參考書中是這樣幫助學生去記憶的“英雄(hero)吃西紅柿(tomato),黑人(negro)吃土豆(potato)”這四個高中常見名詞在變復數時需要在詞尾加-es,其他的直接加-s,有了這樣的記憶法,在考試時遇到這些詞時,想起上邊那句話,就不容易在以o結尾的詞變復數時出錯了。
類似地,虛擬語氣對高中來說是難點,什么時候謂語動詞用“should+動詞原形”的結構,什么時候用一般過去式分不清楚。對于虛擬語氣用在賓語從句這一節(jié)中,在從句中都會有哪些動詞后用“should +動詞原形”的結構來完成。這些詞只取首字母記憶的話,把各個詞的首字母排一下序,就可以用“drop pair cards(打對牌)”來幫助記憶,而還原一下每個單詞的字母就是 demand, request, order, purpose; permit, ask, insist, require; commend, advise, recommend, desire, suggest。
在單項選擇題中,有時會考察多個形容詞作定語時的排序問題,只靠讀是不夠的,因為高中生的語感能力還不是很強。這時我們可以用“縣官行令殺國才”來諧音記憶。“縣”是限定詞(this, that);“官”代表冠詞(a, an, the);“行”代表形狀大小(round, square, big, small);“令”代表年齡新舊(young, old, new);“殺”音同“色”即顏色(red, yellow, blue);“國”代表國家(Chinese, Japanese );“才”指材料(wooden, golden)。雖然并沒有把所有的形容詞概括全面,但練習題或考試中出現的作定語的形容詞一般不會超過五個,根據上面的諧音記憶法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了。
在英語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語言都與當前生活相關聯的,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的課程理念,需要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耙磺袨榱藢W生發(fā)展”應該是新時代教育的主旋律。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對學生學習英語有很大影響,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互動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將知識從一個腦袋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理接觸”。師生情感溝通是激發(fā)興趣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必須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關系,要以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愉快的情緒、親切的教態(tài)走進課堂,學生會感到你可親可愛,使學生未上課就先喜歡你。課下要主動用英語向學生打招呼、問候,既交流了師生感情,又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鞏固。平時在課堂內外多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變化,經常表揚先進,鼓勵進步,將鼓勵語言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發(fā)現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幫學生找原因,并幫助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師必須深鉆教材,緊抓學科特點,注意英語實踐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要深淺適度。同時還要注意常常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多出點子,巧用多媒體,使枯燥乏味的東西變得津津有味,使學生興趣昂然,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