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妮
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社會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目前,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為我國工業(yè)化前進道路上的制約因素之一。在十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提出加大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力度。而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給了各類職業(yè)學校得以發(fā)展的巨大空間,民辦教育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中國教育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民辦技工學校由于其辦學存在風險性和商業(yè)性,與公辦學校相比,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不足。筆者認為,應該進一步認識民辦學校的德育教育的特點,采取有效對策,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從而達到培養(yǎng)出“厚德、精工”雙贏人才的目的。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養(yǎng)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技兼?zhèn)涞募寄苋瞬攀歉黝惵殬I(yè)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從就業(yè)企業(yè)所反饋的意見來看,普遍存在技校畢業(yè)生責任感差、道德水平低等綜合素質的不高的現(xiàn)象,不能滿足工業(yè)化建設所需高素質德技兼?zhèn)淙瞬?這就不得不讓教育者們深思,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不能松懈,而是應該不斷增強,同時還要賦予其時代性和靈活性。民辦技工學校與公辦學校一樣,必須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始終,把德育教育工作擺在與專業(yè)課教學的同等地位,學校德育教育工作與教學管理工作做到“三個一”:一并統(tǒng)籌、一并作用、一并改進。
二、民辦技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特點
技工學校德育教育雖然緊貼國家大形勢,緊貼大政方針,但總體來看,還存在一部分問題,特別是民辦技工學校,性質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表現(xiàn)在招生相當激烈、生源不穩(wěn)定、學生素質較差、學校規(guī)模不大、學校設備需完善等,與公辦學校相比,從“軟件”和“硬件”上顯得有點“先天不足”,那么,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應該在“后天”上采取哪些對策進行禰補和完善呢?對民辦技校德育教育,筆者將談談以下幾個特點:
1.從教育對象上看
技校生與中學生、大學生不同,技校生普遍文化基礎較差,以自我為中心,責任感缺乏,自制力差,社會公德意識差,感恩意識淺薄等。民辦技校又會出現(xiàn)因招生競爭激烈,生源入校無門檻,無法把握入校學生整體素質,所接納學生群體中,有應屆初高中畢業(yè)生,有參加工作后的“回爐生”,有被其它學校開除過的學生。因此,給教育者帶來更高難度的教育和管理壓力。
2.從教育時間上看
德育教育分散、不集中,不夠系統(tǒng),不夠條理,不夠深入,所占有時空份量有限。民辦技校由于更加重視與企業(yè)合作關系,著重培養(yǎng)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才能在眾多競爭院校中立足和占有優(yōu)勢,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偏重專業(yè)課與實操課,無形中德育教育課程(德育課、心理健康課、就業(yè)指導課等)課時上就有所削減。
3.從施教者上看
德育教育效果受到施教者的資歷和水平的限制。民辦技校因規(guī)模和資金有限,缺乏專職德育教育教師,往往由管理人員或校領導兼職任課;或擔任專職德育教育教師資歷有限,缺乏教學經驗;班主任隊伍年輕化、任務化,兼職化,多數(shù)班主任由從事技術性工作的實操老師兼任,實操老師以大專文化且非師范院校畢業(yè)居多,缺乏一定的德育教育的理論和方法。
4.從教育內容和手段上看
教育內容“高、大、空”,教育方法較傳統(tǒng)。民辦技校因受德育教育資金投入力度的限制,教學內容普遍唱高調,喊口號,形式化,以傳統(tǒng)的課堂說教為主,缺乏教學設備的更新和第二課堂組織的豐富性。
5.從教育效果上看
短期行為多,印象不深,沒有鮮活亮點,沒有長效機制,沒有刻骨銘心和長期起作用的實例與制度。存在“水過鴨背”,留于形式的“整頓月”活動等。
三、民辦技校德育教育對策
1.確保德育教育應有的位置,堅持技校生德育教育工作不可取代
針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社會各類歪風邪氣侵襲校園,網絡色情暴力,社會家庭教育缺乏,技校生素質較差,性格多變,辨別能力差等特點,學校不但擔負起遏制社會各種歪風邪氣的侵襲校園的責任,同時通過德育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抵制不良現(xiàn)象和樹立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等。
民辦技校結合自身特點,突出學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建立健全黨、政、工、團組織機構,完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機構和工作體制。學校黨組織在學校中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建立以“黨委——支部——黨小組”、“學?!姓剖摇萄薪M”、“學校——學生科——班主任”、“團委——團支部——團小組”、“學生會——班委——學生宿舍”等多層次、多渠道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
2.嚴把德育教育者素質關,堅持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一方面,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以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為目標,科學配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將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納入教職工隊伍建設的范疇進行規(guī)劃和管理。全面加強學校的師德建設,建立和完善學校的師德規(guī)范及相關的監(jiān)督和獎懲機制。通過加強教職工的師德教育和繼續(xù)教育,努力提高教職工思想道德水平,增強教職工教學、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建設高水平班主任隊伍,班主任是學生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負管理組織班級活動、對學生實施針對性教育的重任。學校要選派思想素質好、業(yè)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要關心班主任的成長和待遇,定期為班主任提供崗位資格培訓、交流和進修機會,不斷提高其教育、管理和服務學生的能力。民辦技校要在不斷強化提高原有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的基礎上,不斷引進高素質和經驗豐富人才擔任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管理隊伍的水平。
3.緊貼時代要求,堅持對技校生德育教育方式注入新內容
學校要牢固樹立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思想,把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滲透并融入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學校全體教職工都負有育人的職責。不斷完善職業(yè)教育德育課程教學體系,開齊開足規(guī)定課程,包括德育課、心理健康教育課、就業(yè)指導課等,學校把部分思想政治課程納入重點課程建設。
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從內容上,做到“小、新、活”,防止以往的“高、大、空”的教學內容?!靶 奔吹掠逃^點切入點小,以小見大;“新”即內容新穎貼近實際,以新憶舊;“活”即形式生動活潑,以活制靜。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采取“信息員制度”由學生輪流擔任課程信息員,負責收集本周內的國內外時事新聞、校內外好人趣事并在課堂上發(fā)言討論;采取演講或辯論的形式,結合當前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課堂演講或辯論等。
4.立足創(chuàng)新,堅持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制度
建立健全一批旨在落實學生德育目標、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教育管理制度,如學生德育工作研討制度、時政教育制度、升降國旗制度、班團會制度、社會實踐活動制度、重大紀念日教育制度、安全法制教育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學生家長溝通制度、班級量化考核和文明班級評比制度、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評比辦法、學生違紀教育處理辦法、學校領導與違紀學生結對子幫扶制度等,保證學生德育工作科學、規(guī)范、有效地實施。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聯(lián)合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