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肖鳳
和諧教育就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社會發(fā)展需求與人的自身發(fā)展需求相和諧為宗旨,協(xié)調并整體優(yōu)化各種教育因素,創(chuàng)設和諧的育人氛圍,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營造和諧體育課堂,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落實“健康第一”方針、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現(xiàn)實需要,符合時代不斷發(fā)展的潮流,順應體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新動向,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下面將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些看法。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氛圍
新課標下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要求,是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客觀需求,是師生共同的期盼。但長期以來,體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是陽剛、健壯、強勁、嚴肅的,似乎沒有溫柔之美,在師生關系的構建上難以形成和諧、愉悅的氛圍。其實,體育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勢,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主動與學生進行“朋友式”的雙向交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如:體育教師對于動作要領或關鍵的技術動作的講解力求生動形象、簡明扼要、語言親切,同時又能做到因人而異,耐心輔導,其目的是為了形成良好的教與學的氣氛與情景。體育教師的講解力求言簡意賅、聲音洪亮、生動形象、深入淺出、詼諧幽默,使學生把握重點和掌握正確的方法,以期學生能更好地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有豐富的內容和各種的形式。傳統(tǒng)的講授法也可貫穿啟發(fā)式思想進行,可利用比喻啟發(fā)、比較啟發(fā)、情景啟發(fā)等。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前滾翻”概念時,可把身體團身比喻成一只球,把雙腳蹬地比喻成用手撥球,這樣淺顯易懂,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睉獜奶岣呓虒W效率出發(fā),根據(jù)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征等來具體選擇最佳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主體,放手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如跑、跳、投擲這類項目,教師可啟發(fā)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帶有趣味性、競爭性的跑步游戲、跳躍游戲、投擲游戲等。讓學生自由分組、自選項目、自我練習,玩的形式與花樣由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和“編”。例如在上跳繩課時,由學生自愿組合,鼓勵他們自主創(chuàng)新。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竟然創(chuàng)造出十余種跳法,有“正跳”“反跳”“雙搖”“三搖”“編花”“前交叉”“后交叉”“單腳跳”“帶人跳”等。通過學生在練習中的不斷“創(chuàng)”和“編”,學生的自主意識不斷得到提高,自主鍛煉的能力也隨之增強了,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健康的心態(tài)
體育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強烈而又深刻,成功與失敗、機遇與挑戰(zhàn)共存,歡樂與痛苦、憂傷與憧憬相互交織,同時人的感情表現(xiàn)也相互感染、融合。這種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情感自我調節(jié)的發(fā)展。
如:上課時進行比賽或游戲,有勝敗、得失。勝利必有經(jīng)驗,失敗也有教訓,教師要從主觀與客觀上對學生進行失敗原因的分析,激勵學生重振旗鼓,再次尋找成功機會的途徑和辦法。建議膽怯、處事不果敢的學生,多參加乒乓球、網(wǎng)球、羽毛球、拳擊、跨欄、跳高、跳遠等體育活動。這些項目能幫助他們克服各種膽怯心理,增強果敢決斷的個性。對于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事先可選擇一些簡單、易做的活動,如跳繩、俯臥撐、校園舞、跑步等體育項目,堅持鍛煉一段時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強。
四、開展課外活動,寓教于樂,健體悅心
體育是典型的寓教于樂、強健體魄、愉悅身心的科目,而課堂以外的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
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除了以體育課和實施《標準》這些主要載體外,還要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譬如,計劃每學期舉辦校園田徑運動會、校園健身操或校園舞比賽、冬季三項比賽、50米、50×8往返跑、立定跳遠、蹲距式跳遠、壘球、跳高、跳繩、籃球等多項比賽活動。將這些大型體育比賽和娛樂活動為有效載體,培養(yǎng)學生運動健身理念,激發(fā)他們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的興趣,讓歡快的笑聲和喝彩聲伴隨著同學們矯健的身姿回蕩在操場上空。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和諧課堂、優(yōu)化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地鍛煉,從而使學生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fā)展,終生受益。
(責編 金 鈴)